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协整方法,实证检验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与国外价格(以OECD组织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代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以及国内货币供给与总需求状况(以M2/GDP比率代表)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1997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国内生产者价格既受国际价格的影响,也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货币供求状况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1998年第3季度至2007年第2季度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房地产价格的季度数据建立协整模型,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人民币有效汇率和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有利于维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房地产价格的月度数据建立协整模型,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人民名义有效汇率和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有利于维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对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这两类价格的传递效应比较低且不完全,因此,用汇率来调整外部失衡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VAR模型,计量分析了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动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本国国内市场竞争程度以及货币供应量的之间的关系.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化对CPI的长期影响比短期影响显著,但是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化对CPI的传导都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采用1985年至2006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国內物价为因变量,探讨国外物价、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内货币供应量、国内相对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检验国内价格与汇率及其他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中国1997Q4~2007Q1间的实际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率则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即中国的货币替代更多的是出于保值需要,不具有投机性。此外,研究还表明,当前中国货币替代率的变化更多地则是受汇率以外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了1992年1季度~2003年1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所有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建模时设定的符号相一致,并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所考察的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惟一的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考察期间内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变化是适应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季度数据,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选择欧盟的居民消费价格作为模型中的外国物价的代理变量,对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1年至2009年5月份的月度数据,通过货币和贸易两种路径来分析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其中,货币传导路径以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一年期贷款利率来研究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贸易传导路径以CRB指数、进口商品贸易价格指数为变量分析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的初步结论是:人民币有效汇率和一年期贷款利率的变化造成国内物价水平反方向波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水平传导效应递减,时间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