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如狼似虎地抢滩中国市场,给本来就有点脆弱的本土企业带来严重威胁.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要生存,要抗争,中国本土企业不畏强暴,揭竿而起,瞄准跨国公司的软肋,使出克敌制胜的招术,虎口夺食,拼抢一杯"羹".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正活跃着一大批对跨国公司形成强烈狙击之势的本土企业,比如在微波炉市场,格兰仕打垮了Whirlpool和LG;在饮料市场上出现的非常可乐,至少在农村市场上已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彩电市场,本土品牌也一步步将日本品牌的高端市场份额夺了过来;手机市场经过短短几年的拼抢,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在内的外资品牌.  相似文献   

2.
品牌不是建立在市场、渠道或工厂里,而是建立在顾客心智之中。可口可乐、微软、诺基亚等品牌之所以具有强大力量,是因为它们在可乐、软件、手机等领域的领先地位,获得了全球顾客的公认。品牌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被顾客认知为品类的主导,从而在市场上获得追捧。当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处于  相似文献   

3.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电池主要有3种:1.原机电池。由手机生产厂家生产,与手机配套销售的电池。2.品牌电池。由电池专业生产企业生产,有自己独立品牌的电池。一般来讲,品牌电池在质量上和原机电池已不相上下,没有太大区别,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公布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国产手机电池整体质量良好,抽样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去年,空调行业中卖得最欢的算是海信的工薪变频空调.而针对普通工薪阶层设计的几款两千元以下手机也一举占了不少市场份额.房地产行业也如此,凡是适合工薪阶层心理价位的产品都获得了可观的市场.这证明,工薪牌不仅是一张常规牌,更是一张决胜市场的王牌.  相似文献   

5.
<正>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下降的趋势已经持续了两 年,而今年上半年下跌情况有所加剧,据中国权威调查机 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销售份额已经从 年初的48%降至5月份的44%。 据分析,国外手机企业在销售渠道方面的下沉及其 细分市场的销售策略,给国产企业带来很大的威胁。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国产手机的快速发展,很大 程度上得益于渠道的作用。然而,随着手机产业的迅速壮 大,和很多传统行业一样,手机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 产业成熟期,高利润率时代已成为过去,市场规模和各厂 商的份额都在同比增长,但利润却面临着全面的滑坡。 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变迁,追求利润增长的手机厂  相似文献   

6.
在物业管理市场逐步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名牌企业,建优秀物业管理小区,成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呼声.物业管理品牌能够传达出企业的价值、文化和个性.物业管理行业正逐步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物业管理企业要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制定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才能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7.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为了在目标市场上顺利而高效地推出新产品,在已经确立的品牌地位的基础上,将原有品牌运用到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少的营销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简而言之,品牌延伸就是品牌在目标市场上向新产品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国酒类市场产量下降,但有复苏趋势;白酒产品出口增长;酒类行业竞争激烈,品牌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日渐提高;销售渠道终端趋势明显;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增长。未来几年内,受政策和公民健康意识影响,白酒产量基本稳定;白酒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档、低度浓香型白酒日受青睐。而三大品牌的提价,使市场中空出一定的价格市场空间供中小型白酒企业同寡头品牌的子品牌来瓜分。为中小型白酒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没有强势品牌的引领,还有面临来自高屋建瓴般第一集团品牌的压力,中小型白酒企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考验。本报告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白酒市场销售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端白酒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预测,并对以张飞酒为代表的中小型白酒品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与建议。提出,只有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统一规范的品牌形象建立及维系,以及差异化的推广措施,方能在群雄纷战的白酒市场获得自己的一己之位。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10日,第一家尼彩手机工厂店在南京开业,宣称是中国第一家"终结手机暴利,开启品牌直营"的企业.当年底其店面发展到1000家,而到今天全国尼彩手机工厂店已近6000家,售价仅几百元的手机销售量已有几百万台.作为国产手机品牌,尼彩是如何做到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国内各个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当前智能手机市场已是一边红海.小米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异军突起,创造了颠覆传统企业观念的奇迹.其依靠的就是差异化市场竞争的蓝海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专一细分策略: 在大行业做细分市场 ——朵唯女性手机的启示 专一细分策略,是指战略目标聚焦,针对特定的市场或者人群打造独特的产品或品牌差异,在行业中形成难以复制的优势.适于创新性较强但规模不大的企业. 朵唯手机通过细分市场找到突破口进行切入,避开与各方诸侯之间的正面对抗,迅速打开销售局面.从朵唯在2009年迈入市场当年即有10亿元销售额可以看出,在细分市场方面,朵唯是相当成功的. 在品牌传播层面,朵唯上市之初就邀请国际巨星舒淇代言,舒淇很好地阐述了现代女性美的内涵——美丽、自信、时尚.同时朵唯还冠名湖南卫视大型娱乐节目,投放央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高收视率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节目,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朵唯还在网络等新媒体上大力投放,腾讯、微博、视频网站、公交媒体,但凡朵唯的目标用户关注的平台,朵唯都在不断跟进、研究、尝试.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七年前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以来,国内无数商家和企业,都希望能借助"奥运"的东风,宣传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这些企业在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利用了"奥运"前几年的这段黄金时期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并逐渐在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手机用户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手机市场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行业的竞争肯定会上升至一个更高的阶段,竞争有望走向品牌化、细分化、特色化。品牌将成为用户选择手机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用户满意度将成为获得竞争力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国产手机在竞争中如何制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剑影  傅建华 《企业经济》2002,(12):110-111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大国,几乎全球所有的著名手机品牌都瞄上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并纷纷在中国设厂.另一方面,从1999年开始,国内许多著名的通信公司、原家电厂商经过权衡利弊,发誓要与国外品牌决一死战,并着手国产手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并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今,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消费者不仅可以选择许多国外著名的品牌手机,也可以选择"代L"、"波导"、"康佳"、"科健"等这样的优秀国产品牌.但是,国产手机距根本性突破还有较大距离,国内市场上国产手机的市场也还不过10%左右.要在短时间内赶、超国外著名品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5.
刘媛 《企业经济》2003,(7):64-65
2002年,中国手机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这一年中,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国产手机在2002年实现了质的飞跃,出现了整体突破的局面。1998以前,国内手机市场全部由国外品牌占据,1999年国内品牌手机的占有率为1%,2000年达到7%,2001年达到12%,截至去年三季度,国产手机所占市场份额已扩展到20%左右。品牌方面,波导手机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次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就在国内手机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众多厂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挤进这个市场的时候,手机行业却已经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手机行业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零售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型零售超市在零售行业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分额.这些零售企业除了出售品牌供应商的产品之外,很多零售企业也出售相当数量的以自己企业命名的产品,称为自有品牌.  相似文献   

17.
刘丛珊  时溢 《管理观察》2011,(28):201-203
本文利用品牌偏好指数分析法,对大学生手机市场中,诺基亚、Iphone、三星、索爱等品牌的偏好程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多数品牌存在质量不高、品牌定位有偏差、在大学生市场认知度低等问题,并从体验营销、口碑营销、市场细分和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手机品牌偏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2021年,手机行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芯片危机"让华为销量淡出全球和国内市场前五,国内销量OV和小米补位前三.一加手机与OPPO将进行全面融合,一加成为OPPO旗下独立运营的品牌.苹果时隔6年,重返中国市场第一名.  相似文献   

19.
扩大市场需求,品牌竞争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名牌已成为当今企业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的追求。然而,同样的企业,面对同样的市场,一些品牌知晓度迅速提升,声誉日见高涨;而另一些企业却“名落孙山”,少有起色。究其根源,在于企业是否重视不断进行创新。研究中美知名品牌企业的成功之路,就会清楚地看到名牌在创新之中。 一、“东方通信”--创新是名牌之母   我国东方通信公司董事长施继兴说:“对于企业,品牌即市场,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搞得再大,也是‘打工仔’。作为国家脊梁的国有企业,如果长期搞不出自己的品牌,实在无法向历史交待。”   东方通信从 1988年与摩托罗拉合作“借牌立足”后,逐步发展自己,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过程,立誓与“洋品牌”争雄,走上了创立移动通信民族品牌之路。 1997年,东方通信在美国设立的公司悄悄地从事手机自主开发。一年后,第一台样机问世,国内第一部完全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 GSM手机在丹麦通过 496项指标的 PHASE2型号认定,获得手机生产和入网许可证。不久,这部新型移动电话手机,在杭州基地试产成功,并批量投放市场。接着,东方通信加大力度向第二、第三代手机产品创新开发迈进,他们在杭州创办国家级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消费者印象中,日本制造甚至成了"质量上乘"的代名词。然而,近些年人们发现,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有些日本企业不得不退出中国。比如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现在几乎看不到日本品牌的手机。日本企业为什么在中国衰败?认真研究深层次的原因,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