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燕  邬跃  魏国辰 《物流技术》2008,27(2):89-91
讨论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在销售商还款不确定的前提下,基于供应商和销售商订货过程是Stackelberg博弈,给出了他们的最优定价和订货策略,并说明了通过合理定价,供应商可以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然后分析了销售商违约对供销双方及供应链的影响,并通过算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李丽颖 《物流技术》2014,(19):229-231
以销售商对逆向物流退回产品进行批量处置为基础,研究了其库存优化控制问题,将该问题转化为销售商总订货成本最小化时的最优订货周期和最优订货数量求解问题,基于相关假设和参数设定,构建了库存优化控制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算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客户退货强度的增加,销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将会相应地延长,而订货成本会相应地降低,在供应链逆向物流实际运作中,销售商可以以批量处置规模效益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的参数进行灵活的掌握,从而有效地实现库存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3.
库存管理是逆向物流的重要研究内容。假定销售商允许顾客退货,退回物品可如新以原价卖出,且顾客的需求与退货均服从独立的均匀分布;在此条件下,提出了一个最优订货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货率对销售商的订货数量和期望收益都有影响,销售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退货率。  相似文献   

4.
孙衍林 《物流技术》2007,26(8):182-184
研究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提前期可变的单制造商-单销售商供应链生产库存联合优化,假设销售商的需求是未知分布的随机变量,提前期是订货批量的线性函数,将销售商每次的订货量、销售商的库存安全系数、制造商的每个生产周期中销售商的订货次数作为决策变量,对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期望库存总成本进行联合优化,设计了优化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  相似文献   

5.
张艾荣  张子刚  郭翔 《物流技术》2006,11(12):37-40
模型假设两个销售商销售同一产品,因此当一个销售商缺货时,它的客户可能转向另一个销售商购买同样的产品,即他们之间存在替代性。针对两个销售商的这种关系,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库存决策。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际算例分析,比较了两个决策者不同合作模式下的订货策略,为决策者制定有效的订货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7,(3):130-134
特价商品的顾客分类有其特殊性,对销售商经营决策和收益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根据特价商品顾客等待意愿的不同,将顾客分为价格偏好者、时间偏好者和综合偏好者三大类,建立了顾客分类和需求相关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采用仿真计算研究了系统主要参数对销售商定价和订货策略以及平均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高收入顾客人数比例不变,低收入顾客人数比例增大时,销售商应降低特价商品价格,增加有现货和缺货时间;当低收入顾客人数比例不变,高收入顾客人数比例增大时,销售商应降低特价商品价格,减少有现货和缺货时间;当特价商品或相关商品需求率增大时,销售商应提高特价商品价格,减少有现货和缺货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着由于产品本身生产的随机性和一些外部因素导致生产商供货不确定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单周期供货不确定情况下销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从理论上分析了最终到货量为订购量与扰动变量加和的情况下,销售商存在最优订购量,按照新的策略订购可以使销售商利润最大化,并最大程度地消除由于订货不足或者订货过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逆向物流具有时滞的一个EOQ扩展订货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假设销售商允许消费者退货,且退回物品经一个滞后期修复处理后仍然可和“新产品”一样销售的条件下,提出了一个扩展的EOQ订货模型。结果表明,与经典的EOQ订货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订货周期、订货数量及订货平均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销售商应采取有救措施尽量降低退货率及缩短退货的修复滞后时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两个销售商进行古诺竞争的情况下,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收益,分别讨论了生产商占统治地位和销售商占统治地位时对结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收价格是回收行为的驱动因素,回收价格越低,第三方回收努力系数越大,且社会总剩余越大;与销售商占统治地位相比,生产商占统治地位时存在效率损失;通过契约先谋求供应链的整体收益最大,然后根据契约规定的比例进行收益共享,不仅实现了供应链成员的共赢,而且实现了社会总剩余最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两个销售商进行古诺竞争的情况下,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收益,分别讨论了生产商占统治地位和销售商占统治地位时对结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收价格是回收行为的驱动因素,回收价格越低,第三方回收努力系数越大,且社会总剩余越大;与销售商占统治地位相比,生产商占统治地位时存在效率损失;通过契约先谋求供应链的整体收益最大,然后根据契约规定的比例进行收益共享,不仅实现了供应链成员的"共赢",而且实现了社会总剩余最大.  相似文献   

11.
雷勇  李俊杰 《基建优化》2007,28(3):36-38
以产品明晰度为建筑产品交易的关键特性,分析了它与建设项目交易成本的密切联系,从而确定了具有不同产品明晰度的建设项目与不同合同形式之间最佳匹配关系,从而引中出与不同项目管理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最后用FIDIC合同体系加以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批量定制环境下协同产品开发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价值工程》2006,25(10):68-71
当前的一些产品开发模式和生产制造哲理如大批量定制、并行工程、网络化制造等等,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致力于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为了将这些哲理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并对现代产品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需要一种协同产品开发组织和管理模式对其提供支撑。基于此,文中引入了协同产品开发链的概念。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讨论了协同产品开发链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支撑体系;然后分析了协同产品开发链的内涵,介绍了产品开发链的多视图概念模型以及协同控制机制;最后讨论了协同产品开发链系统的工作模式,研究了大批量定制技术与协同开发链的联系,指出产品开发链可视为大批量定制开发模式的实施载体。  相似文献   

13.
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质量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虽然近年来河北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但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河北省的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河北省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制定了有效可行的长效运行机制,希望能为切实保障河北省的产品质量安全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The bulk of the product architecture and make-buy choice literature deals with product architecture changes from integral to modular form. This developmen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firm's tendency to change from a make to a buy strategy. However, a few studies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in the reverse direction - from modular to integral form - and the subsequent change in the firm sourcing decision from a buy to a make strategy. These studies hold to the presumption that a firm following a make strategy will outperform firms following a buy strategy in dealing with integral product architectur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based view, we argue for the viability of a sourcing strategy between the pure make and buy strategies - a pseudo-make strategy. We also argue that as product architecture changes from a modular to integral form, firms adopting this pseudo-make strategy are likely to show better product performance than firms following a pure make or buy strategy due to the relative knowledge advantages of the pseudo-make strategy in dealing with the integral product architecture.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make/pseudo-make/buy strategies on product performance in the U.S. bicycle derailleur and freewheel market from 1980 to 1992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our results. Our findings highlight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seudo-make and make-buy strategies that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fully appreciated in the extant literature, and as a result increases our understanding of why some firms do not switch strategies from a buy to a make strategy when product architecture changes from modular to integral form as previously expected.  相似文献   

15.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加强成本管理是提升利润的有效手段。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灵魂,在企业发展中,只有追求质量最优化,才能实现产品总成本的最低,增加利润空间,因此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更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文章针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定义、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及目前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和如何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王珺  刘洋  张顺堂 《价值工程》2012,31(30):21-22
产品的质量对企业成本和经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产品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方案,对影响这些方案的因素进行归类分析,运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选优,同时运用TRIZ理论为治具的改善提出解决方向,最终使产品的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价值流理论指导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K公司的核心产品NBC-10-V,从价值流的角度对该产品进行了流程上的改进。通过分析产品的当前生产方案,建立了改进后的状态图,并对各个工序进行研究,找到了当前生产模式中非增值的部分,并逐步改善,实现了缩短产品周期和减少库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正在我国进行,但在推广过程中这种绿色能源遭受冷遇。文章从营销的角度分析了推广失败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联邦质量责任担保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简要介绍美国联邦质量责任担保法规体系中的3种法律,希望对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借鉴意义。其中迈哥努森-莫斯担保法是管理消费者产品担保的联邦法律,其目的是阻止制造商制定不公平的消费者担保,而且通过裁定律师费用来使得消费者提起担保诉讼在经济上成为可行;统一商业法是管理产品销售合同的主要法律来源,向消费者提供关于柠檬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法律措施;1995年及以后生产的轿车和卡车排放担保是联邦要求排放控制担保可以保护车主以免承担因为与排放有关的某些诸如由材料或工艺上的制造缺陷造成的,或引起汽车超过联邦排放标准故障的修理成本。  相似文献   

20.
《Technovation》1987,7(1):39-49
This paper develops a method of user's needs assess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ales and advertising of a new product, and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its application to a medical materials case.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such concepts as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the “Stimulus-Response Model”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 single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comparative assessment method.The results allow us to identify the key points for next improving the new product and the selling or advertising activities by product segment of the new product and existing products, by using strengths of the new product when compared with competitive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