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来自法国一家专业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交易额约为550亿元,中国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高达33%,而美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仅占30%,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2.
拍场     
《中国拍卖》2008,(9):5-5
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位居全球第三2008年上半年,伦敦首次取代纽约,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老大。英国和美国共同占有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77%,而中国与法国分列第3和第4,占据其中11%份额。  相似文献   

3.
赵力 《中国拍卖》2008,(5):12-15
历史地加以观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1995年为第一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草创期;1996年-2002年为第二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稳定发展的时期;2003年-2007年为第三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加速发展的时期。而在2006-200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经营机构的数量、经营范围的种类、拍卖业绩的提高等诸方面继续保持快速拓展的态势,在经营模式上也与全球艺术市场进一步接轨。  相似文献   

4.
《中国拍卖》2010,(2):55-58
2009年下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艺术品市场行低迷期率先进到了一个复苏周期。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带动艺术市场走出低谷的这种现象也愈发证明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动愈发密不可分。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图表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一个年度调整之后——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艺术市场受这场危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开始了近年来罕见的深度调整。无论是居于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纽约、伦敦、中国香港,还是在新兴市场中居于"领头羊"地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均呈现放缓的局面。进入2009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有8.9%的增幅,第四季度GDP增幅达10.7%。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层面良好走势的带动,市场行情逐渐出现复苏的迹象。而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1  相似文献   

5.
《中国拍卖》2012,(12):51-51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北京拍卖季活动历时三个月,将于2012年12月下旬闭幕。本届拍卖季共有118家企业参与,共计举办艺术类与资产类拍卖会161场。北京拍卖季活动为将北京逐步打造成为中国艺术品全球拍卖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待2012北京拍卖季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香港以骄人的拍卖业绩,超越了纽约、伦敦,成为了国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焦点。在过去的2009年,香港的艺术品拍卖不仅迅速扭转了金融危机后的市场颓势,更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夺得了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份,《TEFAF 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由三大艺术品市场主导:美国(43%)、英国(21%)、中国(19%)。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了。一方面是不断被刷新的各项艺术品拍卖价格纪录;另一方面是艺术品交易所、艺术品信托在中国遍地开花,艺术品投资"全民化"的浪潮正迎面而来。文章旨在分析和探讨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务核算及税务认定,以期对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税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坤阳 《中国拍卖》2010,(10):22-25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发展和买家群体源源不断地涌入,使艺术品拍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国内藏家如何准确了解和把握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规律?为此,《中国拍卖》杂志社趁2010年秋拍之际,采访了北京华辰拍卖甘学军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龚继遂教授和香港苏富比程寿康先生,分别从国内外拍卖前沿和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欧阳 《中国拍卖》2009,(8):20-20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拟出版《2009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年鉴》编辑委员会将利用行业优势、数据优势、品牌优势打造一本最权威,最全面的艺术品拍卖年鉴。《年鉴》将以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简明的介绍.全面.客观地记录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状况。《年鉴》作为工具书,不仅具有记录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对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情况的集中展示,帮助专业人士对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作出全面的了解,帮助专业人士对次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走势作出预测。为使首本拍卖年鉴特色更加鲜明,形式更加新颖,效果更加明显,社会认可度更高,《年鉴》编辑委员会拟向  相似文献   

10.
2013年的秋拍市场异常火爆,张大千《丹山春晓》以3450万港元揭开中国艺术品秋拍序幕,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18044亿港元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刷新任何当代亚洲艺术品拍卖纪录以及在世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  相似文献   

11.
逸云 《中国拍卖》2008,(12):40-45
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已经演变成了全球的金融海啸。覆巢之下,难有完卵。各国的经济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同期待着中国经济能走出独立行情一般,大家对中国艺术品拍卖的行情也同样充满着美好的期待。11月份,国内艺术品秋季拍卖大幕揭开。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北京诚轩等几家重要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相继举槌。通过对这几家公司拍卖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看到,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在全球的金融海啸之中,终难独善其身,呈现出了量价齐降的调整态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传统艺术品正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市场人气未减,信心犹存。从这三家公司的拍卖结果来看,本刊在第10、第11月刊的秋拍专题中,专家们对市场的判断绝大部分得到了印证。12月,北京保利、匡时国际、北京翰海、北京荣宝、杭州西泠等公司就要陆续登场了。他们拍卖的结果如何,又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呢?  相似文献   

12.
钟荷 《中国拍卖》2012,(12):36-38
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国内各家拍卖公司也在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这一变化。以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第一梯队企业于2012秋尝试了香港首拍,为我国大陆地区艺术品拍卖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市场做出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国际市场》2008,(3):76-76
佳土得拍卖行将于2008年5月在香港举行2008年全球首场“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20世纪艺术”晚间拍卖。这次“晚拍”不仅是收集精彩艺术品的好机会,而且证明继纽约、伦敦之后,香港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拍卖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拍卖》2012,(10):16-17
2012年9月25日,历时一年的首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标准化达标企业评定结果正式发布,这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自1992年恢复发展以来,首次针对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的专业评定,也是文物艺术品行业标准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籍此达标企业发查活动之际,本刊就评定工作的状况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等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全...  相似文献   

15.
在中拍协艺委会2008年会上,艺委会成员们探讨、分析了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态势。委员们认为,2007年是市场回暖,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引起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的一年。2007年,全国各类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达到813个专场,拍卖成交总额为220.80亿元人民币。与往年相比,200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专场数量、成交总额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是自艺术品正式进入公开交易以来最为引人注目、是非最多的一年:春拍昂扬、秋拍瑟瑟、赝品迭出、文交所由猖狂至遭整顿、艺术品基金受追捧……在政策、资本和投机等因素相互交织下,2011年注定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2011年11月初发布《201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文物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人  相似文献   

17.
题记: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不断崛起已成不争的事实。《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指出,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可能会突破千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8.
小鱼 《中国拍卖》2012,(3):42-47
时光如水,转瞬之间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已经走过了二十年.二十年时间弹指而过.但对于中国的文物与艺术品拍卖而言,这二十年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二十年间,随着艺术品拍品价格的飞涨,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圈的人和事也在悄然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拍卖》2013,(8):12-12
本刊讯7月30日.《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统计年报》)在京发布。该年报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共同发布,是目前国内由行业协会和各部委联合发布的唯一一份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权威报告.从2010年起已连续三年发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市场需求旺盛但成熟度还不高。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阐述跨境艺术品拍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优势。借鉴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经验,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艺术品拍卖市场提出放开外资限制,建立健全艺术品拍卖监督法规,完善公共交易平台,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