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科学发展抓项目”战略部署之一。本文着力围绕江西城镇化发展特点、新世纪城镇化发展成就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快推进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崔忠仁 《广西经济》2010,(11):19-20
在“十二五”至今后一个时期,要加速推进我区城镇化进程,实现每年城镇化率提高两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推进政策创新,破解城镇化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重视“人”的利益以及“质”的水平.在总结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弊端后,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之策.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通过对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分析,对只有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论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徐群  徐鼎亚 《特区经济》2006,211(8):138-140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业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难题的“金钥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专家视点     
《中国西部》2013,(1):32-33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所谓更有质量的城镇化进程就足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过程。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必须让农民工可以享受到城镇化发展的成果,还要打破户籍制度的藩篱,让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共同享受到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提升藏区城镇化水平,是缩小藏区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的必然道路.但由于青藏高原地理生态环境的限制,中国藏区很难通过发展工业、升级农牧业来推高GDP从而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藏区城镇化之路在“中国特色”光照下,势必还有“藏区特色”;藏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会有一些异于内地甚或优于内地之处.最起码的,具有藏区特色的藏区城镇化道路,不会重蹈内地“城镇化=房地产”开发的覆辙.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一年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25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就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表了讲话.提出了未来中国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原则和目标。这个讲话代表了中央高层对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总的思路.由“城市化”到“城镇化”提法的变化包含很大的信息和重大意义。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两个词语在翻译为西文时可能不好区别。  相似文献   

8.
赵初 《北方经济》2013,(8):52-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时,在提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了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的发展能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对加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白山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对完善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首先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本文就加速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围绕“十二五”期间构建“一轴两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柳江县“十五”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柳江县按照“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6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达到4.13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城镇化水平达到30.2%,比2000年的18%增长12.2%,高于全区同期增长平均水平。拉堡镇、穿山镇列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百朋镇列为自治区小城镇重点镇,洛满镇列为柳州市小城镇重点镇。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较快,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城镇化进程更是较之以往呈现出显著加快的态势。然而,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的城镇化水平显得滞后。“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大力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化必须大力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2.
张兆玺 《魅力中国》2013,(23):399-400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文章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城乡统筹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差异及各自的短板,并将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做对比分析,以期针对各自差距与不同类型采取对策推进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殷浩清  蒙柳 《中国经贸》2014,(10):116-117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诸如城镇化建设市场主体不健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建设缺少有效的宏观调控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效率,要想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关系和利益关系以及要解决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法制保障,尤其赋予经济法保障更为有效。经济法体系中的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正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巴州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对巴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并要求“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亦强调要逐步完善“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行合理的有差别的政策等”。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直接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总体上讲,我国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我国应选择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战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促进城市内部协调发展,还要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恒 《理论观察》2011,(4):97-9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要想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不断总结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偏差。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城镇化发展方式,需要从外延式城镇化向提高城镇产业聚集水平和人口就业吸纳能力、增强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内敛式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城镇化发展条件较差且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城镇化“推-阻”机制差异,提出了以创新作为“动力引擎”的中国西部城镇化模式构建:引擎驱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主动力推进——依托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产业;从动力引导——政府调控,资金推动,项目带动.  相似文献   

20.
推进城镇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化一定要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