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出口农产品频频遭遇以质量问题为由的扣留或拒绝,贸易损失不断。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成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2005—2014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771种HS10分位编码细分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嵌套Logit模型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进行了测度,并与同期世界4大农产品贸易国家(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随着质量阶梯的波动延长呈现先降后增的变动态势,样本时期内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高于日本与欧盟,但低于巴西和东盟;从产品类别来看,中国出口畜产品质量具有绝对优势,出口水果质量劣势明显,出口蔬菜、水产品与坚果质量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因此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历史悠久且在出口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主要的贸易路线也被冠以农产品的名字,比如著名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近年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对实现中国农业走出去,实现农产品总量扩张向质量扩张转变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农产品贸易理论、中美农产品质量差距与农产品质量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综述回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的三个研究方向:促进农产品质量升级,区分不同农产品出口质量进而制订国家农产品出口标准,实现农产品在出口竞争中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富县"战略,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点,重点推进特色生态农业,致力打造高档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县规模特色产业基地达50万亩,农业总产值49.1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99.34亿元。先后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全  相似文献   

5.
<正>宝应是著名的"中国荷藕之乡",以荷藕为主的水生蔬菜产业是宝应的传统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宝应最主要的出口创汇特色产业。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全国特色农业加工基地"等称号,2014年创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一、出口食品加工业现状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经过不断发展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面对当前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需求的上升,以及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供给侧方进行不断深化改革,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以期降低农产品出口成本、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步伐,为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夯实的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7.
NAFTA实施10年来,墨西哥农业部门的变化与经济理论所预测的并不完全一致。墨西哥农产品贸易总体增长较快,但是,进口增长明显大于出口增长;农业生产结构未出现预期的重大变化,主要进口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崩溃,主要进口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增加,单产轻微上升。NAFTA加速了墨西哥主要出口农产品国内价格与美国价格的一致性趋势。因此,从中短期看,农产品贸易壁垒的削减或取消不会给墨西哥农产品的国内生产结构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墨西哥农业的双重性和农业政策改革起了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爽  祖歌言 《农业经济》2020,(4):127-129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逐步深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市场在中国农业开放布局中的重要性逐渐加强。本文利用2008-2017年面板数据,对中俄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发现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整体农产品与分类农产品贸易潜力均为潜力开拓型,农产品出口贸易提升空间较大。据此,针对改革开放与"中蒙俄经济走廊"背景为中国进一步打开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市场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出口障碍与有机农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门槛大大降低,农产品出口逐年上升,中国农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统计(2003)摘要,2000年至2002年124.0亿美元、129.1亿美元和147.2亿美元,2002年比入世前一年的出13增长18.7%。外向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对保持贸易顺差,拉动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必须从长远战略高度清醒认识到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三大障碍。但这种速度很低,主要靠新兴市场获得的,在重要出口国和品种上出现下降。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谋求扩大农产品出口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并通过对主要农产品的分类型计算,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本文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的种类将呈现多元化;中国与东盟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尽管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主要国家,但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却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哈农产品"绿色通道"的正式启动及贸易与合作工作组会议的召开,农产品贸易成为"新丝绸之路"中哈间贸易畅通的先行领域。通过分析,2001-2012年中哈农产品出口额的变化发现,尽管出口额绝对值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增长率总体趋于下降。基于此,文章探究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人口规模、俄白哈关税同盟与中对哈农产品的出口额成反比;中国经济规模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出口额成正比;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表明中国农产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减少,据此提出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两国政府沟通及海关协调等措施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减少关税同盟的负面效应,保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畅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2—2016年中美双边HS-6位农产品贸易数据,测度了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并实证分析了关税变动对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种类逐渐丰富,多样性程度虽低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多样性程度,但两者差距逐渐缩小;美国出口中国农产品数量整体水平和增长幅度均大于中国出口美国同期水平,且两者差距逐渐扩大。(2)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靠扩展边际的增长,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靠数量边际的提高,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类别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驱动力存在差异。(3)关税的提高会导致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种类和数量下降、价格上升;关税变动对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数量边际的影响来实现;关税变动对中国出口美国农产品三元边际的影响高于对美国出口中国农产品三元边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农业领域的合作,期待为全球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甘肃省粮食局近日与阿塞拜疆和白俄罗斯相关部门达成了合作意向,拟向阿塞拜疆出口甘肃省的马铃薯和橄榄油,从白俄罗斯进口优质小麦。阿塞拜疆农产品供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艾尔沙·阿萨多夫介绍,农业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高度关注的问题。阿塞拜疆近年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已经可以实现主要农产品的自给自足。去  相似文献   

14.
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但少有文献提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多维特征、非线性特征和区域特征。本文采用2010—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和面板分位数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倾向于选择政府高效、政治稳定、监管严格的东道国;从不同维度的制度环境来看,东道国政府效率、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恐怖主义、监管质量、话语权与问责制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但腐败控制和法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显示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分布在低中分位点;样带比较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集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出口对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农产品出口企业是农产品出口产业的龙头。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现状分析,提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企业经营判断以及政府宏观决策提高参考,为今后建立良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金融自由度、政府效能、关税水平以及自贸协定均显著提高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而货币自由度、政府稳定指数、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政府控制均显著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从贸易国别看,中国对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出口效率较低,但其出口贸易潜力较大;从农产品分类看,中国的水产品和蔬菜水果出口可增长空间较大。为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战略布局又指明了一个新方向,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河南省作为农业和粮食大省,发展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基础上,列举了当前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以期能增强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政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动植物卫生措施(SPS)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国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国际大市场之间的不协调.当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加强"绿箱"政策中的政府一般性服务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竞争力实质上是对国际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一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该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目前尚未找到一个简单易行而又全面准确的评价指标,国际上使用的一些指标只能从某一角度反映一国某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不能反映该国整体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一)显性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侧重于对商品出口实绩的计测,以此反映该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研究表明,中国农业近些年来的比较优势在不断下降。1990—1997年间,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下降较快。优势弱化的结果可表现为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这与近两年粮食进出口贸易的统计结果相吻合。(二)农产品价格。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差异与变化也许最能直观地说明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水平。近年来,由于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特别是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世界范围的农产品价格却在不断地下降,由此导致大量农产品出口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当然,水果、蔬菜、花卉、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具有比较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三)质量的竞争。当今世界农...  相似文献   

20.
正三农面临严峻形势补齐短板迫在眉睫农业是发展的主题,农村是农业的短板,解决农村发展的"瓶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农业生产主要是以生产保量为导向,发展方式粗放,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成本上涨,农产品的成本大幅上升,在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价格倒挂影响了农民的收入,造成了市场缺乏活力、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