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体,要想企业发展的更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企业和人才的关系,提高人才的可雇佣性,而企业和人才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本文通过对雇佣关系的研究,对改变雇佣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基于可雁佣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从而发展组织与员工的合作共赢关系,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解释了可雇佣性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其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对于企业雇员的可雇用性始于20世纪初期,在西方已经有了近一百年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一直停留于最初阶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政府、企业、个人都发生着显著的改变。针对这样的变化可雇佣性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国内也受到了重视。本文从可雇佣性的含义入手,总结了西方已有的文献,分析了可雇佣性的衡量和实践成果,为读者展示了可雇佣性的发展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之法律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在雇佣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雇佣关系虽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理论研究中却经常出现,两者混位的现象给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劳动关系由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安全关系等社会关系构成.虽然历史演进中的雇佣关系实质上是个别劳动关系,具有同一性,但在我国,雇佣关系有特定的概念和范畴,属于不同性质的两类社会关系.本文从两者历史演进、概念、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个别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并对两者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探索企业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的维度结构,对拓展相关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十分有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内容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途径,对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认为其包括基于职业发展的建言、基于知识与技能增长的建言、基于物质获利的建言、基于亲和与支持的建言四个构面,归纳出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是知识员工为提升其可雇佣性而主动表达与工作相关的建设性言语行为,并基于由可雇佣型建言动机之程度“强—弱”、个人可雇佣性提升之“充分—必要条件”搭建的二维坐标系,探析了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分类模型。最后,提出了干预和管理此建言行为的管理启示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5,(12):108-109
西方国家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对于正处在工业化阶段的中国企业雇佣关系管理来说,外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超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从西方雇佣关系管理的演进历程来看,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空中楼阁,缺乏管理实践的基础。现阶段中国企业雇佣关系管理要处理好先进的理论与落后的管理实践的关系,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在引进HRM先进理论方法的同时,加快HRM中国化、本土化的进程,本文从HRM历史与比较的视角来分析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雇佣关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相关调查资料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做了实证考察,提出促进雇佣关系的稳定,有助于促进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反过来对员工流动也能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雇佣关系及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提出了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招聘企业筛选大学生的惟一途径将转变为对其可雇佣技能的评价。因此,大学生应注重自我开发,高校与招聘企业应联合对大学生的可雇佣技能进行培养,政府应作为连接企业和大学生的信息桥梁,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技能做好导向工作,从而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方面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10.
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维度及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的非一致性研究理论综述及评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 ,对这一现象理论界给出了多种解释。对各种观点以及就业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以上理论对现实解释各说各话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微观基础——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人口就业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劳动力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就业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借助结构偏离度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两个定量指标对山东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的联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东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之间的协调程度较差。为此,提出山东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t-will employment doctrine using a tool that encompasses the complementarity of results-based utilitarian
ethics, rule-based duty ethics, and virtue-based character ethics. The paper begin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followed by its evolution and current status. After describing the method of analysis, the central section evaluates
the employment at-will doctrine, and is informed by Lord Acton’s dictum,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The conclusion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This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Ethics Forum, Oxford University, Oxford, UK April 9–12, 2006.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ethical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due process in rela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utilization of company grievance procedures in the rapidly growing nonunion arena. Another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ppraise the current practices that employers have evolved for resolving issues generated by grievances, particularly those of professional, white collar employees. 相似文献
17.
根据就业相关系数、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特征,对威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威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程度在降低,产业增长的就业吸纳力在下降。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促进威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本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及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实践的分析,探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与就业指导的实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关系营销理论与顾客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营销将建立和发展与相关个人、企业组织的关系作为市场营销的关键变量 ,把握了现代市场竞争的时代特点 ,体现了电子商务时代的互动性、合作性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因特网作为一种有效的双向沟通渠道 ,使企业与顾客之间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沟通和交流 ,为关系营销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在电子商务时代 ,抢占市场的关键已从管理营销组合转变为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关系管理 ,顾客关系管理为关系营销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二元就业结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志成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3)
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之一是促进我国二元就业结构的转型。作用的发挥依赖于FDI与进出口贸易一体化的格局。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实证检验了FDI促进我国二元就业结构转型的力度。农业劳动力跨区域转移是我国二元就业结构转型的特有轨迹,本文揭示了FDI区域集中与这一特有轨迹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