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发展而来的,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但是还存在养老金给付水平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科学增长机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养老金给付的适度水平区间,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立足于满足居民“生存公平”需求,给付水平不宜过高,也不能过低:给付下限是满足最低生存需要的恩格尔系数标准;给付上限是保证基本生存需求的生活必需品消费水平,目前可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进行测算。应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适度水平为目标平衡地区差距,并不断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鉴于我国目前农村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的现实,为实现农村新农保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结合,使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逐步迈向标准区间,文章认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不仅要考虑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应考虑农民的扩展需求。因此,文章利用修正恩格尔系数和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分别测算了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下限与上限,最后从加大政府责任、规范集体补助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目前我国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39。以此政策规定为出发点,通过精算模型对个人账户计发系数进行测算评价,发现其计发系数偏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改革对策。结论表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额目前不适宜建立待遇增长机制,计发系数调整为186比较符合现实要求,同时应建立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待遇增长机制,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应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以提高个人账户收益率。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是新农保的生命力之魂。新农保实证调查的数据显示:新农保养老金待遇低,保基本实现难;广覆盖重"普"轻"惠",持续难;有弹性力度小,激励难,新农保可持续性堪忧。新农保试点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的"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现行制度设计下,新农保替代率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较低。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方法有三种,即提高个人的缴费档次、提高政府的缴费补贴和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因此,新农保基金应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运营,同时,应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新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预测,发现中低收入的"新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难以维持退休后基本的生活水平。因此,在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下,应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发展企业年金、提高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回报率等措施弥补制度设计的缺陷,进而实现"新职工"养老金替代水平与实际需求水平的拟合。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是新农保的生命力之魂.新农保实证调查的数据显示:新农保养老金待遇低,保基本实现难;广覆盖重“普”轻“惠”,持续难;有弹性力度小,激励难,新农保可持续性堪忧.新农保试点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的“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CHIP2013和CHIP2018新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对农村老年居民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文章不同于以往研究仅关注新农保对农业劳动参与率或劳动时间的影响,而是全面考察了其对总的劳动参与率和不同类型劳动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影响,特别是关注了以往研究未曾分析的长期影响。文章发现,在当前新农保养老金水平仍较低的情境下,领取养老金仅是使得农村老年人在不同类型劳动间转换工作,而几乎不影响总劳动参与率,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具有异质性。农业劳动的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短期变化不显著,长期才显著。农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下降源于土地经营面积的减少。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由挤出变为挤入。领取养老金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支出、家庭储蓄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应通过准确定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改革退休年龄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用世代交叠模型来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考察了企业缴费率、个人缴费率、个人账户实账率和城镇就业人员增长率对人均资本、人均消费和养老金待遇的影响。根据模型分析结果,采取同时降低企业缴费率、提高个人缴费率和提高个人账户实账率的政策措施,将会大幅提高养老金待遇、刺激国内有效需求,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同时提高职工的参保积极性。谨慎实施略为放松的人口政策,对目前的"造城运动"适当控制,以降低对养老金待遇和国内需求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部金融》2010,(5):2-2
1、宁夏将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4月29日,从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宁夏力争2011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对农村缴费困难人员,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给予全额缴费补贴。建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意味着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直到终身。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辽宁省新农保试点正式启动。本文根据辽宁省试点县的调研情况,对新农保制度的社会经济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基础养老金的保障程度、农民缴费倾向、农村非农业户的参保问题、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新农保试点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农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新农保基金积累数额越来越多,实现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已成为当务之急。现行存银行、买国债的投资政策会带来基金贬值风险。当前中国新农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在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后,可以考虑将新农保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对新农保基金资产配置比例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新农保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的比例应不低于20%,投资于国债的比例应不低于20%,投资于企业债的比例应最多不超过50%,投资于股票比例应最多不超过1 0%。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试点的推行,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嘉兴试点为例分析浙江新农保推行状况,基于宏观角度,从提高城乡养老保障统筹层次,扩大政府筹资来源,完善基础养老金补贴制度安排,调节养老保障缴费基数实现新农保和职工养老保障对接等方面思考,提出建议加快新农保覆盖速度,以推进新农保的试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农民福利改进的一种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函数,分析政府在新农保中的投入、政府构建的新农保制度、农民收入、农民对养老保险模式的偏好以及农民参保后的收益水平是如何影响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并在此基础上以宝鸡模式为例,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因素作用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机理,最后,依据合作思想提出了促进新农保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推进我国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者在分析新农保试点工作快速推广、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积极引导适龄农民参保,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完善政府公共财政分担机制,强化新农保经办管理体系,实施基金监管和综合投资机制,探索新农保与其他制度衔接问题着手,为新农保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制度设计思路从老农保的商业保险模式到新农保参照"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城保模式是一个飞跃,但新农保主要是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在新农保对象拿到的养老金中,财政补贴大约占85%,而围绕个人15%左右的缴费,要花费如收费、记账、保管、投资、监管等一系列的引致社会成本,就这一部分而言,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是不对称的。而且,在当前的农村地区,不仅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农户间,由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收入差别也很大。政府应把城保变为"国民社会养老保险",使有条件的农民可以自愿参加城保,没有入城保的农民,再发放基础养老金福利,无需个人缴费。这样,让农民老有所养的制度设计思路转变为"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福利"模式,既简便易行,又节省社会成本,不仅减少了我国已"碎片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块补丁,也有利于平滑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养老金调整机制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收入再分配的重要环节,对我国退休职工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历了养老金的不断上调后,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日趋成熟,但仍存在地区间待遇调整差异大、缺乏有效激励和公平等问题,导致中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影响了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研究养老金调整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养老金的合理分配,确保我国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回顾了以往对养老金调整机制的研究成果,收集了近几年养老金调整机制运营的成果数据,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我国养老金需要协调好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三者的关系,同时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及制度化的正常调整机制,实行分段延迟退休的政策,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参数改进型的ELES模型,测算湖南农村居民适度保障水平,并将测算结果与湖南新农保实际保障水平进行比较,发现湖南省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应当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缴费激励机制,提升缴费档次;引入养老金——物价联动机制,增强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独具特色、构建科学、保障有效,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农保试点,日本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路径、内容构成、改革经历等对我国新农保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的经验借鉴有:新农保的推行需要社会保险法的保驾护航;政府应成为新农保建设的最主要组织者;推崇公平,分类引导帮助农民加入新农保;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新农保基金应该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洛阳市张坞镇A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发现由于政府的投入力度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孝文化的淡薄,导致老人经济收入有限,经济来源渠道少,生活照料资源匮乏,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强烈,文体活动的硬件设施缺乏,精神慰藉缺失,老人精神上常感到孤单和失落。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充分发挥村镇卫生所、乡镇卫生院的基础性作用,引入专业人才,增加药品种类,满足老人的医疗诉求;增加文体活动的硬件设施,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本文拟从需求角度对完善我国农村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