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昕 《福建金融》2000,(4):18-20
一、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原因(一 )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是谨慎会计原则的内在要求。谨慎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是指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不预计或少预计可能带来的利润 ,其核心就是要尽可能高估损失而低估利润。银行贷款的风险与损失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 ,所以谨慎会计原则要求银行必须及时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 ,将信贷资产中预计可能损失的资产予以剔除 ,使银行信贷资产的价值更真实和公正 ,并通过列支准备金支出而使银行的经营成果更准确和客观。由于银行计提准备金是…  相似文献   

2.
贷款损失拨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计提充分与否能影响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影响。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当局再次关注金融机构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保险风险和信贷风险的基本特征后可以发现,精算模型的方法和思路可以用来描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推导出适用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在数据整理和检验的基础上,借鉴寿险精算的生命模型思想可以建立“正常-损失”模型,进而实现对贷款损失率的解释;借鉴非寿险准备金测算的方法,可以采用链梯法测算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业务应提取的贷款坏账准备金数额。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正常-损失”模型与链梯法结合起来,测算长期贷款的坏账准备金。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贷款会面临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明显不足,利润虚增普遍而且严重,累积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国际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资本监管的内容为背景,总结了发达国家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的最新发展,从准备金的分类、资本与准备金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晓林  曾毳毳 《金融论坛》2007,12(11):19-24
比较了保险风险和信贷风险的基本特征后可以发现,精算模型的方法和思路可以用来描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推导出适用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在数据整理和检验的基础上,借鉴寿险精算的生命模型思想可以建立"正常-损失"模型,进而实现对贷款损失率的解释;借鉴非寿险准备金测算的方法,可以采用链梯法测算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业务应提取的贷款坏账准备金数额.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正常-损失"模型与链梯法结合起来,测算长期贷款的坏账准备金.  相似文献   

7.
贷款准备金制度是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抵御风险的主要措施。新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建立了以五级分类为基础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使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解决新的问题,更好地抵御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8.
三大信用风险模型在国际银行业宏观压力测试实践中被广泛使用,CreditRisk+要求数据较少且计算量较小但难以考虑贷款违约的行业相关性;CreditMetrics很好地考虑了违约行业相关性但要求数据较多且面对较大的贷款组合计算量过大;CreditPortfolioView建模过程中不需额外设计风险传导及情景模型,能直接用于宏观压力测试,但其损失分布计算量较前面2种模型都大。本文为了克服以上不足,在压力情景生成及风险传导部分采用分行业的CPV模型,信用风险计量部分采用违约概率固定的CreditRisk+计算损失分布。该压力测试方法考虑了贷款违约的行业相关性,数据要求较少且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及其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这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期减少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在经济萧条期反而不得不大量计提拨备,从而大大增加了其在经济衰退期的风险水平.巴塞尔协议下的风险管理机制只是一种微观风险管理机制.要降低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就要建立起反周期的着眼于规避宏观经济周期性风险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0.
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贷款损失拨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计提充分与否能影响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影响.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当局再次关注金融机构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货款损失拨备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金融系统顺周期效应主要表现在监管资本、贷款损失拨备和公允价值计算的顺周期性三个方面。金融系统顺周期性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剧金融经济周期波动。有必要深入探讨顺周期效应产生的原因、形成机理和影响途径。从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决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在中国银行业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这一通知是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在提取普通准备金以外,要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根据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逐笔提取相应的专项准备金。本文撷取了七家商业银行(四家上市银行与三家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的年报资料,从不良贷款与贷款呆账准备金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七家银行进行贷款管理的状况。这四家上市银行分别为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及招商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  相似文献   

13.
陈华  文栋 《国际金融》2014,(1):65-67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贷款准备金的顺周期性饱受批评,引发了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争议。争议取得的共识是,有必要建立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的拨备计提方法,以平滑经济周期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银监会也开始采取审慎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4.
王卉 《西安金融》2004,(8):57-57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银行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计入当年损益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提高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种专项补偿基金。我国自1993年起,按照银行年初贷款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1998年1月1日起,改为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进行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呆帐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1999年,工、农、  相似文献   

15.
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尹一婷 《新金融》2009,(1):48-51
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ex—post)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的是损失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其亲周期效应性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西班牙的实践表明,动态准备金制度纳入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平滑了银行扣除准备金后的净利润,有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在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框架内,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对资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在短期内会对资本造成负面冲击,而长期内却有利于提高资本水平;(2)短期内贷款准备金对资本的负面冲击向长期内贷款准备金对稳定和提高资本水平均衡调整的速度很慢,意味着贷款准备金政策的缺陷严重削弱了日本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并且指出我国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完善贷款准备金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框架内,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对资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在短期内会对资本造成负面冲击,而长期内却有利于提高资本水平;(2)短期内贷款准备金对资本的负面冲击向长期内贷款准备金对稳定和提高资本水平均衡调整的速度很慢,意味着贷款准备金政策的缺陷严重削弱了日本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并且指出我国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完善贷款准备金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通常会面临着较多的风险。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损失,避免陷入经营困境或出现破产状况,商业银行需要在估计风险和损失的基础上,提取资产损失准备金。对贷款计提损失准备,虽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但是,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拨备是商业银行预先从当期损益中拨提相应准备金,用于弥补其各项资产面值与预计可收回金额之间的风险补偿金,不良贷款拨备率是监管机构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抵御风险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对比中美两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可以发现,在主要的监管指标如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资产流动性和风险集中度等方面,两国的监管审慎度是存在差异的。我国要完善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首先,应以杠杆比率为核心,构建资本充足率双层混合动态监管框架,引入激励相容和风险浅析的监管理念;其次,要细化有关国家风险的原则性规定,适时将贷款损失准备金扩大为资产损失准备金;再次,要督促外资银行建立完善科学的流动性预测系统,进一步完善流动性指标考核体系;最后要完善现有的外资银行资产集中度的监管规定,建立披露大额风险集中度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