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吏无信不治,国无信不宁。诚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道、为政之要、治国之源。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重视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加强诚信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法治角度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守法诚信”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宁江 《浙江经济》2016,(23):38-38
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无论是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还是司法公信建设,人始终是最根本和最活跃的因素。一方面,需要由人来承担信用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人也是被建设对象,信用建设成果需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展现。中央以深改会形式高规格地通过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尤见个人信用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建设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当务之急,就是要赶快建设"司法公信"。法治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很多,但诚信缺失并不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秉性,当前的状况是中国治理方式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中国社会长期是人治的社会,即依赖领袖权威和道德教化来治理  相似文献   

4.
宋国涛 《中国招标》2020,(10):33-34
<正>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后,诚信体系建设成为近年来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于是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成为《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重要制度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会计行业诚信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是当前会计界的一项急需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十八大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自信和政府公信力的自信.为此,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当前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从理念、行动和制度三个层次提出构建政府公信体系,打造政府公信平台,从而增强“自信时代”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民事领域内的诚信危机 1.在司法领域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司法腐败是社会诚信的致命伤,目前司法机关存在行贿受贿、徇私枉法、裁判不公、裁判不及时的现象,由于司法直接关系到诚信行为能否得到公正待遇、不诚信行为能否受到严厉打击。司法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司法诚信,使公民从根本上就不相信司法裁判,裁判后,当事人要么运用自己的能量走“后门”,破坏司法廉洁和权威;要么缠诉不休,一审后二审,二审再申诉,一级一级向上申诉,申诉的最后一程序走完后,败诉者又采取一切措施来阻碍司法决定的执行,从而极大的浪费了司法资源,又影响了司法的效率和权威。近年来大量报道有关盗卖破坏文物、盗伐溢伐森林、严重破坏环境、矿山等事实,均是在有了相关领域的法律之后发生的,这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法律的失信,动摇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公证公信力提高之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证是由国家专门司法证明机构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证明活动,其公信力是公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公证实践中,公证却面临着诚信流失的尴尬,造成公证公信力遭到贬损。面对公证的失信,有必要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改进和完善,才是公证公信力提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9.
宁创 《宁波经济》2014,(6):50-50
近日,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送审稿)》通过审议。《纲要》提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将全面覆盖至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至2017年,全国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  相似文献   

10.
对建设诚信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忠权 《理论观察》2007,3(3):60-62
建设诚信政府是强化政府权威、提升政府公信力、塑造政府形象、促进政府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现实需要。诚信政府建设需要提供良好的制度平台,为政府走向诚信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顾洪兵 《中国招标》2012,(36):11-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招标投标在市场配置资源中对于推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招标投标制度有待发展和完善以及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屡屡造成串通投标、围标等不道德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2年,国内(外)上市公司的会计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而财政部曾于2003年则专门发起重塑中国会计公信力活动。导致会计诚信执行者(整体而言是会计主体,具体而言则是其管理层及其控制下的会计人)出现会计诚信失范的症结,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文不过多涉及会计诚信执行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或者企业产权问题等导致会计诚信失范的内部症结,而是更多地从外部监督角度探讨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重塑,通过一个简化的成本效益函数模型来揭示上市公司会计诚信失范的外部症结所在及其治理的政策取向,企圈通过外部监督的完善来增加会计诚信执行者的预期诚信失范成本和降低预期诚信失范收益,赋予会计诚信一种“强制性信任”。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民企发展的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就是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21世纪前20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要真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诚信人的培育,加快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的建设,以建立一个以诚信人为基础的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4.
诚信社会建设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工程。诚信辽宁建设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社会信用立法、征信系统建设、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培养、奖惩联动机制设计、宣传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发展空间,今后要借鉴江苏经验,持续完善政务诚信和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动信用承诺制度,深化“东北三省一区统一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诚信教育宣传,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杨扬  郑伟 《山东经济》2007,23(4):119-122
通过对烟台市一批名牌企业进行以“企业会计诚信现状调查研究”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目前的诚信状况和对诚信问题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会计诚信为重心的企业诚信观念将被企业所认知和重视,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逐渐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和必需。针对当前仍然存在的企业信用程度偏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以非市场力量解决市场失灵;完善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会计诚信建设中的作用;改革会计教育模式,提高会计教育水平,改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市场经济得以良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毫不例外.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掌握了社会公权力的政府也必须遵循诚信的原则,加强自身公信力的建设,从而提高公民社会对政府的信赖.文章拟以市场经济对诚信政府建设的要求为出发点,探讨诚信政府建设中干部人事制度对其的阻碍以及诚信政府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已成今日火热的话题。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这在今天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还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打造诚信中国”的呼声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诚信,为国之灵魂”已成为21世纪大多中国人的共同信念。构建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部分,教育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构建会计诚信。学校诚信教育是前奏。  相似文献   

19.
关秋萍 《理论观察》2011,(2):134-136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成为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六大提出:“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围绕“诚信龙江”这一目标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迫切要求政府守信并做出楷模和表率。政府缺乏应有的诚信是导致当前一系列社会矛盾突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政府公信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重新构建政府诚信体系,通过树立服务政府,确立责任政府,加强法治政府等制度体系建设,重塑政府诚信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