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贷危机根源之探讨——基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于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笔者以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将虚拟资本细分为两大类,通过深入探寻这两类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次贷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周炬魁 《经济师》2009,(9):188-189
通过国际金融危机演变过程的描述,揭示危机起因、三波典型标志、12(步)阶段、传导链、与三种核心思想的因果关系、现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通过揭示美国资本操控世界经济秘诀,明白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才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揭示“次贷”是骗局,明白多少年的全世界几十亿人辛苦劳作被掠去,少数亿万富翁产生之时,世界得到的是全球性危机。赞扬积极上进的社会主流意识,痛斥消极可怕的危害人类精神的社会畸形意思。揭示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哲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由”的资本主义金融及其衍生产品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都先表现为金融危机,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领域,此次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是如此。关于危机发生原因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能够更本质地揭示出危机背后的根源。本文在解析《资本论》中关于货币、信用阐述的基础上,对信用的产生、经济形态关联进行分析,并结合《资本论》中关于危机的论述揭示出经济危机的根源及本质。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宣告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很快波及实体经济,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影响程度不亚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于次贷危机何以爆发,众说纷纭,也各有其道理。本文宗旨主要不是追究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而是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一下次贷危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致使全球资本市场大幅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或缩水,乃至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深入探讨次贷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吸取其经验教训,对我国金融业的稳健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从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开始,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大大提高了国际经济的风险,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作为经济全球化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影响.本文对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出口、房地产两个方面探讨了此次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危机爆发     
王建 《资本市场》2011,(11):48-49
<正>美国经济已经二次探底现在都在讨论,美国经济是否有可能二次探底,再度发生新危机。我的观点是现在不是有可能发生二次探底,而是已经二次探底了,只是表现的形式和以往不一样。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危机,但为什么现在采取了很多比危机爆发的时候还要更激进的救市措施?首先看货币,现在大家眼睛都盯在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上,不知道美联储什么时候推出来,担心推出QE3后美元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过后的反思——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实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的金融海啸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增长脚步放缓。从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入手,着重对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解释实体经济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总结出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中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实体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加湄 《当代经济》2009,(23):142-143
20世纪30年代一场席卷世界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整个西方社会遭受了重创,美国最终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80年后,美国的金融体系又出现了危机,殃及全球金融市场.本文通过对比两次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为我国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提供参考,确保经济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10.
此次美国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其国内内源性的原因,但长期巨大的中美贸易失衡的累积以及美国习惯性地通过经济霸主地位输出自身经济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通过分析中美长期贸易模式,比较其对于两国经济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此次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们因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相继爆发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也随之陷入了两次大的理论危机。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因金融大海啸正陷入第三次理论危机之中。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回归凯恩斯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走出当前理论危机的正确取向。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当今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克鲁格曼,预示着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与非主流经济理论的易位,即国家干预理论将取代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从虚拟性交易与实体性交易的理论来看,回归凯恩斯经济学只能暂时舒缓西方现实的与理论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外部不平衡发生了三次大的调整,每次调整的背景和方式不同。20世纪80年代美日之间的外部不平衡是通过高增长背景下刻意的货币制度设计来完成的,是一种"渐进"的调整方式。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国家外部不平衡的调整是在高增长背景下,由货币"错配"引发的组合投资逆转带来的以货币危机形式完成的,是一种"休克"的调整方式。而2006年以来至今的美国经济外部不平衡的调整是在金融危机加速全球经济急速下滑的背景下,更可能依靠实体经济总需求的下降来调整,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虚拟经济的基本原理,剖析美国次贷危机,认为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  相似文献   

14.
陈旭  吴钒 《时代经贸》2008,6(11):104
上世纪以来,美国就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世界政治的走向.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每一次美国的经济变动都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去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又一次给本不平静的国际金融带来波澜,全球都在感受这场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本文将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入手,结合汇率,联系国际社会面对此次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提出对我国金融以及整个国家经济顺利度过此次危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2007年8月“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如洪水猛兽一般,从美国波及到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不仅让美国金融体系的根基面临崩塌的危险,世界经济也因此遭遇极度的重创。危机产生的事实告诉人们,新自由主义理论行不通。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见仁见智。“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然而,这些只是问题的表面。按照马克恩《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扛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其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来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才是最主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对我们准确地认识金融危机,进而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经济难题,文章从次贷危机的起因开始考察,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传统金融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在经营着金融衍生产品,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将这些投资银行纳入到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中,当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链断裂后,传统金融和实体经济都难以幸免。  相似文献   

17.
陈旭  吴钒 《时代经贸》2008,6(7):104
上世纪以来,美国就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世界政治的走向。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每一次美国的经济变动都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去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又一次给本不平静的国际金融带来波澜,全球都在感受这场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本文将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入手,结合汇率,联系国际社会面对此次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提出对我国金融以及整个国家经济顺利度过此次危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正在发生中的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想起1929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大萧条相比,在危机表现、爆发原因、危机处理方式、影响等很多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主要就两次危机的表象、原因、应对、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比较,透视两次危机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区段,宏观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超乎各方预期。同时,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纷纷提出将企业回归实体经济的口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这些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均对中小实体企业的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从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两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小实体企业的经济环境状况,以及影响中小实体企业经济环境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银行体系不稳定性就是各种金融、经济变量异常波动和各经济主体行为异常导致的银行体系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以危机是否爆发为临界点,银行体系不稳定分为两种状态:银行危机和潜在银行危机。潜在银行危机的后果有可能是爆发银行危机,也有可能其潜在不稳定性得以逐渐消除,最终达到稳定的状态。从根本上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实体经济对其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