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能型人才区域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互动循环关系, 地区经济差异是技能型人才区域流动的动力因素, 技能型人才集聚又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才诉求的动态变化, 技能型人才流动更趋复杂。本文运用进化博弈模型, 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权变条件下技能型人才流动行为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 在流动收益、流动成本和外部机会共同作用下, 有序层流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区域流动形式。经济差距扩大时, 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集聚; 当经济差距缩小时, 人才分层环流, 即高技能人才单向流动, 一般技能型人才呈现人才稳定和回流情况。  相似文献   

2.
(共31家,排名不分先后)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大同市东周窑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扬州市煤炭工业公司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福建省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  相似文献   

3.
在微山湖西岸坐落着一座年设计能力105万吨的现代化矿井,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的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孔庄煤矿。该矿矿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优秀领导干部、第八届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4.
王婷 《中国石化》2010,(8):36-38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人才流动已成为趋势,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的流动更为频繁。许多企业饱受人才"跳槽"之苦。企业应该分清人才合理流动和人才流失危机的不同,正视危机,积极面对,建立一套人才流失危机干预系统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人才优势,但面对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强大攻势,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由于历史原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出现了优秀人才“跳槽”和“下海”的现象。目前,这种人才流失现象还大有加剧之势。从宏观上规范科技人才管理,健全人才市场和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正常的人才流动秩序,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迫在眉睫。就国有企业自身而言,要正视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有人才流失的忧患意识,更需要研究在市场竞争与人才争夺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人才流失的状况十分严重。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改革开放20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40多万,学成归国者仅占33%;清华、北大每年70%~80%的学生想出国;美国硅谷发展的力量大多是留美的中国人。 目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李毅中总经理最近在谈到集团公司人才流失时指出:“中国石化两年多来接收了7200名本科以上的高学历的毕业生,但同期有4300名高学历人才离开了中国石化,年龄段大多是25岁-35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如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就业环境日益宽松,人才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国企人才流失现象开始出现。调查显示,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人员学历较高,近两年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流失呈上升趋势;流失人员的年龄结构以30~35岁为主,这部分人大多数思想活跃,工作稍不顺心,就可能"跳槽"。有相当部分人员毕业后在单位工作几年时间,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当理想工作环境与理想环境差距较大时,很容易离职。  相似文献   

8.
进入1998年,整个国民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之中。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全国煤炭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就连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大屯模式”、产业结构合理、长期经济效益显著的大电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出现了严峻的形势:煤价比1997年下降12%,煤炭销售收入减少1.1亿元;春节期间停产放假22天,影响煤炭产量22万吨,致使该公司一季度历史上首次出现亏损。面对无情的市场形势,大屯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曹祖民和党委书记孙明珊带领一班人直面挑战,主动适应市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有企业人才成长通道狭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临矿集团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学地设计出管理、技术、技能3条人才成长通道的培养模式,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临矿金色"职业锚",人才成长从"独木桥"发展到3通道,人才成长渠道呈现出良好发展格局,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培养储备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永城煤电集团(以下简称“永煤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及“以煤为主、适度相关多元化”产业战略的实施,永煤集团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永煤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构建与永煤集团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电荒”刺激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电源建设,许多国有老发电企业多年积淀的人才资源开始出现与市场规则相悖的流失。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有关领导部门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尽快寻求破解之策。人才流失与市场规则相悖单向流动导致人才“进”与“出”不  相似文献   

12.
建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使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今天 ,许多人都悟出了一个道理 :人才要流动。常言道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人挪活 ,树挪死”。这几句话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合理性。从整个社会的资源角度来看 ,人才是一种资源 ,人才的流动实际上就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从全局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指导人才流动 ,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利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必须考虑到国家、集体的利益 ,眼前与长远的利益。所以 ,为了做到国有企业人才的稳定和合…  相似文献   

13.
以“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闻名遐尔的江苏省沛县,是汉高祖刘邦发迹的地方,又是朱元璋的老家,这片沃土是英雄豪杰、贤人雅士辈出的奋兴之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座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姚桥煤矿就座落在这里。该矿矿长李新宝带领广大职工,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坚定不移地走安全文明生产高效道路,谱写出了一首首绚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部属科研单位如何按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做点探讨。 一、“转机”建制”,深化院所内部改革,理顺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一)加快院所由科研事业型向科研经营型过渡的进程,有步骤地把院所改造成为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屯煤电(集团)公司选煤厂针对煤炭市场的情况,加大全面质量管理力度,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始终坚持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国际标准,坚持把贯彻质量标准和提高产品质量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生产控制,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商品煤合格率确保100%,六级冶炼精煤获得国家银质奖。该厂已累计生产精煤 1900余万吨,利润 4亿多元……”,大屯选煤厂已连续 9年跻身“全国 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全国质量信得过单位”。为此,本刊记者深入该厂,进行了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16.
近 2 0年来 ,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科技进步对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0 %。许多国有煤炭企业依靠技术创新 ,技术经济面貌明显改观。一些具有实力的大中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也开始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同时在技术中心建设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6年大同矿务局建成煤炭行业第一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平顶山煤业 (集团 )公司、兖矿集团公司、大屯煤电(集团 )公司于 1997~ 2 0 0 0年先后建成经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目前 ,潞安、晋城、西山、枣庄、盘江、淮南、淮北、…  相似文献   

17.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始建于1958年,是集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工程承包、技术咨询、信息调研、产品生产和科技贸易为一体的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技术开发型院所.1999年7月由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科技企业,进入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相似文献   

18.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始建于1958年,是集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工程承包、技术咨询、信息调研、产品生产和科技贸易为一体的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技术开发型院所.1999年7月由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科技企业,进入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电工业》2006,(7):51-51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吸引国际国内优秀人才到国有企业任职,为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决定组织10户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10名高级经营管理者。一、招聘职位及职位要求(一)副总经理(副院长、副局长)职位7个1.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名(分管企业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武汉钢铁(集团)…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并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流失。如何采取得力措施留住人才,已成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决策者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