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Modigliani和Miller探讨了完美市场下债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此后国外学术界不断就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进行探讨,并将债务融资与代理理论结合起来,探讨了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作用。而我国对债务融资的治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充分,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我国还未充分发挥。本文拟围绕债务融资与代理理论,对国内外探讨债务融资治理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公司在债务融资决策时会考虑许多因素,其中不同的债务期限安排是影响公司融资成本和融资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公司内部特征因素,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公司长期债务运用的因素进行回归,部分解释了我国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企业债务融资入手,运用放松卖空管制提供的天然准自然实验,分析卖空机制与企业债务融资的关系。提出卖空机制能通过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双重作用分别影响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和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得出相对不可卖空企业,卖空机制使卖空企业具有较小的融资规模和较为紧缩的债务融资期限。另外,本文还加入信息中介即分析师关注,进而考察卖空机制对债务融资影响的稳定性。实证结果显示,相比不可卖空公司,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削减卖空机制对可卖空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金融研究》2015,426(12):130-145
本文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我国A股615组配对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资金,包括短期债务资金和长期债务资金,而且有利于企业改变负债结构,即提高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务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较高的长期债务。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更有利于改变其债务融资水平与债务结构。进一步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后发现,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和债务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契约理论,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并不能对管理层发挥很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不能显著地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也没有提高公司绩效,即公司债务融资契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程度较低及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这两个因素,从债务期限结构的角度考察了管理层持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越多,公司债务的期限越短.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存在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在高信用等级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表明管理层持股减轻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债务结构对高管变更的影响是财务治理效率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债务结构对高管变更的影响,并且探讨了债务结构与高管变更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债务中有息债务的比例与高管变更负相关,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业绩较差公司中更加显著;公司有息债务中短期债务的比例与高管变更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业绩较差公司中更加显著。本文丰富了债务结构和高管变更方面的研究,对改善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CEO与非CEO高管间薪酬差距衡量非CEO高管受到的锦标赛激励,考察锦标赛激励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锦标赛激励提升了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且当非CEO高管晋升概率较高时,锦标赛激励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强;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锦标赛激励对非国有企业和同质性较低行业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第三,影响机制表明,锦标赛激励可通过提升公司风险水平、降低财务报告质量等途径影响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锦标赛激励可以减轻公司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但是也可能加剧公司高管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为此,上市公司应有针对性地增强或减弱锦标赛激励的实施强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控制债务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9.
债务融资一方面会引起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同时又具有相机治理作用。本文在系统回顾和评述现代有关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已有主要成果的基础上,以核电关联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得出了与以往学者不一样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债务融资一方面会引起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同时又具有相机治理作用。本文在系统回顾和评述现代有关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已有主要成果的基础上,以核电关联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得出了与以往学者不一样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证监会处罚公告释放的"坏消息"具有风险预警的作用,可能导致违规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下降。分析师跟踪可能具有信息效应和声誉效应,影响证监会处罚公告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资本市场强化监管的背景下,本文考察了证监会处罚对于违规公司非公开市场融资的经济后果。我们的研究发现,证监会处罚公告后,违规公司的银行贷款签约概率、银行贷款签约率和新增银行贷款规模均下降;并且,处罚等级越高,下降越显著。银行预期违规公司的信息成本与违约风险上升,而非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恶化是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分析师跟踪的信息效应而非声誉效应,缓解了证监会处罚公告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处罚和分析师跟踪对于公司非公开市场融资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从终极产权的视角,以我国沪、深两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水平越高,其掠夺外部投资者的成本也就越高,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公司提供更多较长期限的债务资金,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越有可能掠夺外部投资者,增大了公司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导致较高的债务融资代理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提供更多的短期资金来约束终极控制股东。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是公司债务融资决策整体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存在明显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公司偏低;短期负债是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资金来源,部分公司完全依靠短期债务进行公司运营和投资。以往财务学领域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主要从企业特征等微观视角出发。但我们应注意到,这种不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并不是单纯由公司内部微观行为不理性所造成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渐变改革过程中,我国公司进行了相应的财务改革和融资模式转变,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使其债务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而目前银行还未真正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企业,这未免会给企业融资行为自主性带来约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公司所处制度环境尤其是金融发展水平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地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公司债务期限选择行为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扩展债务期限的影响因素以便深入理解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的选择行为。二、研究变量及样本的选取1.被解释变量的确定负债期限(DMat):本文把偿还支付在一年后的负债作为长期负债,并定义DMat=长期负债/总负债。2...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4-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控制权竞争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多个大股东并存会提高公司长期债务比例;股权竞争性越强,长期债务比例越高。这些结论与理论假设相符,既证实了内外部公司治理的密切联系,也说明控制权竞争有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5-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开债务融资选择、规模和期限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与公开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政治关联更有利于公司获取公开债务融资;相对国有企业而言,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同一期间内我们没有找到政治关联对私人债务融资具有显著影响的证据。这表明,债券市场的政府管制特征和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改变了公司债务融资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政治关联获取公开债务融资,而不是银行借款等私人债务融资;进一步推动债券发行中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我国未来债券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债务融资对通信行业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的影响。通过引入流动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商业负债融资率等指标扩展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通信行业上市公司总负债的治理效应为负;流动负债的治理效应为负、长期负债的治理效应为正;银行负债和商业负债的治理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资产质量、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之问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高资产质量公司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为正相关关系;低资产质量公司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为负相关关系,并且在国有控制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资产质量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因此,表明真正体现企业价值的是资产质量而不是债务融资,债务融资只不过是一种中间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异质性债务为切入点,从金融生态环境地区层面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产权性质、来源及期限结构的异质性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之交互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国有控股公司经营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正相关、长期金融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负相关;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相对非国有,国有控股公司金融性负债、经营性负债、短期金融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正相关关系都更强。说明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金融生态环境与内部治理机制的股权、董事会等可提升治理效应,但会被公司-银行-政府的国有同源及债务软约束削弱。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公司短期债务占主导等错配的深层原因,拓展新常态经济下异质性债务治理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融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伟  李斌 《中国会计评论》2006,4(2):255-276
本文通过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差距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公司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金融越发展,企业的短期债务比率越高;②金融发展有助于可抵押资产较少的企业获得债务融资;③金融发展有助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获得债务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④金融发展有助于那些依赖无形资产投资的企业获得债务融资和短期债务融资。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我们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以2009~2012年连续四年披露研发投入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治联系、债务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面临债务融资约束,债务融资比例(银行借款)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长期借款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债务制约作用比短期借款更大,政治联系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了"挤占"效应,抑制了RD投资,虽然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长期债务资源,但并未能如预期产生显著的"资源效应",扭转企业债务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