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辰 《天津商学院学报》2010,30(3):69-72,F0003
随着比较史学的发展,比较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通过对比较史学发展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到比较研究方法在经济史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它的运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比较方法的运用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二,要注重比较的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可比性要强,主观倾向性要小;第三,比较方法只是经济史研究的手段之一;第四,经济史学的发展,为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世界各国的通货紧缩的经济史的比较研究 ,概括出通货紧缩的共性特征 ,并从各国的历史实践总结出我国目前治理通货紧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是对人类过去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人类经济是如何运行与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主要基于田野工作,深入考察工作对象的经济运行系统,很少考虑经济运行的时间维度,也不考虑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一方面对下层人民的经济活动的研究注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很少考虑一些非经济运行中所潜伏的经济因素,只把经济制度抽象出来而丢弃了交织其间的"非经济性"要素的研究.在非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被嵌合在社会之中".因此,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的范畴,除了各历史发展阶段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外,还应包含与之密切相连的社会的和超经济因素的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4.
经济史研究当前深陷困境。要使中国经济史学科摆脱困境,经济史研究者需明确经济史学的性质,彻底改变传统研究方法,加强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养成多学科融合的经济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历史角度梳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对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经济学早期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历史学研究视域从政治、外交转向到社会经济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学思想、观点和方法的吸收是促使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多种力量.  相似文献   

6.
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不是过时的问题,而是在理论建立之时的认知逻辑上的问题。因此,今后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不能再继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而需要以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是20世纪末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自人类和人类社会起源时代研究和认识全部的历史,是以人类劳动的内部矛盾发展分析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在开放的生存空间条件下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科学的阐述,是辩证地区分了物质生产认识基础的正态与变态的历史观研究。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动物性存在即动物的生存方式在人类常态社会的延续比之仅仅认识到人类阶级社会存在阶级性更深刻。在创新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必将打开全新的局面,大步跟上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向前快速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会计计量的两个属性,两种计量模式都是对会计计量对象价值属性的反映,由于各自依据的反映规则不同,才有所区别.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作为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一个重要支柱,即使在计量模式已经发展到混合型的今天,仍然始终保持着计量属性的主体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采用其作为计量基础.2007年1月1日正式使用的<企业会计准则>表明我国也已经开始了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广州卫视主办的《名家讲谈》栏目,邀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葛兆光教授主讲了《当理学家遭遇风水师》的讲座。  相似文献   

9.
方法与史实的契合:经济史教学多重价值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专业经济史教学之价值并不在于特立独行、自说自话,而在于找到其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支撑点。只有将历史分析方法的培养设为教学基础性目标且将其与历史中的经济内容有机融汇,经济史在专业体系中的多重价值和重要作用才能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历史回顾与未来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迄今为止,它还不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它的未来研究方向必将致力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从而使自己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私有财产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标志着经济分析视角在新世界观探索中的初步确立;《哲学的贫困》从李嘉图体系出发批判了蒲鲁东在价值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点,标志着马克思对待劳动价值论立场的根本转变;《雇佣劳动与资本》就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劳动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阐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初步创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发展也与世界紧密相关。一方面,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场景,当然世界作用于中国经济不只是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有着共同的律动,又有自己特色,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建构经济史视角的分析范式分析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说明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行为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本文强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并阐述经济改革深化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逻辑思路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界定了民营经济的概念,辨析了民营经济的几种主要学术观点,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性质.市场经济基础对民营经济有重要影响,首都民营经济的政策成长过程为恢复、起步、稳定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数量剧增,在解决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税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经济社会转型、体制阻隔、文化差异等挑战.  相似文献   

15.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对就业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就业机会属于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混合产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往往不能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严峻的失业问题,因此,本文从混合产品最佳提供方式入手,提出了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中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6.
从环新疆经济圈视角出发测度新疆能否作为未来的经济中心,本文收集了环新疆经济圈下13个经济体的相关数据。首先根据测算经济中心的需要确定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简单运算得到了二级指标的相对评价值,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各系统评价值进行汇总,最后得出衡量新疆作为经济中心的综合指标值。针对评价结果得出了相关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垄断的经济学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垄断厂商就会实施完全价格歧视。不考虑收入分配效应,完全价格歧视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那么消费者剩余和利润是不可以简单相加的,更不可以二者之和是否达到了最大来判定真实经济是否是效率的。交易费用不为零,也不能得出垄断存在资源配置扭曲的结论。传统分析忽视了垄断的成因,忽略了所谓的福利三角形,其实是避免价值消散和获得规模经济的必要的代价。传统分析还不恰当地以为政府既有能力又有激励管好垄断这样的问题。因而,其一般化的反垄断政策主张也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