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空中网CEO,王雷雷处在一个"快钱"诱惑无处不在的网游产业里,而他却说,想赚"慢钱"。作为"中国SP第一人",王雷雷赚过中国互联网最"快"的钱,他经历了SP(手机网络服务提供商)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SP由盛转衰,几乎消亡的没落岁月。如今,他又处在一个"快钱"诱惑无处不在的网游产业里,而他却说:以前赚钱赚得太多太快了,现在我想赚"慢钱"。  相似文献   

2.
华枫 《上海经济》2009,(12):30-31
中国正在经历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催生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成长。然而,中国的房地产业更像在玩纯资本的“大富翁”游戏,手中有多少钱,屯了多少地,谁又成了地王等,几乎成为判断房地产企业资质优良与否的标准。在这个“为地狂,为钱痴”的时代,有人说:“只要有钱有地,谁都可以做开发商,发大财”。  相似文献   

3.
抵制诱惑     
《中国集体经济》2010,(9):33-33
有一位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有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很老实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一段时间,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如实说:“这是钱。”  相似文献   

4.
财经幽默     
飞雪 《新财经》2000,(2):64-64
姓钱的不一定有钱,这是真理;姓钱的都想着手里再多点钱,这也是真理。老钱属于没钱的后者。老钱不老,年近不惑。就因为离“不惑”还差那么点儿,老钱对发财的渴望到了执迷的程度。经常挂在他嘴边的话是“姓了40年的钱,还不会用钱生钱,岂不是我人生一大遗憾。”当然,老钱从不采用非正常手段,他说的“用钱生钱”现在叫“投资理财”。  相似文献   

5.
因为对微软的特殊贡献,他获得了“微软中国荣誉总裁”的终身待遇;因为与陈天桥的“情投意合”,他将盛大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他以自己的“辉煌”经历.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树起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  相似文献   

6.
张程 《新财经》2008,(11):18-21
尹明善是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但现在他却很超然。面对媒体,他的言语间时时流露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企业界出了太多的风云人物,尹明善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经历是一代中国企业家经历的缩影,更是中国这三十年变迁的真实写照。他们是改革开放的“活化石”,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14,(6):40-40
在英国年代剧《唐顿庄园》里,当男主角问伯爵继承人、唐家大小姐“你们怎么赚钱”时,唐家大小姐回答他:“我们不赚钱,我们继承钱。”之所以这么强调“钱”字,是因为对“OldMoney”群体来说,谈钱是件庸俗而不体面的事。“OldMoney”指的是继承的钱。赚钱,对“老钱”群体,当然也非常重要。比如中国人熟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以金融发家,不经意问又在中国掀起“拉非热”。但你上来就跟“老钱”们提“拉菲”之类的项目或赢利模式,可能只会被鄙视。人家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要谈论和忙碌:家族的荣誉,国家的责任,灵魂的自由,等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7-17
近日,中国第一文学网站“榕树下”创始人朱威廉表示,他已准备好资金,要为“榕树下”赎身。 尽管“榕树下”还挂着“中国第一文学网站”的招牌,但这家被誉为“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网站在经历了德国书商贝塔斯曼的管理后,“流量已流失了95%”,“我之前一直嘴硬,  相似文献   

9.
李楠 《魅力中国》2011,(5):33-33
“史玉拄”在中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从白手起家迅速致富到“巨人”灰飞烟灭,再后来“咸鱼翻身”,公司成功在美国上市。史玉柱的经历堪称传奇,本文从史玉柱的经历中看企业伦理,分析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公元2000年,玉柱欠下了两亿元的巨债宣告破产,成为“中国首负”。在中国的商圈中,卷款潜逃,破产逃债的比比皆是。多如牛毛。人们都以为,史玉柱从此泥牛入海了。债主们的钱,打水漂儿了,多少债主跳了楼上了吊。可史玉柱又重现江湖,并声称,绝不赖债!诚信是金,史玉柱感动了中国。公元2007年,史玉柱登峰造极,他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相似文献   

11.
如同勤勉的蜜蜂采酿一巢一巢的花蜜,铭万创始人张冀光也收获一筐一篓的“瓜果”,多次成功创业的经历,让他获得了一连串的光环:“2003年十大新锐人物”、“2005年度新经济人物”、“2006年中国IT十大财经人物。”在业内,他被西半球称为中国互联网营销教父,而他却谦称自己只是“中国电子商务推进工程”的呐喊者。不遗余力为普及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打拼的一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因为在大西北数十年充满坎坷的神奇经历.使他成为享有盛誉的知名作家;因为创办中国西部惟一的一座影视城.又使他被冠以“文化资本家”的名号,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在广阔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学养的‘摊位’”.显然,他已经找到了。  相似文献   

13.
他抓住了好时机,带着在华尔街工作六年的经历来到搜狐,成为一只成功的“海龟”;在艰难的抉择中,他选择了踏实务实的金融界网站,实现了自己为本土企业打拼的愿望;他找到了一名CFO的职业感觉,并快乐地扮演这个角色。这个人就是金融界网站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钱中山。11月20日,作为首家采访媒体,《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了这位闪电般将金融界网站成功卖到NASDAQ的CFO。  相似文献   

14.
一次“玩笑式的投资”,却成为他的最爱。他的钱不算少,但真正让他扬名的却是他在云南投资的“云南红”。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产品:“‘云南红’是一位绝色的美女”,爱慕之情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林毅夫,1999年第一次提出“新农村运动”,如今他的这个建议被列为了中央“十一五”规划的六大任务之首。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经历了这6年来一个高速增长循环之后,又将面临着与当年相似的通货紧缩的压力。“新农村运动”将成为缓解这种压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面对“他欠我钱我不要,我欠你钱我不还”的现象,法律说“不”! “代位追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代位行使债条人的债权……。“代位追偿”制度是在经济合同 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部合同法都没有的基础上首次确立的,特别有利于解决目前经济 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逃避债务的情况和一直困扰法院 的 “执行难”问题。“他欠我钱我不要,我欠你钱我 不还”的现象不仅给债权人造成伤害,而且也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危害。 当…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起伏跌宕的一年,职场人经历了股市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物价的上涨,因此这一年职场人的生活不得不比任何一年都跟“钱”产生更加紧密的关系。岁末年初。奔波劳碌一年的职场人到底有多少拿到了年终奖,  相似文献   

18.
一向低调的周正庆,11月3日,在证监会的办公室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还是9年前记者采访时见到他的风格,他对资本市场的问题言辞依然犀利。总结自己在任时的经历,“5·19”行情当属他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9.
慈善远景     
中国“首善”陈光标日前阐述了他的慈善人生和远景目标。他建议,“富人的子女要读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北晚 《宁波经济》2000,(1):14-14
爱国者的个性也挺有趣。某街住着位脾气耿介的靳老先生,一日突然有了新发现,追着问人:“原来钱的称呼也分厚薄呀,您瞅,日本叫日元,英国,1英镑,咱中国,1人民币,凭啥它美元就可以,1美金?”以至于女儿由美国汇款,他也懒得取,在老伴的督促下不得已去趟银行,只听老爷子隔着柜台叫板:“劳驾您呐,给我取那200块美国钱!”——偏不提美金二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