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华社2015年12月1日晚上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2015年11月27日),共五个方面二十三条,确定了农垦全面改革发展的方向。意见中的第十三条提出"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提出:"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创新农垦土地资产配置方式。"这是农垦改革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农垦土地相关核算问题说法很多。为此,笔者从历史和现实各方面对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  相似文献   

2.
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是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创新农垦土地资产配置方式的主要抓手。当前,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出让依据还停留在政策层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适法困境。本文认为,只有从顶层设计上消除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出让中存在的法律、行政法规障碍,才能推动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有偿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明确了农垦未来改革的方向。文件提出了农垦实行"三化"改革和创新"3个体制"的政策措施。"三化"改革即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创新"三个体制"即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其中,贯穿整个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问题。农垦土地资源现状及其资本化意义农垦土地资源现状。资料显示,全国农垦系统现在拥有国有农场1779个,人口1412万  相似文献   

4.
在农垦积极开展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的重要关口,推进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核算是农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需要结合垦区实际,进一步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核算,充分掌握土地资源资产价值总量及其构成,对于增加农垦土地资源性资产的可交易性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概念作出了详细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该项任务的重要意义,然后作出了初步构想,并为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分篇连续刊载,本期为第二部分,关于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核算的初步构想中的(二)(三)部分,以及需要进一步广泛调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农垦积极开展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的重要关口,作为农垦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土地资源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且出现了国有土地资源流失等问题。所以,积极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核算便成为农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需要结合垦区实际,进一步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核算,充分掌握土地资源资产价值总量及其构成,对于增强农垦土地资源资产的可交易性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概念做了详细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该项任务的重要意义,然后做出了初步构想,并为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分篇连续刊载,本期为第一部分,关于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核算的理解与重要意义,以及初步构想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垦区集团化的改革中,不断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不断创新农垦土地资产配置方式,在处置原划拨土地时,大多选择作价出资(入股)的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和《关于扩大国有土地使有偿使用范围的意见》(国土资规[2016]20号)对省级以上政府批准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等农垦企业,其使用的原生产经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农垦土地的实际状况,对农垦土地资产货币量化进行研究,以黑龙江垦区土地的具体问题和有关数据为基础,提出农垦土地资产货币量化的初步思考和意见。本文分篇连续刊载,第一部分包括我国农垦土地的概况及特点、我国农垦土地资产货币量化的意义。本期为第二部分,我国农垦土地资产货币量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农垦土地的实际状况,对农垦土地资产货币量化进行研究,以黑龙江垦区土地的具体问题和有关数据为基础,提出农垦土地资产货币量化的初步思考和意见。本文分篇连续刊载,本期为第一部分,包括我国农垦土地的概况及特点、我国农垦土地资产货币量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及土地资本的内涵、本质及各自实现形式为基础,在土地"三资"递进与转化层面,提出土地资源资产化的三个前提及土地资产资本化的两个条件,在土地"三资"叠加与冲突层面,将土地资源与资产、土地资产与资本、土地资源与资本之间的冲突分别概括为个体与社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资本的逐利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冲突,并梳理了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产管理、土地资本管理的政策目标及实现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土地"三资一体"理论体系、构建土地"三资一体"协同调控与综合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浅议农垦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土地资产处置问题尹云松目前,我国农垦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是大势所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对农垦企业现行的产权制度进度彻底的改革,其中势必会涉及到农垦企业土地资产如何处置这个棘手的难题。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结合当前农...  相似文献   

1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内容。这是24年来,中央再次以国家政策层面对农垦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将农垦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湖北农垦而言,改革不可能走回头路,应当按照中央对农垦的改革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分类指导、主流引导,做到理论上讲得通、实践上行得通、思想上想得通,积极稳妥推进农垦改革。以下笔者就农垦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个人看法,以便从事农垦工作的同志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的黑龙江,河流冰封,草枯树秃,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孕育着下一个春天。从南泥湾走来,中国农垦已经走过了70多个春秋。如今,第三次创业正在广大的农垦土地上悄然进行。作为农垦版图上举足轻重的一块,北大荒这块土地上的改革万众瞩目。面积大,人员多,黑龙江农垦改革可以说是"大象跳舞",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产权明晰、制度允许和市场存在情况下,土地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财产和资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岭、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是农村集体资产的主要内容。陕西省相关市县在抓好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选择典型自然村,进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改革试点,探索实践走出了"自愿化、集约化、货币化、共享化"的新路径,为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本"提供  相似文献   

14.
没有农田整治,就没有现代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四个时点,看土地整理地位提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回首过去十多年,从中央决策、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垦体系在激励机制和运行体制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1978年至1992年农垦体系的承包制和放权让利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积极性和农垦企业的自主性,但承包制本身在顶层设计上存在着较大的历史局限,使农垦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所降低。1992-2001年农垦改革确定了从行政化管理体制向集团化和企业化过渡的总方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四到户"改革与农垦集团化并不耦合。近十几年尤其是2015年之后农垦改革进入快车道,竞争力和效率迅速提高,但仍旧面临着地位边缘化、经营碎片化、产权单一化、经营体制僵硬化、功能复杂化、产业偏移化等六大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农垦改革,从组织领导、有效对接、先行场推进和"二级经营主体"创收等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企业化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为管理局层级加快推进企业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场社企分离改革后,如何推动农场公司转型发展?"这一问题事关农垦企业后续的生存与发展,是推动农垦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基于南通农场社企分离改革后,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总结了新成立的苏垦南通公司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股权投资、推进项目开发"三个着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发展新蓝图的探索,旨在为农场公司化运作后,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矗立在雷州半岛红土地上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湛江农垦,拥有土地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7.1万人。到这片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让人大开眼界:真是千里红土铺锦绣,处处流金溢彩。毫不夸张地说,粤西的观光农业看农垦,农业产业化典型看农垦!在这片广袤、赤红的土地上,有新、旧历史形成的40万亩碧浪起伏的甘蔗林、一望无垠的全国最大的10万亩剑麻、四季飘香的15万亩水果、苍苍茫茫的13万亩天然橡胶、郁郁葱葱的15万亩林木、上万亩的茶叶等六大生产基地;有新开发少辄千亩的连片马铃薯、瓜果、花卉等生产基地;有丰收糖业公司等一批贸工农一…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2014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政策层面看,这是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政策词汇。从理论层面看,目前理论界关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还很少,讨论也多限于对策分析,缺乏对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安徽农垦为例,分析了农垦"两田制"的变化:身份田承包经营权因流转回农场而呈现价值化或股份化,身份田向招标田与农场统一经营田转化,招标田租赁权短期化。农垦"两田制"变化,因强化农场公司制规模经营,将引领农垦国有农用地权利体系重构为"所有权+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股权+招标田租赁权"。其中,身份田承包经营权面积比较少且已价值化或股份化,不宜定性为用益物权;农场统一经营田之使用权即为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按照用益物权的性质进行制度构造;而招标田租赁权因期限短、支配性弱,宜定性为债权。这一变化不同于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延长权利链思路,会启迪宜强化"所有权+股权+以其他方式承包之土地经营权"的实施路径,并为重构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权利体系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