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规定,存在着免征额偏低、以个人为扣除单位不合理、扣除项目和标准不明确,难以体现生计需求、全国实施统一的免征顿不能综合考虑各地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和基本生活支出水平的差异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也给税法的适用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树艺 《时代经贸》2010,(16):182-182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规定,存在着免征额偏低、以个人为扣除单位不合理、扣除项目和标准不明确,难以体现生计需求、全国实施统一的免征额不能综合考虑各地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和基本生活支出水平的差异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也给税法的适用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kant 《新经济》2011,(4):26-27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率先披露了国务院将讨论决定提高个税免征额的消息。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个税修正案(草案),不仅要提高工资薪金免征额,还要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并相应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  相似文献   

4.
李冠军 《经济师》2012,(7):177-178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个人所得税增加了不含税级距、调整了免征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延用了旧的规定。设置不含税级距就是考虑实际中发放税后工资的情形,与含税级距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包含应纳所得税额;速算扣除数在同一个级距是一个常数,不随工资薪金的变化而变化;年终奖在税率确定、速算扣除数减除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计缴个人所得税,理论上的纳税筹划,不具有太大的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4月20日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即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3000元,此外拟将现行的9级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地区差异的税制设计过于复杂,暂时难以给出科学的设计思路,只能以提高免征额的方式尽量化解矛盾.那么,在同一地区,个税的制度设计就完全不存在公平性问题了吗? 张三月薪10000元,除了工资薪金外别无收入,他需要缴纳322.7元的个人所得税;李四稿酬10000元,除此之外别无收入,按照规定,在减除2000元(20%)后,对剩余部分征收14%的个人所得税,也即1120元;王五月薪4000元、稿酬800元、劳务报酬800元、炒股所得4400元,由于炒股所得暂免征收个税,而其他各项收入又都在免征额之内,无需缴纳个税……  相似文献   

7.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而只有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奖金才按工资薪金的范围计征个人所得税。从2011年9月开始把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的免征额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而关于职工奖金的发放问题,是将奖金分摊到每个月发放,还是以年终一次性发放呢?本文试探讨个人所得税之奖金税收临界点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2011,(5):19-19
4月20日,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做出了说明。根据说明,这次个税改革有两个大动作:一是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3000元;二是拟将现行的9级超额累计税率修改为7级。  相似文献   

9.
作为调节再分配的重要工具,个人所得税发挥着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为1600元,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但1600元的免征额仍然不尽合理,不够人性化。参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启示如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应缩减税率级数,拉大税级距;应更加明确规定税前可扣除费用项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税务审计工作已经开始。自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可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了对内资企业按计税工资进行税前扣除的歧视性规定,同时避免了对于职工工资薪金这部分所得的同一所得性质的重复课税,  相似文献   

11.
张起良 《经济》2011,(3):34-35
2010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税务审计工作已经开始。自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可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了对内资企业按计税工资进行税前扣除的歧视性规定,同时避免了对于职工工资薪金这部分所得的同一所得性质的重复课税,这也是新企业所得税法最大的亮点。通过2008、  相似文献   

12.
以工资薪金税收为主体的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消费者税。由于起征额的存在,个人所得税并不是一种完全的所得税,而是一种个人收入调节税。基于消费者税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性居民纳税人的理论平均税负的一个简单模型,以及一个关于中国个人所得税对全部税收的贡献率的理论计算公式。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眼于如何改善工薪所得税的累进性,增强税收的收入再分配职能,相对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为此,应将个人所得税易名为个人收入调节税,减少税率档次,提高免征额。  相似文献   

13.
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湘 《经济师》2010,(1):247-248
文章通过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从而使得纳税人工资、薪金全部所得的税负水平达到最小化,为纳税人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14.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并且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的概念及研究目的、意义,论证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缺陷,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曾庆涛 《经济论坛》2010,(5):178-179
时至今日,个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仍然是大家关心和讨论的焦点。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标准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呢?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现行的工资、薪金扣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理想的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所应当考虑的因素,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方面的现实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关于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晓娟  费晓光 《经济论坛》2006,(10):110-112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做了如下修改: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的附注做相应修改。”然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单靠提高免征额是无法解决的。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只是“微调”,要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的杠杆功能,还需要像新修改的《公司法》那样对现行税制动“大手术”。本文从起征点的变化,谈一些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  相似文献   

17.
姚涛 《经济论坛》2001,(6):33-33
课征范围。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税的课征范围都很广,只要是在本国有工资、薪金收入的人,都是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那此不存在雇佣关系的自由职业者及个体经营者,虽没有确定的工资、薪金所得,也必须依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与其他税种不同,税负一般要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失业保险税除外,只由雇主负担)。如英国的社会保障税以雇主和雇员为纳税人,按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所得为纳税人,按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所得为征税对象,没有最低生活费和其他任何宽免,实行比例税率,雇主和雇员的税率均为5.75%,由雇主负责扣缴和申报。计征办法采用非累计制,即纳税人每周的税款决定于其本周的额,而不受前后各周所得多少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农民不征收社会保障税。但有少数国家,如韩国也对农民征收社会保障税,只是税额很低,国家要使用大量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8.
刘玉伟 《时代经贸》2010,(18):199-199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对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包括: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在计征时,将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相似文献   

19.
王慎行 《当代经济》2006,(22):86-87
因住房公积金不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免征所得税,在实际中人们通常面临着选择:是否调高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比例以实现合理避税,如果提高缴存比例,那么提高到什么水平合适?本文针对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对此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一般而言,工资越高,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越多。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的筹划对每个人的自身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