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晓生 《云南金融》2012,(1X):162-163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当前交强险费率结构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通过适当增加费率因子、调整费用赔偿限额、防止重复性的奖励或惩罚等方面来完善费率结构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对完善我国交强险的费率结构有积极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摩托车参保率低;保费低、赔付高,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较大,没有积极性;摩托车交强险市场混乱。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办法:增大摩托车保险的强制性;扩大摩托车交强险覆盖范围;部门加强合作;加强保险企业内控核算;完善摩托车交强险运营模式,积极探索适用的费率因子,完善基础费率制定,促进摩托车交强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庞欣 《海南金融》2011,(12):39-41
自2006年推出交强险制度以来,我国交强险市场连年亏损,并有恶化趋势,保险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严峻的经营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我国交强险市场发展总体状况,从法律认知、赔付标准等方面分析了交强险市场大规模亏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取消财产赔付、施行差别费率等具体措施,以期对我国交强险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交强险实施一年多来社会效益显著,但费率的合理性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围绕马萨诸塞州强制车险几十年来的运作实践,深入分析其费率“不过高也不过低”的监管机制,得出费率精算的细化与微调以及允许费率下浮和费率听证的一系列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并通过在奖惩系统中增加区域浮动因子提高交强险费率厘定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被保险人所引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后果与其风险水平高度相关,而现行的交强险奖惩系统并未考虑该风险因素。本文根据《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将道路交通事故按后果分为轻微、一般和重大事故,结合区域特征与索赔次数等信息,构建一种新的奖惩系统。选取稳态下相对平均保费水平、稳态变化率等指标对新构建的奖惩系统进行评价,并以一组交强险实际赔付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道路交通事故后果的奖惩系统可以更好地区分风险,优化交强险后验费率厘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娜 《上海保险》2014,(10):46-49
大陆交强险因其经营年份较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不成熟。相比而言,我国台湾地区的交强险从1954年开始尝试,经过数十载的不断摸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强制汽车责任保险制度(下文简称"台湾交强险"),且在亚洲具有很大的影响,值得大陆借鉴。本文从法律的完善程度、交强险费率的制定方法、理赔服务、交强险相关基金制度等四个方面对两岸交强险进行对比,最后对大陆交强险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交强险制度运营基本情况一、我国交强险总体运营模式自2006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交强险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交强险制度的正式确立。我国的交强险运营模式结合了官督商办和商业化的经营模式。官督商办主要体现在:全国制定统一相对商业车险较低的的保险基础费率;费率的标准是按照"不盈不亏"的原则来厘定的,费率实施必须通过保监会的审批;保险公司对投保请求和赔款请求不得拒绝或拖延;要求保险公司将交强险业务进行单独核算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赵峰  姜伟 《时代金融》2013,(9):280-281
本文介绍了日本交强险制度的起源、立法与具体规定,将日本交强险制度与我国交强险制度在保障范围、补充制度、费率厘定和经营模式方面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我国需要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赵峰  姜伟 《时代金融》2013,(6):161-162
本文介绍了日本交强险制度的起源、立法与具体规定,将日本交强险制度与我国交强险制度在保障范围、补充制度、费率厘定和经营模式方面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我国需要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明确"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但起步初期,尚未征收差别费率。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上风险差别费率形成原因、定价机制,前瞻性地对我国费率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交强险经营模式与道路救助基金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强险社会风险管理功能的不断提高,其面临的挑战愈加清晰。本文分析了我国交强险经营的特殊模式及实现不盈不亏的现实障碍,认为以剔除利润因子、微调费率的方式追求不盈不亏,容易使费率调整频繁,加大交强险经营波动性。并通过分析借鉴台湾公办民营模式及盈亏调节机制,建议我国交强险应该采取公办民营模式下允许微盈的经营模式,同时采取业务费用上限和特别准备金作为微观主体的盈亏调剂机制,并创造性地提出以灵活调整道路救助基金提取比例作为交强险行业层面调剂机制,在此基础上,建议实施地区差异费率、补充道路救助基金来源、健全经营主体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交强险具有多种保险责任的特点为其费率厘定带来新问题。本文通过索赔分类的思想对我国某地区交强险的保单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用于分类费率厘定的因子是否能够真实反映被保险人在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类索赔中呈现的风险特征。运用零调整的分位数回归,我们发现现有费率因子对于这两类索赔的影响有显著区别,并且交强险目前的费率厘定方式无法真实反映被保险人的风险水平。本文提出费率因子对于不同损失程度的索赔应具有一致性效应,并据此来评价费率厘定的合理性。本文建议将两类索赔分开厘定费率或加入新费率因子等方案可以改进目前的费率厘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2001年开始保险费率逐步市场化的实践,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是放松费率监管。站在消费者保护的立场上,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完全竞争的市场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有利于消费者。费率市场化是要由市场形成保险价格,费率监管就要保证费率市场化这种价格形成机制的有效性,因此费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费率监管面临的变革不是放松监管,而是改变监管内容。费率市场化条件下费率监管重点应该转向:限制保险公司的销售费用,促进各行业和保险公司间的数据集合和整理,完善各保险公司费率构成的信息披露,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构建剩余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朱俊生  庹国柱 《上海保险》2007,(5):14-15,13
交强险的不盈不亏原则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涉及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实行“不盈不亏”原则?第二,怎样才算是“不盈不亏”?第三,谁来确定“盈”和“亏”,决定费率的调整?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交强险要不盈不亏?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不能只尽义务。  相似文献   

15.
商业车险的费率主要由先验费率和浮动费率两部分构成。先验费率通常使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厘定,而浮动费率则是通过奖惩系统(Bonus-Malus System,BMS)对先验费率进行的一种后验调整。我国现行的商业车险BMS存在转移规则不够合理和奖惩系数不尽准确的问题。本文使用动态转移规则,在线性约束下,通过最小化索赔频率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误差,求得了BMS的最优奖惩系数,并基于我国某财产保险公司2015年的一组商业车险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现行商业车险BMS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交强险制度是我国运用保险机制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所引发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对缓解因交通事故导致的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自该制度实施以来,交强险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保险业完善该制度的呼声较高。本文在分析交强险经营数据基础上,探讨交强险亏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该制度的建议。一、交强险经营状况分析(一)基本情况交强险制度实施以来,业务规模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218.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l.114亿元。承保数辆由0.62亿辆增加到1.29亿辆,赔付金额由269.8亿元增长到82l亿。但2008年对责任限额、费率及费率下调比例进行调整后,经营效益逐渐由盈利转为亏损,且亏损程度逐年加大。虽然2012年略有好转,但亏损仍严重(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张忠滨  刘丽 《征信》2016,(4):91-92
2015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差别费率构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和地区总结和吸收了应对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对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差别费率机制或对差别费率机制进行了调整,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我国应完善存款保险框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级体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地实施差别费率,促进存款保险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偶见 《金融纵横》2011,(4):43-47
近几年江苏交强险在为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连续4年出现亏损,仅2010年就亏损18.6亿元。因此,应当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根据各个不同车型的风险,制订与风险相称的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19.
美国强制车险费率监管了几十年,各州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其中监管的灵活性和公开性的做法值得深入研究.这两大特色都建立在由独立的第三方提供客观的保险市场数据库的基础上.我国交强险实施一年后,暴露出一些制度上的缺陷,亟须找到改进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戴晓燕  王滨 《新金融》2006,(10):52-54
本文在InvestmentCompanyInstitute(ICI)各年有关基金费率的报告基础上,从费率的基本结构、费率水平以及费率设计的创新趋势三方面总结了美国共同基金自1980年以来在费率方面的变化:由单一前端费用为主,转向灵活调整、适应投资者多样化需求的费率结构和费率水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