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引领着司法的未来。科技对于司法的重大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首先,科技的快速发展启迪司法思想,影响司法认知,变革司法思维,革新司法意识;其次,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司法手段的变革,推动了司法方法的进步;最后,在科技的推动下,司法的主体、客体、方法以及手段都在不断变更和进步,对应的司法制度、司法规范等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总之,在科技的推动下,司法不断前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司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介绍了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并对中国司法现代化的路径进行了反思。认为司法现代化要与社会现代化程度相符合。与政治现代化紧密联系;司法现代化的前提是司法独立;司法现代化需要稳定的社会积淀;要立足中国社会实践,走中国的司法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任小明 《宁波经济》2004,(12):19-21
司法中立的被动性与司法为民的主动性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而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如何处理好司法中立与司法为民的辩证关系从而真正理解司法为民的科学内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姗 《魅力中国》2010,(6):136-136,134
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justice)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普遍存在的“司法危机”兴起的、与传统报复性司法主流相对应的一股新的司法学术热潮。这一对刑事诉讼领域内传统司法理念的创新和超越,在围绕平衡刑事诉讼当事人各方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中心问题上,为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构建出特殊的“第三空间”,开辟出刑事法治的“第二条道路”。  相似文献   

5.
谭星光 《宁波经济》2005,(12):33-35
现代社会程序对抗的司法模式要求司法救助成为法定的国家制度并保证其实效。我国目前实施的司法救助制度从理论到实践均存在不足之处。立法缺乏明确具体的操作性规定,实践中法院出现任意扩大缩小范围,机械理解标准甚至慷国家之慨等不正常现象,尤其是财政未能充分保障,立法未能和司法援助有机结合,使司法救助的效果受到影响。应从实践中立、平等、公正、高效、文明等现代司法理念的角度对司法救助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许可 《理论观察》2009,(5):82-83
一场关于司法职业化、司法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讨论在学界展开,而争论实质在于如何在司法公信力削弱的背景下重建司法的正当性。尽管司法大众化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保证了公众对司法的信赖,但由于社经环境的变化,现在亟需一种与司法职业化相容的司法民主方式以实现司法正当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邓瑞杰 《魅力中国》2014,(3):361-362
近些年来,我国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专注,但是在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少年司法体系。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少年司法转处制度对于我国少年司法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对少年司法转处制度的分析探寻我国少年司法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政法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政法领域的表现形式。司法正义与公正是政法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要坚持司法行为的公正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法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黄艳 《魅力中国》2014,(6):23-23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通过可以信赖的司法程序,对司法人员的裁判案例产生的普遍信服和尊重,而在受众心目中建立起来的诚实守信、公正、正派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具有公信力的司法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应有的信任和尊重,体现着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所应当具有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普遍认为,"能动司法"这一概念源于美国,被称之为司法能动或司法能动主义。我国法院倡导的能动司法与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存在着本质区别。在我国法院倡导能动司法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国法院应当施行能动司法,而且应当遵循固有的司法规律与基本规则,坚持走与司法职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12,(2):F0002-F0002,1
2011年,宁海县人民法院在县委的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司法智慧,积极延伸司法职能,踊跃参与社会管理,为宁海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3412件,审结13209件,法官人均结案数167.52件,均居全市基层法院第3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刑讯逼供行为的屡禁不止,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危害。能否有效地遏制刑讯逼供行为,成为影响我国刑事司法文明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就如何遏制刑讯逼供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徐世魁 《魅力中国》2011,(10):372-372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在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司法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无论是在组织形式、职能定位,还是在工作程序和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其发展现状已滞后于现代司法理念,与公正、高效审判宗旨的需要已不相适应,改进和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势在必行。现结合司法实践,谈谈对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解决由于财产犯罪量刑标准不统一所引发的司法公正问题、司法公信力问题以及司法诸侯国问题都需要制定统一的财产犯罪量刑标准。该标准应当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入手,不再授权各省在授权范围内制定自己的标准,按照犯罪数额所占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的百分比确定立案或量刑标准,实现统一财产犯罪量刑标准的目标,实现司法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15.
司法人性化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人性化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障,是无罪推定原则适用的结果,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文明包括司法意识文明、司法制度文明和司法行为文明。司法意识文明要从司法人员树立正确的司法意识抓起,司法制度文明从遵守诉讼法的规定、借鉴别人的做法以及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本国的做法等方面来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达到司法文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以及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当前法院的司法能力而言,还比较薄弱,尚不能完全适应公众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需要。故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而加强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的监督、提升法官素质、推进法院改革、加强改善物质装备,则是基层法院全面加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司法的概念及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司法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但进行的方式不同,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强调司法改革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能操之过急,科学引导、稳步推进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司法的概念及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司法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但进行的方式不同,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强调司法改革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能操之过急,科学引导、稳步推进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19.
李森红  王沁  田涛 《魅力中国》2011,(7):330-331
司法广场化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对司法公正也有着消极的影响,目前盛行的媒体审判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司法广场化。应对这种洪流,公诉制度改革应该以司法剧场化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内外兼修,积极应对,完善和建立各项制度,营造剧场化空间,以期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仲裁作为司法外解决争议的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契约性和司法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法院对仲裁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仲裁的司法审查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以狭义的司法审查即仲裁裁决作出后的司法审查为主要内容。而坚持适度的司法审查原则,对保障仲裁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