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信任与居民通货膨胀预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实证分析了不同经济形势下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其通胀预期的影响。基于2005年、2007年和2009年三年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混合截面数据,考虑到居民对政府信任程度的内生性可能,工具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形势平稳时,居民的政府信任程度对其预期的未来通胀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在经济形势较好时,居民较高的政府信任程度会导致其预期的未来通胀水平较低,即这种影响显著为负;在经济形势较差时,这种影响显著为正。此外,与初中教育程度以下的居民相比,初中教育程度及以上的居民的政府信任程度对其通胀预期的影响更显著。这说明,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会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等宏观调控目标之间权衡,而这种权衡会通过居民的政府信任机制对其通胀预期产生不同影响。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相关部门在制订通胀预期管理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政策作用客体即居民的异质性特征对政策效力影响的可能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信力与市场信用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市场信用秩序混乱,信用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政府公信力不足对市场信用秩序的影响指出,提高各级政府公信力是改善我国信用状况的必要条件,因为政府公信力不足会降低交易主体对失信惩罚和守信有利可图的预期,这是造成市场信用缺失的内在机理。最后讨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际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入手,论述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现状,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意义,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通胀预期管理实践,并对其通胀预期管理主要方式如央行沟通和预期锚定管理比较评析。认为央行信息披露能够减少央行决策层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起到管理引导通胀预期的作用;中国货币政策属于相机抉择型,实现通胀预期锚定条件在短期内可能还难以达到等。并提出相应政策含义:强化专门针对通胀预期的调查监测体系,主观指标结合客观指标;提高中央银行公信力,稳定公众预期;把央行信息披露和沟通作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工具等。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2009,(3):14-14
香港政府统计处日前表示,香港2月份CPI同比上升0.8%,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3%.政府发言人预计,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对本地经济的影响渐增,香港2009年内的通胀压力将会进一步削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契合我国现实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宏观政策转型与通胀预期管理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1998年我国宏观政策由以行政性干预为主转型为以市场化调控为主的模式。在此之前经济处于预期陷阱之中,而在此之后宏观政策能在短期内遏制通胀预期。但是,受反通胀与稳增长之间抉择的影响,加上行政性干预对经济的主要作用渠道由对市场化调控的"溢出效应"转向基于微观预算软约束的"逆向选择效应","货币政策状态"与"信贷供给状态"可能出现不一致,从而对通胀预期管理构成挑战。据此,建议宏观调控应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前提,并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破除对行政性干预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7.
通过合理政策有效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EGARCH模型捕捉央行沟通对通胀预期及其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被市场有效捕捉和解读,实现了通胀预期管理目的,增加沟通频率能有效降低通胀预期波动;但央行的"言行偏离"加剧了短期通胀预期波动,降低了央行沟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通胀预期存在分布厚尾性和右偏斜,市场出现极端预期的概率较大,且更倾向于预期通胀上升,通胀预期波动的群聚特性表明其具有阶段性自我强化特征.研究结论为央行沟通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撑,揭示出的通胀预期分布特征对提高央行预期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结合我国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现实和公众学习机制,探讨我国通胀预期的演变。研究发现: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是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和公众学习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对通胀目标采取顺周期调整,舒缓了外部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压力,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造成了通胀大起大落的变化周期;公众学习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受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反通胀立场、政策可信度的影响。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过程中应明确构造以通胀目标为代表的名义锚,借助中央银行的沟通渠道,提高其透明度,通过反通胀实践,改善其可信度,以降低公众的预期形成偏差,引导公众形成与政策目标一致的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9.
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从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破性,以及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紧迫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进一步阐明只有文明、科学、人性的施行行政管理的政府,才能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才能拥有长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凯恩斯DSGE模型为骨架,构建公众学习机制并探讨其对通胀预期形成与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通过调整通胀目标,包容了外生冲击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促成通胀的大起大落;(2)公众学习不仅在我国存在且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影响,其程度受到政策可信度、外生冲击类型、信号噪声比和通胀目标持续性等制约。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我国应选择合理通胀目标调整方式,并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可信度,积极塑造公众的预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提高经济吸纳外部冲击的能力,使得潜在通胀压力能通过有效的市场化改革得到有序释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择名义GDP增速、房价和股价指数,用VAR模型检验他们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结论是:名义GDP增速是影响居民通胀预期最重要的因素,两者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房价指数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弱。通胀预期的粘性下降,股价指数对其的影响程度上升且持续。实证分析说明调控目标的信号作用对有效管理预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粮价异动     
《财经文摘》2010,(11):54-55
通胀预期是中国市场近期的大敌,在政府调控的关键时期,粮食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本期《财经大势》试图探索粮价上涨的原因,发现主要在于热钱的捧价。这种情况,央行加息或许不能如愿地抑制通胀。  相似文献   

13.
准确识别通胀的各种动力来源是对通胀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VAR模型,考察农产品供给以及货币、预期等需求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发现:农产品产出对通胀的平抑作用非常有限,供给激励并不能成为反通胀的有效手段;预期是通胀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政策的连续性是通胀管理的关键;货币调控对通胀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地区对利率等调控手段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差异;空间上,西部地区承受的通胀压力明显高于其余地区,所以,通胀管理目标的设定应以西部地区为基准,与稳态经济增长路径相适应的通胀管理目标在3%~5%之间。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预期问题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胀预期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因素,它取决于一国的市场化程度、公众对经济常识的了解程度、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公众对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状况的评价。预期影响通胀的渠道除了工资谈判外,很大程度还取决于生产者的市场地位以及由此派生的加价程度。我国通胀预期有着自身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有助于把握货币政策短期内和长期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16.
袁园 《经济视角》2012,(4):131-132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是完善政府理论的必然要求。目前,反映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事件时有报道,这也暴露出基层政府的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树立起依法行政的观念,缺乏群众意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对此,应加强政府公信力研究,建设诚信法治政府,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以群众为服务中心,这样才能加强政府的权威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验中国1945—1949年恶性通货膨胀期间是否存在价格泡沫,并据此考察理性预期路径的收敛性。结论认为通胀中含有显著的泡沫成分,尤其在样本后半期恶性通胀主要由泡沫所推动而脱离了市场基本面;由于泡沫成分的存在,理性通胀预期的路径并不收敛。经验结论还表明这一时期货币供给主要是内生决定的,预期价格上涨导致名义货币供给几乎同比例增长。这保证了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益,也意味着通货膨胀和货币增长循环相因构成恶性循环。本文的方法为当前我国资产市场泡沫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蒋志兵 《生产力研究》2005,(8):118-119,144
政府信用是政府管理对象对政府行为及其能力的信任度,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信用能力限制与“全能政府”冲突必然导致政府陷入信用危机的困境;地方政府规制无度,破坏了政党的理性预期,必然使人们丧失对公共政策的信任;绩效管理的陷阱、责任与制约机制的缺失是妨碍地方政府提升公信力的又一障碍。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应把加强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诚信政府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由于风险投资的高度不确定性,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投资积极性有极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政府参与风险投资的原因,以及政府参与方式的限定。并围绕风险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展开分析,认为政府应当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规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风险投资的市场退出机制方面发挥作用,提高风险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20.
采用4个变化的口头双向拍卖模拟市场(2个先稳定后通胀,2个先通胀后稳定),本研究发现通胀市场中的预期与理性预期假设吻合良好,同时通货预期不受通胀率的影响。相反稳定市场不支持理性预期模型。结合Williams(1987)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提示市场设置是影响稳定市场和通胀市场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