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我国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全面分析我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指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可行性的对策,为完善我国支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为各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促进,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客观存在着报账范围、项目实施、资金拨付、项目报账等等方面的诸多不足。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的支农资金管理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其支出、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如政策尚待完善、重复浪费普遍、要求配套过商、资金到位缓慢、使用违规违纪等问题,需在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并规范.  相似文献   

4.
陆文聪  朱志良 《技术经济》2008,27(11):54-60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1990—2006年上海市的财政支农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上海市财政支农资金在现有财政支农项目中分配不甚合理、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未能实现最佳使用效益的结论;并提出了整合政府各条线支农资金、建立财政支农信息共享和决策互通机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和开展绩效后评价等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较好弥补了现有文献利用回归分析研究财政支农结构存在主观经验因素过多的不足,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同时也为政府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供了可量化的决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利用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方法,以1978-2004年我国财政支农总量数据为依据,建立我国财政支农总量的最佳相关模型及进行预测;同时对财政支农资金在各项被支持内容上的分配比重进行结构性分析,可得出事业费占财政支农比重过高、农业科技支持过低的结构不合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怡 《经济与管理》2004,18(11):34-36
当前中国政府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主要手段,对农民增收的作 用不容忽视。但中国目前财政支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必须理顺财政支农的思 路,转变传统的支农观,明确事权划分,注重支农实效,真正把支农资金用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支点"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1978—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城乡差距、财政支农和基尼系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市化和财政支农对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基尼系数将呈现倒U型变动。目前城市化和财政支农水平正处于拐点水平附近,提高城市化率,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基尼系数会变小。基于这些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财政支农,进而改善收入分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特殊性,实行财政支农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加大财政支农总量、调整支农结构和创新财政支农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以来,尽管财政部一直强调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但依然存在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的问题。2006年5月我国启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但整合的难度大、成本高,在经济上未必合理。为破解财政支农难题,本文在系统梳理财政支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整合财政支农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层剖析,并基于财政、金融支农比较优势整合观,提出了政府应在深刻认知财政支农规律的基础上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予以整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支农结构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互为表里。必须整合财政和金融两股支农力量,使二者发挥各自支农比较优势,在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基础上扩大支农资金规模,从而大幅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协同模型对区域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中国当前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水平区域间不平衡和区域内不平衡共存。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呈现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依次递减的态势,总体上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资源配置、国家分配论理论角度出发,论述政府干预、支持"三农"的必然性,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村公共产品理论,探讨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受制于传统体制的财政支农,在市场取向改革中,其机制性缺陷日益成为制约农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支农效益的主要因素。由此,应按照效益财政的要求,构建效益型财政支农运行机制,它的主要内容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农业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管理效益机制、农村财源成长机制和财政支农工作的组织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多部门和多层次交叉管理是导致我国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必须从体制上改革支衣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结合近几年来国家财政部连续下发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分析了对支农资金进行深度整合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资金整合、联合共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整体思路,并构建了纵横“双向”的资金整合模式,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机制及措施,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改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也成为其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财政支农资金不断增加。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根据国务院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同时,黑龙江省也不断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促进其“三农”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下财政支农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的总称,现代农业下的财政支农必然包括对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支持。考察我国当前财政支农的现状,明显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研究有效的政府支农对策以扶持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倪育新  王相  刘志平  武冬山 《经济师》2002,(10):244-244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在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以利差的方式帮助农村信用社发展 ,使之步出困境的一项优惠政策。农村信用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 ,既支持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 ,又帮助自身增加收入 ,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山西省山阴县信用联社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一、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情况经课题组对 2 0 0 1年 1 1月末支农再贷款的各项报表分析 ,该县农村信用社使用支农再贷款有如下三个明显特征 :1 .使用面较窄。全县共有 2 0家农村信用社 ,而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只有五家 ,占比 2 …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1991~2008年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分配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和影响机制。与已有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并未起到抑制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此外,本文还发现发展中国家在抑制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上,光靠金融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财政支农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9.
王金安 《生产力研究》2004,(12):36-37,58
深入系统地研究农业综合开发这一制度,充分认识其制度优势,并加以有效利用,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对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支农制度与我国传统支农制度的比较优势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加入WTO竞争更加激烈的现实,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