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瑞峰  刘华明  沈鸿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43-145,148
人力资本投资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能够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县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完善县域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机制。文章试图以荔浦县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县域企业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拓展旅游融资方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莹 《特区经济》2006,(6):221-222
旅游业融资瓶颈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稳定传统的融资方式:政府投资、银行贷款、资本经营和外商投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新的金融手段拓展旅游融资。具体包括旅游开发期权合约、资产证券化、PPP融资、旅游产业基金和旅游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也不断显现。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服务业国际转移如何促进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提升,接着通过实证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够促进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发展,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正是从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目前洛阳风险投资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应用上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洛阳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姚战琪 《改革》2020,(1):48-58
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研发资本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的研发劳动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推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服务业开放对人均GDP的拉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效应。东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资是黑龙江省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计量经济学研究表明,实际利用外资对该省的产值具有极高拉动效应.但在产业结构内部,外资对黑龙江省第一、三产业的贡献度较低,对第二产业贡献度较高,因此十分有必要引导该省的外资投向,通过外资对产业结构效应的机制运作,使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7.
马瑛 《科技和产业》2013,(12):20-22
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的分析,以2010年全国各地区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模型回归,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零售业的资本和劳动4~Z-45需加大,并且投入产出不平衡,投资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零售业的发展还没有实现规模效应;资本投入对物流的产出影响大于劳动投入对其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和交易成本的视角,构建了产业层面的产品内分工生产组织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对跨国公司在选择中间品供应商时的生产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中国制造业的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中间品行业的有形资本密集度越高,跨国公司使用垂直FDI的倾向越高;中间品行业的人力资本密集度越高、行业的市场厚度越大、沉没成本越大以及中间品市场环境越完善,跨国公司使用外包获取中间品的倾向越高。基于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作为东道国在吸引垂直FDI和跨国外包时,资本密集度高的产业应优先吸收FDI;人力资本丰富、市场厚度大且沉没成本大的产业在吸收外包方面有优势,应优先发展跨国外包,这对中国目前新兴起的OFDI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慧文 《改革》2012,(7):122-126
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型,在劳动力缺乏弹性的基础上,伴随着技术的提升,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劳动比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发展路径带来的结果,一端是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的资本深化,资本收入份额增加,另一端是技术的选择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其解决路径有: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进步的效率;发展劳动偏向型的技术进步,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使用与前人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990-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中国经济历年来主要靠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拉动,但是2009年以后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始超越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此外,文章计算出三次产业资本边际产出比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应当调整投资在产业间的分配以提高资本效率。最后,通过产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关系的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能够促进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集文化性、原创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业,目前在我国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才和高新技术为支撑,在资本投入、传统文化挖掘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创意产品的市场,需要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成为无界限产业,是因为其独特的价值创造机理,即:价值链的横向化增值、持续重复出新、获取异质竞争利润、促使产业转型从而创造新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2.
郗永勤  张其春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29-32
文章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增长模型,研究了福建省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高于物质资本的边际贡献率,对第一产业产生负向效应,对第二产业的正向效应高于第三产业。随后提出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科技创业,以致形成新产业的强大推动力。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有紧密相连的关系,风险投资是高新产业发展的资金后盾,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风险投资的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是未来高新技术大企业大公司的萌芽和基础,国外风险投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良性融合发展是中国高科技产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博弈论的房地产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行业消耗了社会物质和能量的46.7%,并且产生了40%的垃圾,房地产商品一旦形成,不但占据了很多资金,还占据了不能置换的空间;我国正处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必须用绿色管理的新理念来管理、开发房地产行业。文章介绍了绿色管理的基本理论,剖析了传统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房地产绿色管理中各种力量的博弈策略,从而得出促进房地产实施绿色管理的三种动力,构建了房地产绿色管理的动力系统,并提出实施房地产绿色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聂磊  张宁 《科技和产业》2014,14(9):97-101
随着能源、环境等方面压力的增大,各国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期其在未来能替代传统汽车产业。风险投资初期科学的项目评估对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HP法建立评价模型,弥补了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空白,以期对该领域的风险投资者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6.
王茉 《特区经济》2014,(5):105-107
制造业作为广东出口最重要的支柱,其出口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广东整体实力发展。因此,本文旨在了解当前不同产业间出口竞争力地位与其动态发展过程,并针对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可能因素加以探讨,除对制造业发展脉络有更清楚的了解外,也能进一步分析其与产业政策间的关联,主管部门指定产业为提供发展策略参考依据。本文构造各产业实体资本,各产业员工投入数,各产业人力资本,产业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国内市场集中度与RSCA的回归模型,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乙尹  王博  何俊 《南方经济》2022,41(11):76-91
外资合理利用对实现我国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聚焦外资的行业关联从出口升级的视角再次探讨这一问题。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统计数据库和投入产出表的匹配数据,从行业内水平溢出、产业间垂直关联等多个维度系统研究了外资进入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文章发现:(1)外资进入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外资水平溢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质量提升效应均显著,其中后向关联效应最大。(2)外资水平溢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渠道分别通过研发效应、中间品投入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得以实现。(3)异质性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与外资技术差距较小企业的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更为突出。文章为外资利用与企业出口质量关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微观证据和理论依据,能够为当前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引资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私募股权基金与我国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及相关的技术、人才的支撑。而作为资本和产业的联系纽带,私募股权基金的存在与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文章从政策法律、运作机制、市场认可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施美程  王勇 《南方经济》2016,35(7):48-62
文章基于2004-2011年中国分省分行业的工业数据,将地区环境规制程度与行业特征相结合,采用倍差非线性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的省际差异对不同特征行业就业的净影响及其就业集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的地区差异导致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呈现向环境规制较为宽松地区集聚的趋势,基于行业就业人数和就业份额的实证结果均比较显著。将工业行业划分为高污染-高资本行业、高污染-低资本行业、低污染-高资本行业和低污染-低资本行业四大类,通过计算环境规制的边际就业效应发现,环境规制会对高污染-高资本密集型行业产生正向的就业效应,环境规制带来的负向就业效应仅在纺织、纺织服装和有色金属采选等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得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Conclusion NRP can be damaging to a domestic industry. In most instances, it will not warrant counteraction since it will be merely a relief from an existing imperfection in the market system. Only if the practice is predatory should it be neutralized by commercial policy imposed by the importing government. It is possible that some protection might temporarily be instituted for phase-out purposes but this seems of little importance in an industry in which new capacity requires a long lead-time and in which product specific human capital is internationally mob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