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型与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转型社会资本视角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持续影响着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它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社会经济事件之一,也因此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期中国女性创业者社会资本与融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金融资本是经济转型期创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女性创业者比男性创业者更难获得银行及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外部融资,大部分女性创业者依赖自我积累的融资战略缓慢地发展.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女性创业者外部融资难的问题,指出女性创业者必须突破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约束和选择性约束,积极拓展和积累异质性社会资本,工具性动用泛亲属网络中的社会资源,从而成功地实现外部融资.  相似文献   

3.
公司创业一直是实践领域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研究公司创业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的公司创业研究,凸显了创业企业社会资本的功用性质,搭起了产业结构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之间的桥梁,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全面解读创业绩效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了创业活动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创业早期的各个阶段,创业活动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创业活动与国家经济绝对水平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在不同创业阶段,在以人力资本为主要经济发展贡献指标的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对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在以社会资本为主要经济发展因素的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仍存在一定影响,但远低于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创业活动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税秋菊 《经济师》2010,(9):71-72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指出,2010年是中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维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从基层社区来看,应该重视社会资本对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文章以恩施州为例,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存在的与社会资本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目前的创业研究只关注创业本身,而忽视了创业与社会的关系。创业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只是一种经济现实。因此创业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与匹配也应得到人们的关心和重视,社会创业或具有社会目的的创业活动在最近几十年呈上升趋势。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经济效益是其运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性别下岗工人创业时的社会资本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改革体制、产业结构调整引发国企职工下岗,由此产生下岗人群再就业的特殊问题,即将转变为市场化的体制下失业人群再就业的普遍问题.就业在未来十年将始终是热点问题.本文根据西部地区的调查资料,从社会性别视角,从西部下岗职工这一特定人群自谋职业入手,分析和比较不同性别的下岗职工创业时社会资本、体制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差异,来解释下岗者的社会资本与创业的关系,讨论如何帮助下岗者创业.最后提出未来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概念是社会学借鉴经济学资本概念而创立的一个新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形成却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不仅要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本概念的科学性,而且还要从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本易变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资本流动早已成为国际经济政策讨论的中心环节,而有关(国际)资本易变性(volatility)的研究只是在最近十年才被国际金融学界重点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激增-高涨-逆转-衰退”经历,为经济学家研究和分析资本易变性提供了现实的素材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徐继全 《时代经贸》2007,5(8X):133-133,1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从讯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这种即时联系正确使整个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对创业风险影响的分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风险是创业者不得不面对而且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总结当前关于创业风险分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按照创业要素风险分类体系,分别研究了社会资本对机会风险、资源风险、主体风险、环境风险与行为风险的影响。通过对社会资本在各种创业风险中影响作用的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社会资本的规范、信任与网络都能从各自角度弱化创业活动中的机会风险、环境风险与行为风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创业活动中的资源风险与主体风险的调节,则主要通过社会资本中的网络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了创业活动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创业早期的各个阶段,创业活动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创业活动与国家经济绝对水平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在不同创业阶段,在以人力资本为主要经济发展贡献指标的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对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在以社会资本为主要经济发展因素的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仍存在一定影响,但远低于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创业活动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国都把发展高新技术园区、扶持高新技术作为增强经济实力的首要选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发现,充足的智力、技术、人才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不能很好地解释各国成功高新技术园区的迅速成长,社会资本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粘合剂,是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从认知理论角度出发,构建社会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理论模型,探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结论,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激励大学生创业、提高其创业意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揭示创客资本的内涵与特征,有助于深层次挖掘创客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关键词共现、社会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对148篇文献、21位由创客与众创空间负责人等构成研究对象的访谈资料和网络文本资料展开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互联网、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等是创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客可借助众创空间社会网络跳出时空局限,运用网络资源参与大众创新活动,并与社会网络形成价值共创关系,推动协同创新和平台生态系统构建;扎根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创意制造、开放协同、网络共生、边际非稀缺是创客资本的4个核心特征,并印证了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进一步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界定了创客资本的内涵,提出未来需要深度挖掘创客资本与网络场景之间的交互机制及其结果效应。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提出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2月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以及201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社会资本理论作为解释当今社会管理问题的重要概念之一,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视角,扩大了的社会资本有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步入信息社会,这种趋势正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扩展。在已经步入信息社会的西方部分发达国家,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其对社会经济的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社会资本、创业机会感知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旨在探寻影响创业绩效的内在规律,以更好地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文章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综合梳理相关领域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创业机会感知能力、社会资本和创业绩效的内涵与维度进行界定,通过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寻找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证分析发现,社会资本和创业机会感知能力对创业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把社会资本和创业机会感知能力分为具体维度,各维度与创业绩效亦均有间接效应。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是否受到机会感知能力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同样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研究结果对从创业机会感知能力视角来研究创业者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资本的定义出发,对关于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与创新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提出以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为基础的结构维度、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维度和以共识为基础的结构维度对创新有显著影响的假设。  相似文献   

20.
白重恩 《资本市场》2014,(12):14-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劳动收入份额出现持续下降的态势。许多人将矛头指向了资本对劳动的侵占.这一论断在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是鲜有研究对以下问题予以严谨论证:一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真实变化幅度.二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三是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