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我国土壤侵蚀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回顾相关文献综合影响土壤侵蚀的各种因素,利用省级数据探索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发现,森林覆盖率、作物复种指数以及单位劳动投入等因素对土壤侵蚀作用显著。文章提出在扩大农业公共投资的背景下,应该特别关注农业生产活动本身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而农业生产容易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基于2000—201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及修正等定量方法研究气候变化、财政支农支出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农业产出的因素主要有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财政支农支出等。其中,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均与农业产出呈负相关,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生产呈正相关。因此,应当严格控制CO_2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提高财政支农支出,以增加农业产出。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基于2007—2016年26省农业生产数据,测算"面源污染"和"碳排放"两类非期望产出下的农业环境效率,构建"耕地流转—利用规模—利用方式与利用强度—农业环境效率"的传导路径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耕地流转并未显著提高农业环境效率,但耕地利用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2)耕地流转有助于扩大耕地利用规模,进而在样本中对农业环境效率呈现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流转对农业环境效率也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正负效应基本抵消;(3)耕地利用规模主要通过改变化肥和机械投入强度进而负向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研究结论:农业环境效率受耕地流转、利用规模、利用方式和强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传导路径,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环境效率,在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政策时,要注意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力和地理环境,避免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同时鼓励规模经营主体引进农业绿色环保技术,注重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基于河南省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拟合了河南省农业生产产量与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和机械动力三要素之间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探寻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劳动力投入是河南省农业增产变化的最大贡献因素,占所研究三要素总和的46.68%;机械动力产出弹性增加了8.09%,是增加最快的因素,机械动力能有效的替代人力劳动;农业生产函数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DEA非参数方法测度了1988—2005年中国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不是很有效率,但比较而言,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有着显著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出技术效率都呈下降趋势,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运用面板数据中的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影响地区农业产出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业科技力量的加强都对地区农业产出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正效应,但前者没有后者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期望产出(碳排放)的SBM模型,本文对20022012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无效率来源的分解,并对中国三大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最后对全国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潜力与潜在规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总体较高,宁夏、山西、云南等7个省(区)的农业环境效率较低;各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主要受生产特征、技术条件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全国农业碳排放的中心已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因此,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碳减排的潜在规模较大,尤其是河南、安徽、河北等省,需要通过建立长期的低碳农业发展机制来实现农业生产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考察北京鸡蛋生产的发展过程、来解释促进中国养鸡事业现代化的主要原因,以及80年代开始的各项改革对鸡蛋生产的影响。本研究除了使用定性分析以外,还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计测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函数等定量分析方法、测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基于种养结合视角,考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等因素,选取农地氮盈余强度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了199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对农业环境技术无效率的来源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以此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9.
弓秀云  秦富 《中国农村观察》2006,60(5):13-17,25
本文运用生产力经济学中总产出与投入要素理论,提出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的基本假说,即贫困农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可能为零或负值,非贫困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贫困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低收入户。本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出四川省沐川县的贫困户、非贫困户、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分别为-2.39、0.41、0.27和0.57,验证了基本假说,最后提出改善农户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海伦市为例,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对土壤侵蚀程度与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着重探讨降水与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20年土壤侵蚀面积增加了57.82 km2,且土壤侵蚀强度均有从侵蚀较低等级向较高等级变化的趋势。(2)2000—2020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差异显著,侵蚀面积表现为耕地>其他用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3)2000—2020年不同等级的平均降水量土壤侵蚀总面积变化不明显,但同一等级的平均降水量的土壤侵蚀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农业产出自20世纪90年代末跌至谷底,然后开始出现强劲增长。目前,俄罗斯包括粮食在内的一些农产品实现了自给有余,并且成为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包括肉类在内的其他农产品进口量也大幅减少。农业体制、生产组织、农业投入与产出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俄罗斯农业复兴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全国和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的分析,俄罗斯各地区农业复兴程度不一,潜力很大。这对世界粮食及农产品贸易形势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少华博士的专著——《农业发展中的政策、制度和技术因素》一书,对政策、制度和技术因素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创造性地将气候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农业产出增长模型,利用光照、降水、温度等气象数据估计作物生长期间影响产出的气候变量值.并引入到产出增长模型中.解决了农业经济分析中气候因素不可估计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尚荣 《山西农经》2020,(9):26-26,28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为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而创造出来的生产函数。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研究1978-2018年资本、土地、劳动投入对中国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口偏好强度这一概念,分析人口转型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总结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湖北省不同地区、不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户的产出效益、收入结构及农户类型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农户产出效益差异性,构建了循环农业农户产出效益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发展循环农业需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循环农业发展得越充分,农户经济效益越明显;循环农业的产出效益既受农户自身特征,如投入行为、家庭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和户主务农年限等的影响,也受外部市场环境和政府导向等的间接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发展循环农业除农户自身因素外,还应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及政策引导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来说,我国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生产效率问题依旧亟待解决,研究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查阅农业生产相关文献,在对农业生产效率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文章构建DEA与Tobit等2种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评价模型来确定我国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湖北省统计数据得出渔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力和农业支出比重越大,农业生产率越高,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力越大,农业生产率越低;单位机械动力产值、单位灌溉面积以及单位化肥用量越大,农业生产率越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经济与农业同步可持续协调增长、推广优势农业以及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率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户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就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性投资、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四个方面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多数研究都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汇款流入分别对农户的农业收入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但是,流入汇款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足以抵消劳动力流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率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有所降低。有成员外出务工的农户与其它农户对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程度存在差异。务工农户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农户的生产结构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发生了变化,但是具体怎么变化,利用不同样本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镇化的视角,侧重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以新疆地区为例,首先以文献回顾的形式对城镇化下劳动力转移机理进行了阐释。接下来论证了以变弹性生产函数分析劳动力对农业的影响比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优越,在变弹性生产函数基础之上构造回归模型发现目前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产出与劳动力投入非正相关关系;土地要素却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农业生产中资本的边际替代率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最后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小麦生产的投入要素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我国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为例 ,分别选取东、中、西部的山东、山西和陕西三省的 466个小麦种植户 2 0 0 2年横截面数据为样本 ,在农户微观层面运用扩展的C -D生产函数 ,实证分析了投入要素及其他影响因素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劳动和化肥投入的边际产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呈负值 ,他们的边际产出远远小于耕地的边际产出 ,耕地是小麦生产最主要的投入要素 ;与投工和化肥的弹性系数比较而言 ,机械、水电等其它投入的边际效果比较明显 ;灌溉条件和地形状况对小麦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而劳动力人均耕地、小麦在农户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户主年龄及教育特征对小麦生产影响不大。结论认为 :通过土地整理等手段增加耕地数量 ,大力保护耕地 ,改善灌溉条件、地形状况等耕地质量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合理利用劳动力和化肥 ,继续适度进行机械、水电等投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多重风险的冲击,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基于2007-2015年云贵川三省46个市农业产出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发挥了显著促进作用。(2)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用呈现明显区域异质性特征。(3)农业保险赔付水平和风险水平抑制了农业产出的增长。由此推论,根据不同区域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程度,针对性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是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两项重要制度,本文实证分析二者是否促进了中国农业产出的增加。本文利用2005~2009年中国307个地级单位构成的大样本面板数据,主要使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以控制自变量的内生性和农产品产出调整的滞后性。本文主要发现,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的发展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业产出的增加。在农业生产风险更大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强。然而,中国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并未发挥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