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为战略产业,当前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具备战略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理论分析演绎出创新驱动、低碳环保、带动效应和经济效益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对全国院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对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属23类子产业的战略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处在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初露端倪,但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性较高外,其余产业只有某些战略性指标表现较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发挥整体战略性以及未来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主导式促进产业增长模式是我国光伏产业出现成长困境的重要原因。我国政府主导式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地方政府主导着光伏产业的过度扩张、地方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处于强势地位、对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压抑倾向、光伏企业巨头具有对"政府依赖症"。我国光伏产业成长困境表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模式具有明显缺陷,难以为继。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得到根本提高,必须摆脱对地方政府的依赖,走立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不高。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战略性产业的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分析,并借鉴美日韩等国培育战略性产业的经验,从亚太视域给出我国构建战略性产业国际生产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3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6863.4亿元,比2011年的4132.1亿元增长66.1%。但是,产业分散,规模太小,产值只有江苏的15%。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抓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对策主要有:发力三大主攻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加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合肥经济带、芜马铜、蚌滁三个经济带),明确政府功能定位,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大力扶持战略性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的开发区路径,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以及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和技术成长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和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在剖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及其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按照钻石理论模型对产业竞争优势的要求,在整合各大要素优势的基础上,从产业体系、政策扶持、服务平台3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健发展,抢占未来全球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性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筑牢市场、科技、资本三大支撑力,最后要强化政策举措落实力,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11,(5):10-10
“瞄准国际技术发展前沿.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和产业发展趋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吉林省省长王儒林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医药产业、生物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等,力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于2009年由温家宝总理提出,并将七种产业划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内。中国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环境与技术原因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私合作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在中国,公私合作制模式经历了三次改革。目前,公私合作制模式被运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公私合作制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光伏产业中的公私合作制模式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公私合作模式时,政府积极推出激励政策以及保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合作有助于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态大省、经济小省和民族大省,青海省为了抢占发展先机,更好地实践"四个发展",应该积极选择培育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本文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目标在于找到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和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并为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意见。本文所研究的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象源于《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于不同数据来源划分口径的不一致,以及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文献调研基础上,基于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应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集群式发展是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发展模式,然而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集群趋势明显,但集群效应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尚处于成长期,产业集群内部还存在多种不确定性,科技创新成本下降是集群效应得以更好发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应该从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重视产业集群软环境建设、提升产业价值链等方面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高科技产业关系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都急需要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投入不足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性因素,要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大发展,必须构建发达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刘妮 《时代经贸》2013,(16):117-118
黄金产业在其属性上具备战略性、多元性、共融性、稳定性的特点。我国黄金产业是伴随着黄金市场的产生而发展的,黄金产业为黄金市场日趋完善和成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当前黄金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我国黄金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开始。  相似文献   

1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诸多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首选,与此同时,2009年底召开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以主要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为论析背景,以我国LED产业发展为例,以工业社会学集群网络范式为统领,以汲取技术路线图知识互嵌式创新网络,并辅之以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与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视角去构建一个综合性解释框架来探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选择发展方向相对明确的产业、发挥国家政策的支持引领作用、通过供给侧补贴发挥市场选择作用、通过逐步降低补贴强度加强企业创新激励等方面。产业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推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金盛 《经贸实践》2010,(10):49-50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初具雏形。目前已经确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分别为: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7.
合理布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范与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创新性特征,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工程化→技术产业化的产业发展全过程出发,融合文献分析、专利分析、工程研究中心与重点企业分析方法,综合设计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方法——动态模块网络组合方法。基于我国干细胞产业开展实证研究,结合专家咨询与论证,利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以及行业协会分析报告与产业竞争力报告等,综合设计了我国干细胞产业布局,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提供方法支持,并为干细胞产业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彬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74-75,78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并呈不可抵挡之势。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走向国际化,实现"国际化"战略,必须对政府进行准确职能定位,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发挥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引领经济绿色发展、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新经济时代的重要发展时期,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新兴企业长期投入人力物力,保障研发过程的可持续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分散,创业投资规模较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新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缺乏资金支持,这就需要科技金融运用行业优势补足新兴企业的发展劣势,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多层次完善科技金融的服务模式。政府要调动各方社会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群式发展是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平台、产业链式发展、产业联动效应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综合效益好、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三大要求有效对接。其升级演进将经历种子期、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此外,还必须通过政府合理规划、金融支持、产业组织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手段,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