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缺陷 (一)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主体法律地位不明,主体虚位.2、权利模糊.集体土地所有是一定社会范围内的农民共同共有的所有权,集体成员的权利是集体所有权的组成部分,主体成员大会是集体的最高权力机关.但是,集体中的成员不能以个人身份享有和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对集体土地和其他财产不享有可分割的特定份额,农民作为集体成员拥有的权利只是名义上的,对于诸如集体积累的分配退出集体时的补偿等权利,目前均无实现,也很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其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影响,指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经过程,进而提出明晰土地产权主体、合理界定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权能、实施土地登记工作等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指构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在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构成土地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一种以所有权为基础、使用权为核心的产权形态.  相似文献   

4.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虚位、产权权能残缺、集体成员权利不明确、产权可转让性低等问题,应在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明确农地产权主体,完善农地产权权能,促进农地产权流动,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利用集体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的若干问题(三)钱彬(二)利益分配合理化重新调整集体土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是十分必要的。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角度出发,实行集体土地产权流动的目的应该是为国家及城市建设服务。集体土地的流转直接提供城市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6.
一、统一城乡土地使用权权能,实现城乡土地产权的微观对接 1.要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探索农民作为集体的成员如何实现其土地权益,借鉴城市土地产权束各权项分割、组合的两权分离经验,按照一致原则,明确集体和农户在土地产权上的关系及各自拥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的经济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具有权利启蒙作用,能够增强农民的权利意识,提高集体土地流转的速度和效率。但是,与城市土地的产权登记相比,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主要原因在于集体土地因为农业的弱质化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集体土地的流转,必须在积极推进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产权整合,集聚集体土地的经济激励,同时弱化集体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逐步还原集体土地的要素属性,发挥市场对土地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产权是由一系列集体土地权利组成的权利群,可分为核心层、基础层、扩展层,各农村产权在抵押权能上存在关联性.基础层的宅基地使用权及其衍生权利是主要的农村产权,也是最适宜的抵押物,但由于制度约束,其抵押权往往受到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直接抵押模式和转换后抵押模式都可扩大抵押物范围,将宅基地使用权转换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开发与流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和发展农村集体产权住房的开发与流转,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管理与产权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对城市住房保障市场也可以形成有益补充。目前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开发经营与流转交易受禁受限,问题实质主要还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及其形式未得到真正解决。其实在理论和实践上,只要符合四不原则,即不改变农村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地性质(确属集体建设用地),不损害土地集体所有者(农民)权益,不违反城乡统一规划,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包括已有小产权房就应具有合法性而得到发展。同时,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包括进城农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可以而且也应允许通过农民(户)自有房屋及宅基地和其他农村集体产权住房的合理流转来予以解决。因此,应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积极、有序进行农村集体产权住房的开发与流转。  相似文献   

10.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各地自发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行为,各地的不同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制度绩效。运用SSP范式(状态—结构—绩效)对苏州模式和芜湖模式的绩效进行分析,结论为: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流转前的制度状态是基础,集体土地产权结构是关键,土地产权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土地流转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1.
谈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流动的管理郑振源一、集体土地的产权流动我国农村土地自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后,1962年按“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实行“四固定”,从此奠定了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产权制度。当时集体土地的产权(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下同)是明确的。但土地产权的...  相似文献   

12.
胡萃 《国土经济》2008,(8):27-28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向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深刻变革,可以说开创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先声。以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实质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重新界定和分配,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农户重新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部分收益权和处置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产出,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这里所说的社会问题,不是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规模庞大群体的居住问题"小产权房"并不是法定名称,只是一个俗称,是相对于国有土地上所建商品房而言的,准确地说,是指以交易为目的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住宅。村集体通过合法途径申清为本村居民修建住宅,并不是大家所关注的"小产权房"。表面上看,"小产权房"只能用买卖双方签署的协议作为产权证明,或者是由乡政府或村里签发的产权证明,而不能拿到县市政府签发的证书,这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当前政府及学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力低下的问题,提高土地收益,促进"三农"发展。文章介绍了广西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广西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六大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土地流转利益主体;深化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农民土地产权市场交易制度;建立扶持奖励的优惠政策,推进土地流转进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问题 1、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产权残缺.一般而言,土地所有权应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及处分权四项权利.但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制约.具体来说:首先,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制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概念,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列举了当前存在的四类十种流转模式,分析了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流转收益分配及监管制度不完善、流转程序和机制不健全、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和盲区等问题。反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是在农村农业经营用地流转基础上的又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在土地要素跨城乡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内部矛盾从更深的层次上展现出来。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利益主体之间(农户、集体和管理者)的博弈将推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践中,要以股份合作制产权变革为契机,结合中国区域差异化特征走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多元化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集体土地产权的制度障碍(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导致土地金融主体不明晰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和《农业法》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规定大致相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  相似文献   

19.
问题一:中国应否取消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当前不少学者引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进行评论,基本观点是: 1.集体土地产权不完整.与国有土地相比,集体土地在权利上受到不平等待遇,如国有土地可以进行房地产开发,集体土地则被法律禁止.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不能自由地转让、开发土地获得收益,因此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物权.  相似文献   

20.
1.土地产权界定不清,主体不明确,使集体土地所有权被虚化。《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对于农村土地,哪些是国家的,哪些是集体的,并没有明确规定,而且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主体也不明确。乡(镇)、村、村民小组土地所有权的权利界限不清。现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