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函照登     
胡高堂  姜烨 《秘书工作》2009,(10):39-39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秘书战线的一名新兵,自2006年到北京科技大学党办、校办工作以来,《秘书工作》杂志给了我很大帮助,不仅让我在文字功夫上逐步提高,更使我对办公室工作的思考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来,办公室只有我们信息文秘室订阅《秘书工作》,由于在学刊用刊中受益匪浅,我把杂志推荐给其他科室的同事们。他们翻阅后同样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2.
我曾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赞,主要负责与美国国会议员的沟通工作.应《秘书工作》杂志编辑之约,我和广大秘书工作者聊一聊我在驻美大使馆工作期间与美国国会议员沟通的几件往事,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3.
看今年《秘书工作》第1期《裁切桌签的学问》一文让我领会到在精细处下功夫的作风与精神。该文针对的是印刷厂一次裁切较多桌签的情况,要是在自己办公室裁切少量桌签,我琢磨出一个方法,愿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4.
谈谈秘书工作中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是党委办公厅(室)的一项重要职能.怎样才能做好协调工作,是秘书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应《秘书工作》杂志的邀请,我和大家来谈一谈秘书工作中的协调艺术.  相似文献   

5.
高从 《秘书工作》2012,(6):38-38
看到《秘书工作》关于制作会议桌签的文章,深为作者过细与用心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作为长期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我们在工作中也探索出了一种便于管理使用桌签的方法,这里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6.
14年前,我从教育部门调入县委办公室,领导安排我从事文秘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正当我为如何实现角色转变发愁时,办公室副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递给我一摞《秘书工作》。从此,我与《秘书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秘书工作》2010,(4):25-25
《秘书工作》对办公室各项业务工作的详细介绍,使我较快地熟悉了办公室业务,更加清楚了如何做好秘书工作。希望《秘书工作》继续坚持选好稿、用好稿,始终成为我们秘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结识《秘书工作》,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在家乡党委办公室谋了一份文字誊抄的差事。那些日子里,我经常从乡党委秘书那里借来《秘书工作》,聊以打发夜晚孤寂沉闷的时光。  相似文献   

9.
赵世喜 《秘书工作》2010,(10):60-60
我是1986年3月参加工作的,屈指算来,这24年中,竟有22年是在秘书岗位上度过的。虽然调动过单位,但我却一直与《秘书工作》相伴。  相似文献   

10.
来函照登     
刘喆 《秘书工作》2010,(1):30-30
您好!我是《秘书工作》的一名热心读者。《秘书工作》在我们秘书处几乎人手一份,每期杂志,我不仅必看,而且是细看,从中获益颇多。它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考性很强,为从事办公厅(室)工作的同志提供了难得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我既是《秘书工作》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又是《秘书工作》杂志的一名作者。多年来,《秘书工作》杂志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月如果不能及时看到它,就感觉少了些什么。我感觉,《秘书工作》杂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治性。长期以来,《秘书工作》杂志始终紧跟中央精神,服务大局,立意高远,视野开阔。例如,今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  相似文献   

12.
《秘书工作》2012,(8):60-61
《秘书工作》的编者希望在刊物上转载我的一篇题为《词涮吏用与文化传承》的文章,我欣然同意了。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做秘书工作或其他文字工作的同志也还有些用处。但文章发表于两年多以前,现在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我必须加以说明;同日寸也有一些因此而产生的感想要供这个机会写出来。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新中国六十华诞。我刊举办的“在祖国怀抱里成长”征文活动受到了广大秘书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纷纷来稿用文字记录六十年如歌岁月,讴歌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和沧桑巨变。从本期起.我刊将陆续选登其中的优质稿件。欢迎大家给我们写来更多更美的征文佳作。  相似文献   

14.
我大概也算个“老秘书”了,从1954年给省委副书记当秘书起,断断续续在党政机关做秘书工作三十多年,当过秘书处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委办公厅主任,当过省委副秘书长,直至离休。前些天,《秘书工作》的同志邀我参加“老秘书谈心”,我当然乐意,但是谈什么呢?时代发展飞快,自己却脱离实际工作太久,要谈也无非是老生常谈。姑妄谈之,请诸君多多包涵。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融“思想性,理论性,探索性,实用性“为一体的&;lt;秘书工作&;gt;杂志,在我们这里倍受欢迎.年初在给各科室选择性订刊时,&;lt;秘书工作&;gt;就被大家一致公推为必订刊物.最近笔者又对机关学刊用刊情况进行了了解,发现各科室都有一套自己装订的&;lt;秘书工作&;gt;合订本,从1995年至今一本不少.为什么&;lt;秘书工作&;gt;在基层机关干部中这么受欢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友     
《秘书工作》2009,(3):63-63
编辑同志: 从事秘书工作以来,细心品读《秘书工作》已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秘书工作》伴随我从基层到机关,从青年到壮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她就像我忠实的朋友陪我走过人生四季,带给我很多知识,很多感动,扩展了我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谈谈怎样当好秘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书工作>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一篇文章,与广大秘书工作者谈谈怎样当好秘书.我结合自己当年给王震同志当秘书的经历和体会,以及走上领导岗位后对秘书工作的回顾与思考,和大家探讨一下怎样做好秘书工作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满宗洲 《秘书工作》2014,(10):57-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一文和视察中办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公厅(室)人员地位重要,工作辛苦、繁杂、难度大。他要求大家"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我作为一名老秘书读后深受教育,倍感亲切,引起强烈共鸣。我当秘书30多年,其中为两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经常被局里一些同事称之为“笔杆子”,后来被调到局办公室当了专职文字秘书。究其原因,我想这与我自2006年初就经常为单位撰写公文材料,而且常有一些“豆腐块”见诸报端有关。很多人问我是怎么成为“笔杆子”的。坦白讲,我在写作工作中取得的进步与成果主要得益于《秘书工作》这份好杂志,是《秘书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成了“笔杆子”。  相似文献   

20.
陈杰 《秘书工作》2009,(8):46-48
叶永烈先生所写的《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以下简称《胡乔木》),是少有的以秘书工作老前辈为传主的传记文学。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秘书工作的读者,我深为书中所载的胡乔木的生平事迹所感动和激励,并从中体味到一个秘书工作者对待事业、对待人生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