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不仅仅在取证环节.还应包括取证范围和内容的确定、审计人员的分工、取证方法的选择、证据的鉴定与综合等环节。本文就如何加强审计程序控制,提高审计证据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魏薇 《审计文汇》2005,(8):24-25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所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的形成都必须以合理的证据作为基础。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的实践与体会,就审计取证方法及质量控制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只有具备以上四性的审计证据才是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才能够支持审计结论。但是,目前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更注重在审计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处理、处罚,对如何取得符合“四性”的审计证据往往未引起必要的重视,给审计执法工作带来了风险。本文仅就目前审计取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供审计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伟 《财会通讯》2005,(9):60-60
一、要严格审计取证。《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相比较,删除了有关对国家机关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规定,而加重了对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的国家机关的财政违法行为,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以外,同时,还可建议监察部门或任免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为了便于有关部门对个人给予行政处分,落实个人的责任,审计人员在审计取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审计取证程序要合法、合规。审计人员在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5.
行为审计取证程序选择依赖于审计载体,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且有原始记录支持时,采用命题论证型审计取证模式,审计取证过程包括风险评估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发表合理保证审计意见;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但没有记录支持时,采用事实发现型审计取证模式,风险评估程序基本不变,细节测试受到较大限制,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没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时,采用事实发现型审计取证模式,审计逻辑步骤包括寻找疑点和围绕疑点获取审计证据,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6.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15,(6):125-133
从技术角度来看,审计的逻辑过程,首先是审计目标和审计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审计取证模式来获得审计证据;最后,根据审计证据确定审计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审计主题。一方面,它将审计目标和审计取证模式关联起来;另一方面,它还通过审计取证模式决定审计意见类型。正是由于审计主题不同,才产生了不同的审计取证模式,也正是由于审计取证模式不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也不同,从而,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三十条“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的规定,考虑网上审计的特殊性.如何做好非现场审计的取证工作,是我们在网上审计中需要探讨和研究的,我们认为:做好非现场、网上审计取证工作可分为两个层次、三个步骤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查处经济案件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要发现单位内部人员犯罪的直接证据很不容易。因为很多证据往往存在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册之外,并且需要得到外部业务单位的证实,而内审人员又无权对外部单位实施审计取证。外部单位即使接受内审人员调查也往往从维护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出发,不会轻易吐露实情。因此内审人员常常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如采购价格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审计取证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审计证据质量,提高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性、相关性与合法性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项荣 《审计月刊》2006,(8):31-32
2004年2月,审计署令第6号正式发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简称《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审计质量,防范了审计风险,尤其是加强了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包括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规范审计取证的方法,明确审计证据的转化方式,明确取证的责任。但是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取证工作仍然存在问题,与新《审计法》提出的提高审计机关审计效率的要求差距较大,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谈内审取证的基本原则郭志芳内部审计证据是内审人员在审计作业中根据项目审计目的,运用一定的审计、审计程序和方法取得的用来证实被审计事项真相的客观证明材料。内审证据的取证过程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因此,内审证据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内审工作的质量,而且还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讲,审计取证模式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这三种取证模式对审计实施工作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如何正确区分和运用,是实务审计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在选择审计取证模式时,首要的考虑因素应该是审计目标,因为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目标。账项基础审计比较适用于弊端审计或错弊审计,即比较适用于单一合法性审计目标;制度基础审计比较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即比较适用于以真实公允性为首要目标的定期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则适用于高风险领域中的真实公允性财务报表审计。1、账项基础审计。其取证方法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并日益复杂,社会对审计职业的依赖越来越强,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相应地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剧。如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实质性审查的可信性,笔者认为,实施风险基础审计是最根本的途径。什么是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在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统筹运用各种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形成具有合理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那么,风险基础审计相对于制度基础审计,是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呢?笔者认为不是的。风险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波 《审计月刊》2007,(2):20-21
一、审计证据收集方法 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又称审计取证方法,是指收集审计证据时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技术。目的在于查明事件真相,证实被审计问题。公共工程效益审计证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5.
王剑 《审计月刊》2006,(4):35-35
延伸审计是审计取证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延伸审计的效率、效果,取得所需要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对于从银行贷款的企业来说,既要定期向银行报送会计报表,又要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会计报表,甚至还需向其他的部门报送报表,这就存在报送给不同部门的报表因其目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在对某省商业银行进行审计时,初步调查发现许多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骗取银行信用的情况相当严重。审计人员想了解一下存在这种情况的严重程度,就在该省选取一些地市,延伸审计调查贷款企业报送银行和税务部门会计信息的差异性。本案例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审计证据的定义入手,围绕把握审计证据的相关性、突出审计证据的重要性、运用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取证、制定《审计取证作业指南》、建立审计项目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加强审计取证技术培训等六个方面对规范审计取证行为,提高审计证据质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曾逊 《审计月刊》2010,(3):22-23
审计取证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它是整个审计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是审计认定事实做出定性和处理处罚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审计工作就是围绕审计取  相似文献   

18.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所取得的,用来证明被审计事项的所有事实凭据和资料,它的特征是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认识和掌握审计事项事实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掌握审计证据的准确程度和是否充分。掌握的审计证据确实、充分,审计认定的事实和处理处罚就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掌握的审计证据不确实、不充分,  相似文献   

19.
审计技术和方法是随着审计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广义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指审计全过程所有的管理方法和取证方法;狭义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指审计取证过程所使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广义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财务部于2006年2月公开修订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与原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修助记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1301号)取代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审计证据》(以下简称第5号)。原准则由总则、一般原则、取证方法、附则四章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