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拉美依附理论主张: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剩余榨取视角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及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这一理论学说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就中国现实发展而言,中国经济虽不符合费希尔关于结构性依附的判断,但却存在着技术和金融等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问题。中国发展须谨防重蹈拉美的自由化覆辙,但也不能选择弗兰克等依附论者所提出的与发达国家脱钩的发展道路。开放容易陷入依附,而封闭又不能实现发展,如何权衡利弊找到平衡点,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新生 《生产力研究》2004,(7):105-106,148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的推进确实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融入经济全球化中所能带来的益处。借助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优势 ,发扬发展中国家历史发展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探索未来发展的道路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国际气候谈判涉及各国的切身利益,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后京都谈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并把气候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之初就表现出负责人的大国形象,积极参与其中。但随着国内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逐渐成为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针对的焦点。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谈判立场逐渐背离在气候谈判之初《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意图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纳入强制减排范围,逃避其历史责任进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南北对立格局一直贯穿气候谈判的始终。面对发达国家的强制减排压力,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文章主要利用罗伯特·帕特南(Robert.D.Putnam)提出的的双层博弈模式分析框架,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试图打破中国在气候谈判中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4.
刘渊 《经贸实践》2013,(1):11-11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曾提出去工业化,认为只要发展服务业,不需要发展工业了。但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出现了一些问题,西方的学者认识到了不仅要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是要发展我们讲的低端制造、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相结合、同步发展,而像美国等欧美国家也看到已不可能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再拿回中低端制造业的份额。在这种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外包、创新与工资不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发达国家创新活动的外包模型,来研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包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不平等以及作为发包方的发达国家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外包转移活动中不同因素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不平等有着较为复杂的影响效应;更为重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包转移程度越大,越能激励作为发包方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活动.进一步,考虑到作为外包转移接受方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的模仿行为特征,在外包模型中引入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的模仿系数.模型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之间的模仿程度越大,则会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不平等;而且,作为代工方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的模仿程度越大,越能激励作为发包方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活动,越能激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包转移.本文的结论对于重新思考与理解外包活动对作为发包方的发达国家和作为接包方的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复杂影响效应,无疑具有非常直接的现实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中等收入陷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表现,资本既有动力作用又有不可克服的内在悖论,资本扩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积累",并衍生成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政治危机和全社会危机。受资本扩张悖论规律的影响并不必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日本、韩国等少数后发达国家在战后凭借特殊的资本容量、战略地位、自然禀赋、政策措施等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其发展道路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复制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发展中国家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符咒,必须走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工业化理论,往往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问题,而事实上工业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它与发达国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7,(5):60-74
本文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南北国家不对称减排引致的"碳泄漏"和竞争力损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以及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改善的贸易、气候及福利效应。本文发现:(1)不对称减排导致了碳泄漏,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不会下降反而上升,表现为该国出口临界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出口企业数目和收益占比的增加;(2)征收碳关税不仅同时降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还提高了碳泄漏率和各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贸易自由化和气候保护;(3)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既降低了碳泄漏率,又减少了各国碳排放量,同时,发达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下降且贸易竞争力上升,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上升;(4)单边碳关税同时恶化了各国福利,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则使得各国福利均上升。因此相比较碳关税政策而言,发达国家更有必要通过技术转让或援助等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减排技术,从而能够实现双倍红利效果——改善经济福利和减少泄漏。  相似文献   

9.
对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产业的辉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里程碑。发达国家的管理和科技革命带动了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格局,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充实和改造传统经济成分;另一方面,又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以扭转产品或服务在价值分配中的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气候外交开始成为外交舞台的新主角.气候变化问题正演变成一个涉及全球环境、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等问题的复杂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和地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椎动气候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维护世界正义。防止气候问题衍生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工具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壁垒”.  相似文献   

11.
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本文中,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最适宜(优)的技术结构内生决定于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选择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技术结构,那么这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的人均产出上的差异就会变得最小。进一步地,如果发展中国家选择最适宜的技术,那么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变迁的成本上比发达国家低,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可以收敛到发达国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东道国的环境税与低碳技术跨国转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助一个外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进行古诺竞争的模型,讨论了在市场机制下外资企业的低碳技术转让问题,并重点分析东道国的环境税政策及补贴政策在其中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需要东道国宽松的环境政策加以配合,发达国家回避技术支持问题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执行严格的环境政策实际上是将发展中国家置于两难境地。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不同议题之间互动的谈判策略,在确定技术获得的前提下探讨减排责任的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经济学》2010,9(3):1261-1286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来研究外包以及依附于外包活动中的技术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多重影响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为低模仿类型时,外包活动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有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方的福利增进;在发展中国家为高模仿类型时,技术转移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我们的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外包条件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并不必然会带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一个不可忽略的必要条件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制度条件制约了外包与技术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康乃昕 《时代经贸》2008,6(9):34-38
三、贸易和发展指数、投入和产出指数标准 运用贸易和发展指数的另一目的,是指出不同组合国家问的差距及其政策选择,以解决贸易和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为了能够确定标准,我们将国家分为3类: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东南欧及独联体国家和发达国家(欧盟25国和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一类发展中国家,又分为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5.
从依附理论思想成果的角度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分析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跨越的路径。依附理论学家认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经济剩余由外围流向中心,中心对外围形成剥削和控制,外围内部也形成畸形的经济结构。外围发展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不发达的发展,要实现跨越,需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重新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或者在依附中求发展。这些观点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进程。在今后的一、二十年里,是广东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时期。如何走一条适应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要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任务。我们必须反思我国城市建设的路子,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城市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来研究外包以及依附于外包活动中的技术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多重影响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为低模仿类型时,外包活动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有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方的福利增进;在发展中国家为高模仿类型时,技术转移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我们的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外包条件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并不必然会带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一个不可忽略的必要条件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制度条件制约了外包与技术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和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化进入加速期,一种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随之诞生并呈扩大趋势,它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发展领域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OECD和ORBICOM提出数字鸿沟模型以测量国家间信息化发展的差异。依此模型可以测度中国信息化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信息化的差距并探究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信息化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微观角度研究外资股权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与母国和东道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存在典型的不对称效应,并不是所有的外资股权进入都对国内银行有利.实际上,只有来自于高收入国家的外资股权进入才是有利的.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以持股方式进入发达国家提供支持,相反,支持发达国家的银行以持股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这与目前外资银行股权进入的实际情况是比较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毅夫  张鹏飞 《经济学》2006,5(4):985-1006
在本文中,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最适宜(优)的技术结构内生决定于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选择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技术结构,那么这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的人均产出上的差异就会变得最小。进一步地,如果发展中国家选择最适宜的技术,那么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变迁的成本上比发达国家低,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可以收敛到发达国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