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刊记者:今年上半年的统计表明,广东工业“老大”的地位第一次让位给江苏。而在“百强县”的评比中,广东的顺德也首次排在江苏的昆山之后。这是否能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今年上半年的统计表明,广东工业“老大“的地位第一次让位给江苏.而在“百强县“的评比中,广东的顺德也首次排在江苏的昆山之后.这是否能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3.
百强悖论     
《新西部(上)》2007,(12):60-60
日前有消息传来,2007年的全国“百强县”评选活动悄然取消,何故何因,国家统计局未给出权威解释。国家统计局已连续发布了9届的百强县排名,是我国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最具权威性的一项统计,自然成为上榜县对外宣传的一张优势名片。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占到百强县80%以上的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确走在全国的前列,从而从一个侧面证明百强县的评选结果具有一定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与宗旨浙江省在1981~1995年这15年,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线,县域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全国(?)00个经济百强县中占了23个,(?)次于江苏和广东,县域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今年上半年的统计表明,广东工业“老大”的地位第一次让位给江苏。而在“百强县”的评比中,广东的顺德也首次排在江苏的昆山之后。这是否能说明什么问题? 张炳申:从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通缩。学术界曾经有一个计算,像广东这样的高增长地区,因为外资投入比例高,学者、官员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因为市场主要是在国外,大部分出口,实际上所受影响比预想的低。又因为广东外源型经济占很大比重,大部分外资企业仍处于组装阶段, 附加值低,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工  相似文献   

6.
王克群 《浙江经济》2005,(22):34-35
2003年、2004年、2005年度百强县中浙江连续三年占了30个席位。浙江的基础不如江苏和山东,但在榜中却超过了江苏和山东。浙江县域经济全面发展,与体制不无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窦然 《沪港经济》2004,(7):57-58
继北京、上海、广东之后,7月1日起,内地“个人港澳游”(香港叫“自由行”)又扩大至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9个城市。弹丸之地的香港、既是内地人出境游的首选,又是们们百游不厌的“天堂”……  相似文献   

8.
欧江波  伍庆 《珠江经济》2008,205(9):50-59
随着CEPA各阶段协议的相继实施,香港与内地经贸联系更加密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广东在与香港进行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针对香港服务提供者在进入内地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广东必须采取有力的改进对策,争取在对香港服务业开放中先行先试。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以更好地吸引香港服务业,推动粤港服务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标测算,国家统计局于10月22日发布了“2005全国百强县(市)”名单,80%以上的百强县(市)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江苏昆山市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2005,(12):F0004-F0004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2002年9月由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全集团现有产权关联公司一百二十们家,分布在海外的百慕大群岛、维尔京群岛、香港及中国大陆的辽宁、上海、四川、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员工总数约3.4万人,资产近3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深圳特区新使命:衔接珠三角共建经济区文/李统书,林源昌(—)“九七”香港回归日益临近,如何保证香港的平稳过渡和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新的态势和新的使命,迫切要求与香港“唇齿相依”的珠江三角洲寻求新的突破,同时也迫切要求深圳在衔接香港、衔接广东,尤其是衔...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14,(20):F0002-F0002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4年度的百强县市排行榜。从榜单上看,百强县市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占了百强县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浙江省占据14席。  相似文献   

13.
国庆前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公布了中国十强县最新排名:江苏省昆山市、广东顺德区、江苏江阴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广东南海区、浙江萧山区、江苏武进区、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据业内专家分析,今年排行榜有两大变化:一是昆山市取代连续四年稳居榜首的顺德区,摘得冠军;二是十强县中广东仅占两席。那么,这一现象的背后,到底告诉世人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相似文献   

14.
绪言:塑造着香港现状与动向的因素 如果要制订一个充分地反映现实情况和推动历史发展的香港二十一世纪产业政策及其结构,下列各个层面的情况及其动向,是必须加以掌握的: ——香港内部的发展情况; ——珠江三角洲和澳门的发展情况; ——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以及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自创办以来,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广东经济特区的发展中,香港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是经济特区首先在广东出现的重要条件。其次,香港因素在广东经济特区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香港是广东三个特区引进外资的主要来源地;香港是三个特区外贸进出口的主要市场和转口基地;特区旅游业的发展,其境外游客主要来自香港:香港按国际惯例运作,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为特区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试验、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香港回归祖国,为广东三个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进行二次创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特区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经济特区更上一层楼,而且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经济特区也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把合作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6.
广东、江苏和山东是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沿海省份,也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三个省份。广东和江苏无论是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来说,还是从GDP以及人均GDP方面来说均排在山东的前面,从这两方面来说广东排第一、江苏排第二、山东排第三,因此,比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内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在香港的带动下,广东经济欣欣向荣,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独领风骚,先行一步。九十年代初,与上海浦东开发同步,长江三角区迅速崛起。截止2002年底,江苏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1.1万多家,合同利用台资290多亿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50亿美元,台资占江苏全省外资总额的30%。包括吴江和昆山在内的苏州市成为长江三角洲台商最密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继北京、上海、广东之后,7月1日起,内地“个人港澳游”(香港叫“自由行”)又扩大至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9个城市。弹丸之地的香港,既是内地人出境游的首选,又是人们百游不厌的“天堂”……  相似文献   

19.
我省经济结构与广东、江苏两省的比较刘兴慧朱孔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根本保证。同属经济大省的广东、江苏两省,近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将我省的经济结构现状与这两个省展开对比,有利于我们找到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刘毅 《亚太经济》1996,(5):32-36
香港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社会信息化的指数测定广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最近三十年,香港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人文关系,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整个香港社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1950年至1994年的40年间,香港人均生产总值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