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经济理论界研究信任问题时对信任、信用、信誉三词不加区分的混用现实,文章在经济学范畴内,初步对这三个相近的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并讨论了信任与信用,信誉与信用之间的区别(其中暗含了信任与信誉的区别)。文章指出信用是信誉和信任的基础——没有信用,就不会有信誉,也不会有更多的信任。并把作为博弈过程的市场交易分两个阶段——信任博弈和信用博弈,通过分析交易博弈树的均衡路径得出了信任问题与信用问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言东 《经济师》2003,(10):26-27
市场经济是以交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任何交易中都包含信任的成分 ,和交易成本一样 ,交易中的信任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对交易中信任问题的普遍性、信任的内容、信任的原因和理由以及建立和维持信任关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没有信用寸步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石。电子商务要能够有效运行离不开大量的买方和卖方,而他们是否愿意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则取决于其是否存在良好的信用。由于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互不见面,买方通过卖方提供在互联网上的有关产品的信息做出购买决策,卖方通过买方的电子订单请求做出供货决策,而对对方的详细信息了解的非常少,因此对互联网上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非常敏感。如果这有限的信息仍存在虚假的话,那么不仅使交易无法顺利进行,同时大量的顾客将放弃选择采用电子商务这种交易方式,转向采用传统的市场交易方式,这将…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信任一直是阻碍C2C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买方、卖方、网站、第三方、环境因素五方面分析了C2C模式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试图为电子商务企业采取措施提高消费者信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任是影响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重要因素,我们着重论述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机制,从第三方信任、信任图章、安全认证、公证服务/交易履约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机制及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进而为信任机制在电子商务中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对信任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商务的一般信任模型,提出对电子商务交易的信任包括对另一交易方的信任和对控制机制的信任,并举例说明了一般信任模型在电子支付和国际电子贸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营销渠道中企业间信任的概念模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关系营销在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日益兴起,使得许多企业在与其渠道成员的交换中开始放弃传统的交易导向,采纳关系导向.在这个背景下,信任被认为是建立成功交换关系的关键要素.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概括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厂商视角的我国企业间渠道信任的一个综合模型和两个具体模型,即集体信任模型和人际信任模型,以及相关的若干命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信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商务的一般信任模型,提出对电子商务交易的信任包括对另一交易方的信任和对控制机制的信任,并举例说明了一般信任模型在电子支付和国际电子贸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投资者心目中的价值——资产价值的另一个尺度●余长国资产评估,其目的之一是进行资产的交易。交易就有买方与卖方,我们称买方为投资者。这里我们将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资产评估的第二种流行的方法——收益还原法。1、什么称投资。所谓投资,是指为了取得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韩春芳 《经济师》2014,(3):79-80
在商品交易市场上,由于买卖双方参与者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也就是交易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通常情况下卖方所拥有的信息多于买方,卖方是信息优势方,而买方是信息劣势方。文章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消费者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风险及对策,减轻信息弱势方可能遭受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9)
信任营销的本质是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交易关系,通过双方关系的建立进而达成交易和获取盈利,因此获取与深化顾客信任、培育优质的顾客关系是企业实施信任营销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获取顾客资源、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营销中的信任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就如何在营销中建立信任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王敏  韩玉兰 《经济科学》2013,(2):120-128
在中国社会中,制度信任的匮乏和文化中的关系取向导致人们在商品交易中常诉诸熟人的介绍,目的是减少搜寻信息的交易成本、规避风险和保障利益。本研究通过一个模拟的买卖谈判考察了熟人推荐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陌生人间的谈判相比,买方在与熟人推荐的卖方进行谈判时,其收益反而较低,谈判后对谈判对手的信任感、谈判满意度和过程公平感也较低。本文还发现,高神经质的买方更能规避这种"杀熟"。本文的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熟人社会对商品交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我执行协议理论及交易属性,集中探讨企业采取以德报怨策略应对合作者剥削行为的驱动因素以及企业以德报怨策略如何影响合作者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对173个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买方数据问卷调查,采用PLS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交易属性中的交易可观察性是以德报怨策略的前因变量,并且受交易复杂性的影响。同时,以德报怨策略能够减少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4.
C2C电子商务交易在中国迅速发展,但参与网上购物的网民比例仍然不高。有研究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消费者对卖方缺乏信任。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C2C交易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各种因素,然后从改进交易双方的身份验证等6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消费者信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萍  刘芳 《当代经济》1999,(11):44-44
企业购买交易中除了价格和付款条件外,很重要的要点是购买结构。所谓购买结构,是指买方或卖方为了完成一个企业的交割,对该企业在资产、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进行重组,设计出一个更为市场所接受的“商品”。在许多情况下,经过结构设计的这个“商品”与它的原形已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经营不善、资产不良的企业经过设计可能会变成一个资本市场上颇具吸引力的“商品”。 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原形与客户要求的制约,只能“量体裁衣”而不可能标准化和批量生产。本文仅从买方的立场,分析结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国内保险代理人不断发生各种不诚信行为,导致了消费者对整个保险代理人群体的不信任。怎样重建消费者对保险代理人的信任,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内四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和重庆)548份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和代理人讨人喜欢的能力对消费者信任代理人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二,良好交易经历对消费者信任代理人的影响力最大,其次分别是代理人的专业业务能力和机会主义意图;第三,保险公司信誉对消费者信任代理人有着重要影响;第四,消费者信任倾向的影响力并不像在其他行业实证研究中那么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B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上信任危机限制了消费者进行在线交易,提高消费者对在线公司的信任度是促进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在线公司信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站隐私保护与安全控制措施与政策、公司的规模与品牌是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个体特征和公司网站的易用性等品质因素对信任没有显著影响。公司应该在安全技术和政策、规模以及知名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消费者对在线公司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项收购有许多方法,有的简单,有的却很复杂。交易设计必须使买方和卖方都受益。关键就是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一项并购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合适地考虑到买卖双方的期望通常会得到更加公平的并购交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成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电子商务中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中介”服务,其中介服务主要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暂时的货款保管,为交易的达成提供信用担保,并在交易过程中对双方的交易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电子商务中的资金流环节,也是网络购物中约束买卖双方公平交易的主要保障手段。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还没有专门立法,法律风险巨大,尽快完善支付机构准入制度、管理办法、服务细则、监管机构、反洗钱规制等多个方面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成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电子商务中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中介”服务,其中介服务主要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暂时的货款保管,为交易的达成提供信用担保,并在交易过程中对双方的交易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电子商务中的资金流环节,也是网络购物中约束买卖双方公平交易的主要保障手段。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还没有专门立法,法律风险巨大,尽快完善支付机构准入制度、管理办法、服务细则、监管机构、反洗钱规制等多个方面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