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投入产出法,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基于中间需求率先界定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再利用分配系数定量分析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界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邮政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其次将制造业分为资源型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四种类型来分别讨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目前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不足,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生产过程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要素,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了融合互动的发展态势。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交易成本—服务外包化、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价值链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广东佛山市为例,着重分析了佛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现状、失衡的表现及对佛山经济的影响,最后就实现佛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郡 《天津经济》2014,(7):14-17
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理论进行了探讨,结合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基于1995-2012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描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佛山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佛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相互作用关系,但现阶段两者还远未达到协调互动发展。因此,应以互动效应为导向,在做优做强制造业同时,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最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希  李锦飞 《改革与战略》2010,26(1):126-128
文章以《2002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任远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1-14
文章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着重从制造业服务外部化以及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化、重组两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进行分析,并以浙江为例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其江  徐邓耀 《科技和产业》2009,9(11):88-91,108
以欠发达城市南充为例,利用VAR模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南充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和制造业关系。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不明显,最后提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需求系数进行量化,实证分析1995—2011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互动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这17年间中国制造业对自身的完全需求提高了34.16%,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需求提高了45.50%;制造业对自身的需求挤占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其中对基础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有所下降,表明制造业基础型服务成本在不断降低;对驱动型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大幅增加,表明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产业互动升级的轨道。今后还应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集聚水平,重点推进驱动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跨界融合,高度关注先进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工业增加值角度分析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二者问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缓慢,其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明显小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同时VAR模型结果也表明装备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符合需求遵从论的论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哈尔滨市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研学旅行基地类型的视角,在剖析石塘古村乡土文化资源和建设古村落研学旅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研学课程研发、完善研学配套设施服务、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深化研学课程教学操作、增强社区公众参与自觉和建立基地科学评价标准的6大建议,以此推动石塘古村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同时为全国同类古村落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12.
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的不足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松  胡蓓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124-131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我国目前高层管理团队建设的现实,使得加强我国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国内仅发现有少量学者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有限的介绍和对我国高层管理团队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而对于高层管理团队理论(top management team,TMT)的整体研究现状,特别是该理论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则研究的较为有限.文章在对TMT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和对现有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对该理论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展望了今后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洪江 《科技和产业》2022,22(10):127-132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样也是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但国内学术界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科研不端行为的成果还比较少,仅部分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出台的科研诚信管理办法中对企业科研不端行为有所涉及,这与国家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科研不端行为进行归纳和界定,总结企业科研不端行为的特殊性,深入剖析诱发企业发生科研不端行为的3个主要因素,最后为企业科研不端行为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鸿佳  马楠  郭薇 《南方经济》2016,35(9):16-31
创业战略态势是影响创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学者们对其内涵和测度尚未达成共识,当前相关研究主题也比较分散、理论繁杂,这影响着创业战略态势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一个可供借鉴的研究框架,从而推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战略态势与创业战略态势的概念界定,接着对创业战略态势与战略选择、创业导向进行比较,从而对其内涵进一步辨析,然后围绕其维度测量以及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展开述评,最后围绕现有研究成果的特征和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科研诚信问题不仅被学术界所关注,同时也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针对我国学术领域存在的科研诚信问题,在梳理各教育机构、政府机关和学术团体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基础上,分析了科研诚信问题的成因,并对如何改进科研诚信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这对有效制约科研诚信问题的发生,维护学术尊严,构造纯洁的学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宗国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81-84
我国企业存在着研发资源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其难以可持续发展。研究联合体(Research Joint Ventures,简称RJVs)是多家企业在R&D阶段共同投资建立研发组织、契约式购买研发成果、在生产和市场开发阶段进行竞争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创新模式,国内外学者RJVs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基于此,文章从便于厘清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在梳理和罗列RJVs国内外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RJVs研究方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虚拟研究开发中心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外在需求入手,探讨促进虚拟研究开发中心产生和发展的要素及动力机制,并提出其组织结构形态及其运行模式和工作方式,为我国研究开发创新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双方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展开分析。从知识供给与需求两个方向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了影响企业与学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与因素,并初步提出了解决办法。对现有产学研合作研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即加强对具有高附加值产学研合作项目、产学研合作网络视角与产学研合作环境影响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姜华 《科学决策》2015,(7):79-94
论文以北京某人文社科类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构建了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的年龄对其科研产出水平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导师指导经验对博士生的科研产出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男性博士研究生相对于女性博士研究生具有更高的科研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