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内民主是一种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制度规定,是党员的主体权利和义务,是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前提。党内和谐处于社会和谐的核心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执政党保持活力的前提和根本,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首要任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最终实现“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孙金根 《理论观察》2010,(6):115-116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高校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探索构建高校党内和谐的路径,以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从而更好地肩负起育人的崇高使命。为此,要着重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党内和谐的基本问题是党的思想建设,党内和谐的根本问题是党的组织建设,党内和谐的核心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党内和谐的关键问题是党的制度建设,党内和谐的重点问题是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这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高校党内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十六大以来不断深化认识并明确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党内必须要和谐,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做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理论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本文在分析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区别和结合点的基础上,尝试厘清“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逻辑。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并不是同质同步的,党内和谐并不一定能促进社会和谐,党内不和谐也不代表社会无法形成和谐的局面,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的地位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来看,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心理的不和谐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心理的和谐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基础性价值。促进心理和谐,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都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重新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努力实现党内民主“生命要义”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尤显突出和关键: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动力;是党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宋敏 《特区经济》2006,(2):112-114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采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以来。社会的利益关系与利益结构较之改革开放前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利益分化日益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利益失衡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利益格局的比较并在充分分析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内容、表现形式、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实现利益和谐的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都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重新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努力实现党内民主“生命要义”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尤显突出和关键: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动力;是党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作为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其关于党内团结的思想论述极为丰富,是我国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研究江泽民维护党内团结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探索党的拙政规律,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关键在党,构建党内和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07,(10):2-3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5年间,党内民主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从党中央到基层党组织,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不断向深层次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实践和制度化成果,为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人的思想和谐、领导班子和谐、领导干部和谐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关系。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达成政治和谐,必须遵循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现实取向;在实践的建构中.其主要内容在于培育成熟的政治心理、规范有序的政治行为、优化衡平的政治关系、创新弹性的政治体制等。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团结和喈”是党的建设目标,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践告诉我们,团结并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就能带动和促进党内的团结和谐,对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谐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领导班子团结和谐也是领导班子能否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关键问题,是班子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去年以来,各级党委班子刚进行了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14.
石岩 《理论观察》2010,(3):136-137
公共图书馆作为读者终书学习和继续教育的阵地,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它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从营造健康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绿色文献信息资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宽读者阅读渠道等方面来改进服务,从而与读者共建和谐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15.
赵永焕 《宁波通讯》2011,(13):14-15
余姚市谢家路村地处宁绍平原中部,北依杭州湾,区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有1635户家庭,常住人口4513人,外来人口2000多人。村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有党员240名;有10个村民小组,59名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成员11名。自2001年以来,谢家路村坚持以党的建设来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党内民主建设来推动社会民主建设,大力实施五项党内民主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协调劳资关系及其矛盾,实现劳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消失的地平线》塑造的“香格里拉”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种表象,从文化哲学层面揭示其所包含的生态和谐、人态和谐以及心态和谐这一“和谐旅游”文化意境,给当下和谐旅游的构建以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试论劳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社会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并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在此阶段,劳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基本矛盾,处理好劳资关系和劳资矛盾,实现劳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曹芸 《黑河学刊》2014,(7):132-135
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能够促进各个层次的心理和谐,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宗教世界观矫正人们的认知,宗教信仰和宗教解释为个体提供精神支柱和心理安慰,有利于个体内心实现自我和谐;宗教促进人际交往,并为人际交往设定了共同的内在约束力量,宗教修养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因此能够沟通人际之间的心理和谐;宗教通过社会认同个体和个体认同群体的双向交流过程实现其社会整合功能,从而保障了整个社会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20.
高晶  栾娜 《黑河学刊》2008,(1):75-7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公共治理和谐的实现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是决定其他和谐要素是否和谐的最关键因素。在和谐社会视阈下,构建和谐社公共治理得以实现的路径在于:转变行政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