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洪奇 《理财》2006,(9):25-25
《吕氏春秋·贵公》记载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个楚国人丢了一张弓,而不去寻找。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去把弓找回来呢?”这个人回答说:“楚国人丢的东西,楚国人拣到,我又何必去找?”孔子听说这事以后,说:“如果把‘楚国’去掉就更好了。”老子知道后说:“把‘人’字也去掉就是‘至公’了。”  相似文献   

2.
20年前,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在人间的一生。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也许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百姓终于开窍,一改传承千年消费“过去”的理念,开始消费未来,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相似文献   

3.
幽默与笑话     
《中国工会财会》2005,(1):55-55
买 火 柴 有 个 人 打 发 儿 子 去 买 一 盒 火柴 ,临 走 时嘱 咐 说 :“挑那 能 划 得 着的 ,买 回 来要 是 划 不 着, 当 心 我 揍你 。”儿 子 点了 点头 去 了。不一 会儿 ,火 柴买 回 来了 。 这 人接 过 火 柴 ,问 儿 子 :“这 火柴 好使 吗 ?”儿子 说 :“好 使 ,根 根 都划 得着 。 ”这 人 摇摇 头 ,不 相 信 儿 子的 话,儿子 一 急,大 声说 :“我 一 根 一根 都试 过 ,全 划得 着。 ”(李平 ) 理所 当然 太 太埋 怨 丈 夫 说:“以 前 你 每 天送 我一 束 玫瑰 , 怎 么 现在 连 一 朵 都不 送我 了 ?” 丈 夫说 :“我 问 你 ,…  相似文献   

4.
陈孟生是湖南工商银行湘阴县支行的费用会计。笔者与他共事日久,发现他很有些与众不同——遇事总是“怕”字当头。这其中有很多故事。今年3月上旬的一天早上,我一走进会计股,就发现陈孟生的头发和上衣全都湿了。一问,才知道他在骑车上班途中遇上了一场大雨。我说:“这是阵雨,你停车避几分种不就可以了?”可他开口回答就是“我怕  相似文献   

5.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相似文献   

6.
在银行基层网点日常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操作中,时常能听到有的员工说:“差不多就行”。由此,我想起了一篇讽刺“差不多”先生的笑话。说有个“差不多”先生觉得凡事儿差不多就行:陕西山西差不多,“干”字“十”字差不多。最后直至这个”差不多”先生被一个“差不多”的兽医给医死了,仍觉得死了与活着差不多。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投资与理财》2011,(5):8-8
情人理财我也有妙招 情人节,我送了一份“大礼”给我的女友,那就是《投资与理财》杂志第196期,特别报道是《情人理财有点儿甜》。我俩都喜欢读,因为几篇文章都有情景的设计,好像在看电视,主人公在接受记者的采访,又感觉好像就在说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挺真实。  相似文献   

8.
1993年 ,正值春雨飘飘洒洒 ,我怀着几分滋润 ,如泛绿的柳丝儿来到人行宿松县支行报到。上班第二天 ,行长递给我一本《中国金融》杂志说 :“这是我们金融系统的权威杂志。”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搞金融工作 ,不看《中国金融》是不行的。你看完这本再到我这里来拿。”说起来也怪 ,这人世间的事情真是怪得很 ,如果说这是缘份吧 ,却又很难说得清。有些看似无缘的事情 ,却有了情真意切的缘份。打从行长手里接过《中国金融》 ,我似乎一下就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心里暗下决心 :《中国金融》 ,不管千万里 ,我将始终追随你。由于我是半路出…  相似文献   

9.
趣味游戏     
《安徽水利财会》2010,(1):45-45,44
酒鬼新店题诗有一个酒鬼,囊中羞涩,但酒瘾上来无法忍受,就来到一家新开的小店喝酒、小店老板热情款待了他。吃喝完毕,他无钱付账,正考虑如何脱身时,老板过来,很真诚地对他说:“小店新开张,酒薄菜差,要是不合客官的口味,请客官多指点,小店以后注意改进,而且客官这顿饭的饭钱就免了。”  相似文献   

10.
行里组织学习《内控手册》,大家讨论起“如果领导交办的业务违规怎么办”。有人说:“向领导解释呗。”“如果领导问你:‘咱俩谁说的算’,又该如何呢?”众人愕然。这时我想起了“列宁与卫兵”的故事。俄国革命胜利后,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开会,由于没带证件,被卫兵拦在了门口。这时门内走出一人,大声呵斥卫兵说:  相似文献   

11.
前几日我在超市里“追跌杀涨”的时候,遇见了朋友,朋友问道:“你这‘省女’可曾为如今不停涨价的日子写过一点省钱妙招没有?”我道“没有”,她就说:“你还是写一点吧,如今家庭主妇还有那些省钱无门的人都喜欢看这样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份固定养老收入的老年人不断增加,经济自立意识不断增强。但他们在个人理财方面出现不少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资产安全和老人晚年生活质量。1.传统观念不更新,不适。有个故事,说两个不同国籍的60岁老人在一起交谈。一个是中国人,他如释重负地说:“我今天终于集够了买一套房子的款项”。另一个是美国人,他却得意地称:“我今天终于还清了买一套房子欠下的债务”。两位老人看起来都是花甲之年圆了购房梦,但中国老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得到这套房子之后又能享受多少时间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从这位美国…  相似文献   

13.
袁浩 《金融博览》2011,(21):73-73
有两则关于“利息”的故事.读来颇耐人寻味。 一则:一个初中生语文考试得了59分,十白回家受到父母的责骂,就硬着头皮找到老师央求道:“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多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  相似文献   

14.
珍爱工作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是否快乐、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哲人来到一个建筑工地,询问三位正在砌筑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位工人说:“在砌砖。”第二位工人说:“在砌一道墙。”第三位说:“我们正在建一座雄伟漂  相似文献   

15.
糖炒栗子     
在寒冷的冬天,最能带给我暖阳味道的美味小吃当属烤红薯和糖炒栗子了,而且这两种小吃闻起来的味道比吃到嘴里的感觉要香甜很多,经常是先嗅到了美味,后才见到了庐山真面目。烤红薯在家里用烤箱便可烤制,而追寻糖炒栗子的身影,还需要走街串巷去找。一想到那热气腾腾、香甜软糯的栗子,就觉得整个冬天因为有它都变得可爱。距离家很近的街边路口,有一家开了好几年的糖炒栗子店,生意红火,人们络绎不绝,每天从开门迎客到日落打  相似文献   

16.
聪明者在看电影的时候,小明在前排一个男人的背上贴了一张画了一只猪的画,那个男人发现后,把“猪”撕下来怒视着小明!小明很迷惑地问他:“你怎么知道你的后面有一只猪呢?装灯泡两个人装灯泡,一个人踩在另一个肩膀上。上面的人说:“转圈。”下面的人不明白,就问:“转圈干什么?”上面的人不耐烦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笨!这灯泡是螺口的,你不转圈,我怎么能拧上呢!”离婚长颈鹿嫁给了猴子,一年后长颈鹿提出离婚:“我再也不想过这种上蹿下跳的日子了!”猴子大怒:“离就离!谁见过亲个嘴还得爬树的!”散步趣话一位胖太太沿着街道散步时,一个与她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财会》2009,(8):46-47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既省钱又能把钱花到“刀刃儿”上呢?本文教你几个小妙招。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投资》2007,(5):57-57
无锡宋旭东的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塑艺人.1996年.宋旭东的父亲盘下了临街的一个小门面.开了一间专做泥人的手工作坊。小店取名为“有泥有我”.姐姐和宋旭东也加入其中。街上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开业初期.小店的经营状况还不错.前店后厂的传统型手工作坊也基本能满足小店的销售。  相似文献   

19.
林卫东 《理财》2006,(11):86-87
假如你现在有10万元,你会做些什么?笔者最近走访了几个朋友,他们一一道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创业梦想1:加盟小店孔小鸽(24岁,影楼化妆师)我的老家在山东,所以我对山东一直情有独钟,对山东的文化以及特产很感兴趣。假如现在我有10万元,我马上就加盟孔氏布鞋坊,开一家专门卖布鞋的小店。现在的城市人都有一种返璞归真的  相似文献   

20.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相差不多,都是人进人出、川流不息。然而晚上结账时,左边店总比右边店多出百十来元钱,天天如此。走进右边的粥店,服务小姐微笑着盛上一碗粥,问道:“加不加鸡蛋?”每进来一位,都要问上一句。客人们有说加的,有说不加的,大体各占一半。走进左边的粥店,服务小姐也是微笑着盛上一碗粥,问道:“加一个还是两个鸡蛋?”客人们有说加一个的、有说加两个的,也有说不加的,但比较少。一天下来,这个粥店总比右边那个多卖出不少鸡蛋。心理学上有个的名词——“沉锚效应”,说的是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被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所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