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我国的国家预算以前,首先谈一谈国家预算这个概念,是有必要的。什么是国家预算呢?一般的和简单的说法,国家预算就是以货币数字所表现的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预计。但是,这样的说法还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并没有把国家预算的本质和国家预算的阶级内容说明白。  相似文献   

2.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应逐步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长期预算框架。在统筹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的基础上,站在国家高度考虑各级财政健全性,实现国家财政整体健全性,强调国家财政预算概念。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的长期国家预算的基本设想包括:建立独立的国家预算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长期国家预算编制;以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体,预测和分析相对长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与财政发展趋势;以长期国家预算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期预算编制的基础。实施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期预算要求以5年为周期,预算内容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实施逐年滚动编制方法;明确中长期预算的法律地位,并对年度预算形成约束。  相似文献   

3.
苏联是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联合基础上形成的联盟国家。这种国家体制决定了国家的财政(预算)体制。与国家体制相适应,苏联形成了联盟预算、十五个加盟共和国预算和国家社会保险预算的国家预算体制。联盟预算是中央预算。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预算中,共有51,222个地方预算,其中包括146个边区、州和共和国所辖市的预算,4,060个自治州和区、边疆区、州和自治区所辖市的预算;47,016个村、区辖镇和区中心城镇的预算。因此,所谓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联盟(中央)预算与加盟共和国和地方预算之间的关系。对此苏联做过几次调整,以适应各个时期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2014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预算法》修改版,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预算法》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出发,着重在预算监督、支出审核、专项转移、预算公开、债务风险、勤俭节约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军队预算是国家预算在军队领域的延伸,其改革发展离不开国家预算法规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但与国家预算改革相比较,还存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地方,着重应在经费需求测算、绩效预算试点、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等方面大力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5.
由于预算与国家之间的本质性依赖关系,预算理论研究必须依据某种国家的假设或判断而展开。在此意义上,政治体制和过程构成了对预算制度及其改革的重要制约。对于在既定体制下进行的预算改革而言,必须关注和研究不同体制约束条件下的预算结构和形式的实践特征和经验路径。本文分析了不同国家模型下政治体制安排对预算改革实践的制约和影响,以期为中国预算改革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莉萍  张宁 《生产力研究》2007,(5):13-14,49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企业和国家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学角度看,预算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方式,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反复博弈,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公平与效率问题一直是企业预算和国家预算共同的难题。企业预算力求做到“效率第一,兼顾公平”,以公平促效率;国家预算力求做到“公平至上,兼顾效率”,以效率保公平。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家预算的基本概念  国家预算是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而采取的经费上的具体措施,国家预算是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提出的公益性项目计划经过各省厅协调后由国会通过审议确定的。因此说国家预算是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是政策的骨骼。政府预算不同于家庭预算和企业预算,政府预算是为执行国家政策而从国民中强制征收的税金来支付的,它必须用在有利于国民生活质量和企业活动的项目上,同时还必须接受国民的监督,以防止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国家税收是有限的,国民的要求是无限的,政府部门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必须按…  相似文献   

8.
根据《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近期中央和地方预算可以考虑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两个部分,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再增加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一)政府公共预算。 政府公共预算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支出的预算。 1.政府公共预算收入(以2003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包括: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  相似文献   

9.
建立分类管理的国家预算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树海 《财经研究》2000,26(6):23-29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活动无所不包,政府的一般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混为一体。政企合一反映在瞀体制上是一种将“吃饭”和“建设”合而为一的单一预算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政府职能较改革前有了明显的转换,本文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重塑国家预算制度,包括瞀体系和各个瞀的组织,建立由国家公共预算为主体,畏以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的新的“三位一体”的国家分类预算体系及其制度。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财政制度约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势在必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内容应包括三类收入项目和四类支出项目。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可以实现平衡,从而达到国家预算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针对财政预算凭借的国家权力,在梳理与归纳"零权力说"、"单元权力说"和"双元权力说"的基础上,提出"政治权力、财产权力、行政权力和信用权力"这一政府预算分类管理的依据的"四元权力说"。政府预算及其对象具有公共性,政府预算是广义的公共财政预算,而狭义的公共财政预算则是政府预算体系之下的"一般预算"的又一称呼。  相似文献   

12.
预算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管理工具,应体现收支的可持续性与政策的绩效水平.对于急需完善的预算体制,建立合理的中长期预算体制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的中长期预算体制,不仅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更需要充分考虑现有预算制度状况、机构配置与人员技术水平.以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南非三国的预算制度、年度预算报告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参考,通过比较分析探究中国建立中长期预算体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部门预算体制改革已经成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在这个背景之下,国家审计机关应如何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赵连征 《经济师》2023,(11):123-124
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国家审计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通过厘清地方政府、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责任,构建了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体系,介绍了其审计的依据、特点、目标、运行机理、审计内容等,以期能为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落实审计质量和效率、加快预算绩效一体化进程、按期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成效、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责任等提供外部动力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5.
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最终结果的一种会计体系,本身就意味着管理国家财政、抑制贪污腐败的作用。严格意义上的预算会计对腐败的抑制功能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反馈之上,而财务会计对腐败的抑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公职人员的激励之上。现阶段,中国预算会计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推进预算会计的发展和发挥其抑制腐败的功能,还要不断完善预算会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和改进会计信息体系,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6.
一、何为复式预算 按照当前理论界比较通行的理解,复式预算指的是国家在一定预算年度(通常一年)内,财政部门在安排预算收支时,将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编列、分块、分别汇总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预算的具体组织形式,在国外是将国家预算按具体项目的不同经济性质一分为二,分成经常预算与资本预算。从这种划分看,复式预算侧重于按经济性质  相似文献   

17.
政府预算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预算公开不仅仅是公开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同时也是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监督和约束。中国由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变后,政府预算公开就成为无法回避的命题。中国在政府预算公开问题上,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1993年9月份,我们泗阳县开始了“在全县建立实施财政第二预算”的实践.它与财政第一预算(国家预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县级财政二元结构的新格局,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找到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聚财、理财、用财、生财之路.一、财政第二预算概念及其基本模式所谓财政第二预算是相对国家预算(也称第一预算)而言的,是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项预算外资金实行预算化管理的一种管理制度,国家预算资金主要来源于税金,而第二预算主要来源于收费、集资、募捐等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财政第二预算的基本模式是:仿照国家预算管理形式,统一管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掌握的各项预算外资金,采取“年初编预算.收入进专户,支出按计划,年终报决策”的办法,使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重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卿 《当代经济》2009,(12):117-118
本文着重研究在当前的部门预算制度下,国家审计机关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内容.首先介绍了我国的部门预算制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含又及意义,进而提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应在预算支出审计、效益审计,发挥促进预算制度建设的作用上,最后提出要进行恰当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对预算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5)
随着国家财政对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现状入手,指出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缓慢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分析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强化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责任意识、合理编制预算、提高执行效率流程、建立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