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郭的崛起,是乡镇建设中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张郭人抱定“见强思超、与时俱进”的精神,冲破传统发展观的束缚,跳出农村看农村,坚持以人为本,视人力资源为兴业之盲;打破二元结构,视减少农民为富民之要;释放民众潜能,视百姓创业为强镇之本,探索了一条以农转商、以商促工、以工兴镇压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构建"以工促农"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以工促农"机制中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户与企业间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不畅、区域农业产业链中断、农村投资环境不佳、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促成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建立.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则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并着力增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的优势,大力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十大工程"和新五件实事为抓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应把“工”当钱来管季希富,许秀璋,康视元,邱正林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建立,农村有许多靠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或办了不合算的事业,需要通过发挥集体统筹的功能,利用劳动力富裕的优势,组织一些农村劳动力付诸实施,"以劳代资",公用工便因此而客观存在、公用工...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在"互联网"视阙下,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面临新要求。为有效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更好服务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需要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创新和完善。在"互联网"视阙下,将外包服务与村级财务管理相融合,为解决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探寻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浅析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依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为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江苏不仅成为经济大省,同样也是农业大省,而且农村小康建设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苏南现代农业之路——锡山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锡市锡山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改活农"的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中心,以无锡现代农业开发试验区、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为重点,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南特色的农业园区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江苏省江阴市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江阴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全面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江阴的主要做法归纳为"坚持一个导向、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农村"半工半耕"结构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当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催生了农村老人农业和中农农业,后者走出了过密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经营的逻辑,是中国农业变迁的重要方向。同时,该结构还型构了"新三代家庭",促发了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催生了农村中坚农民以及型塑了城市化的中国道路,对农村经济和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该结构不仅内含了收入结构和生计模式的农村经济结构,它还是农村政治结构、村庄结构和家庭结构。农村"半工半耕"结构的提出和提炼,远超出了描述性概念的层次,由其作为主导变量及其衍生变量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能够在农村诸多重要经济和政治社会现象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建构解释链条。因此,它有望被建构成迈向分析性的中层概念。  相似文献   

10.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近年来,我省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要求,加强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下简称"两工")的管理,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造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对于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部分地区还存在"两工"使用无计划、以资代劳失控、以资代劳款管理混乱等问题,成为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切实加强"两工"规范管理,根据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和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规定,现作如下通知: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省新乡县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突出优势,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以工促农、科技强农的乡村振兴之路。创新乡村治理让农村的氛围"活起来"坚持"一个引领、三个抓手",探索建立乡村有效治理新体系。"一个引领"即:以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为引领。大力传承弘扬以史来贺、刘志华、刘兴旭等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2.
回报农民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在向社会庄严宣告:一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以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紧紧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以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为总定位,坚持"强富美、一体化、新农村"发展目标,每年列出20多项重点任务加以考核推进,促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  相似文献   

14.
<正>围绕"城乡统筹谁去统筹、怎么统筹,以城带乡怎么带、以工促农怎么促"主题,河南省新乡市探索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农村新社区的主要做法1.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迎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工程,它指的是农村这个地域内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及其产业各层次内部相互关系的结构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是要做到种植业内部比例协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第一、二、三产业相互适应。根据不同地域农村地区的各自特点,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寻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各地农信社以立足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所在地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转变,为支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经济发展实力供给保障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铲除历史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开拓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宏观政策上应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京市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要素配置和公共服务"一体发展"目标,加大城市对农村反哺支持、农村对城市保障服务"双向统筹"力度,以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为"三重路径",大力推进郊县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四化进程",政策措施上突出深化改革、放活扩权、调优布局、倾斜投入、保障民生等"五策并举",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化解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居民收入和公共福利方面的落差,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转变发展方式 做强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江苏省建湖县在坚持"以工强县"不动摇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按照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转换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财政投入,努力促进农业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江苏省海安县将全面规划好"十三五"期间全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布局,有序推进全县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十三五"农村扶贫工作开好头、迈好步,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新一轮脱贫工作目标。为此,海安县要着眼发展阶段和群众企盼,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针对全县农村低收入家庭普遍存在的居住条件差、卫生环境劣、生活习惯陋的实际,在"双帮"(帮村帮户)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