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东明 《中国金融》2001,(11):45-45
多来年 ,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服务、缓解农民贷款难方面积极努力 ,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方面 ,充分发挥了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但也应当看到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积聚的矛盾逐步显现 ,问题日益暴露 ,主要表现在 :1 受追求高额利润的影响 ,一些信用社在经营上背离了“以农为本、服务农村”的方向。部分信用社在贷款投向上存在“非农化”倾向 ,相当部分贷款投向了乡镇建设项目 ;一些信用社还向城市企业和集团发放大额贷款 ,致使支持“三农”的力度逐年减少 ,对“三农”贷款…  相似文献   

2.
他促使签订了“苏州控保建筑第一单”个人住房贷款。多年来他所发放的贷款的不良率保持在0.01%。他的勤奋和坚毅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他的事迹被制作成MTV;他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房地产公司和客户的认可,在建行毫无项目贷款支持的情况下争取到较大的市场份额;他不断创新,推出房贷新品“五日通”、“固定利率贷款”等,  相似文献   

3.
实践“三个代表”,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2001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把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和基层党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截至2003年10月底,全市发放“信用一证通”和小额贷款证达42.09万户,85%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得到贷款,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小额信用贷款的大力推广,取得了农民增收、政府增税、信用社  相似文献   

4.
“三农”融资难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要努力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在“三农”融资难的问题中,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又显得格外突出。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县域经济衍生出很多商业金融机遇,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作为在全国率先进行“四放开”改革的城市,一年来,金融部门尤其是专业银行本着“积极支持,加强管理,讲求实效”的原则,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金融支持“四放开”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银行支持“四放开”改革的措施 针对商业“四放开”后社会商业流通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专业银行采取了各自的支持措施,相继推出了“六放宽”、“六参与”、“四加强”、“五协助”等一系列办法与措施。 (一)放宽流动资金贷款限额,适当提高部分企业周转贷款比重。对企业为调整经营结构、购进适销对路商品以及为改变经营方式搞批零兼营、工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金融》2009,(10):54-55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颁布,对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对农村农户放款也逐渐增多,各金融机构相继出击对农户发放贷款,把支持“三农”发展、粮食增产和农民的收入问题放在首位,重视粮食生产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但对农村农户贷款在目前情况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都来抢农户这个“地盘”,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邹新 《金融博览》2014,(5):80-81
“你的笑脸真好!”他给我回了一条这样的短信.着实又令我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强化“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大力营销贷款,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双赢”。不久前,笔者对苏中某市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投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央连续多个“一号文件”进一步突出了“三农”重要地位,并且年年有新的惠农政策出台,同时“三农”也得到了农村金融部门有利支持。但是,在欠发达地区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对支农认识和贷款使用上存在误区,制定并实施一些单边政策,与当地农村环境、农民利益极不协调,服务“三农”力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矛盾。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投入机制不健全和渠道不畅是一大障碍.农民“贷款难”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贷款难”已成为翩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笔者就如何面向贫困山区农民调整金融支持作如下浅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武宣 《中国金融》2002,(1):32-32
为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江西省婺源县农村信用联社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寻找有效支持农村和农户经济发展的“金钥匙”,联社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和专业信贷员,逐乡、逐村、逐户开展“小额农贷万户调查工程”,并就农村信用社的服务环境、贷款操作、工作作风、支农效果等问题,组织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活动,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联社了解到当前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而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贷款难。这种调查既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民的血肉联系,又基本弄清了农户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找准了金融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进金融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青海金融》2004,(2):28-30
自2000年以来,大通县农村信用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加收入这一中心工作,进一步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贷款,改善信贷环境,提高诚信意识,积极组织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工作,在支持广大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3.
一、思路要新 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责无旁贷。近年来,遂宁市市中区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支持和推进全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6年4月底,遂宁市市中区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余额达76518万元,占贷款总额的75%;贷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6%。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比尔·盖茨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单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他而言,创业是他人生的旅途,财富是他价值量化的标尺。“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这就是他对金钱最真实的看法。比尔·盖茨很少关心钱的问题,也不在意自己股票的涨跌。钱既不会改变他的生活,也不会使他从工作上分心。他经常会告诉那些向他求经的朋友:“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简直毫无意义。”他非常讨厌那些喜欢用钱摆阔气的人。在生活中,比尔·盖茨也从不用钱来摆阔,始终遵循他的那句话…  相似文献   

15.
朱磊 《金融博览》2006,(10):41-42
“许步连鸡场的鸡又卖完了,赚了3万多!”连日来,农民许步连的赚钱故事在江苏省宿迁市三树乡不断传播。许步连家两年前还一贫如洗,但他凭着一手养鸡养猪的好本领,在当地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下,建起每年可出栏100头猪和3万只肉鸡的养殖场,年纯利润7万多元。仅仅两年时间,许步连就成为当地出了名的富裕户。每每谈起自己的发家史,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总不忘念叨一句话:“没有信用社的支持就没有我许步连的今天,信用社是我们农民发家致富路上的‘加油站’!”让信用档案成为农民致富的“加油卡”农民赵跃想扩大养殖规模,但自有资金不够,到当地信用社申…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金融支持“三农”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金融支持“三农”的机理发生了局部性偏离,农业贷款存在投向不合理、投机大于投资的状况,表现为尽管每年农业信贷投量成倍增长,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消费合理化等“三农”发展目标仍难以较快实现。结合固阳县的实际情况,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三角债”,就是在许多企业单位之间,我欠你,你欠他,他又欠我,循环牵攀,既收不回债权,也还不清债务。目前一个中型企业,有几千笔欠人、人欠的现象并不希罕,对生产经营的正常循环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清理三角债的呼声与日俱增,但如何清理,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算了吧”     
有这样一位会针同志, “算了吧”是他的口头螺,他喜欢一切照旧,夙平浪静,若有点夙吹草动呀一--他就“算了吧,算了吧”地妞 个不停。当先淮工作者廷动刚开展,他就梢趣地癸了言: “不是我在登表碧输,会汁工作就是不能革旧出新。挑什么战?找什么盗r,?算T吧,同志护,,照老的办法最把彪,同志俩想想嘛—存歌能不能往借方豁?徽字是S能不能肩成,户你就把脑 汁校干 浮,也改变不 了借货 原理。算了吧,同志护,,照章办事,免得出周题。”;.照你淤会补工作就不能先淮?”他眼一挤,嘴一板挽: “推知道呢?不过,我还没有晃推当了会汁博上,算了吧,同志们,画圈圈…  相似文献   

19.
说情(小小说)柳明格“我哥哥求你帮的事,你很为难吗?”女友温柔地对他说。刚当上农行信贷股长的林明如实地对心爱人说:“他要求的贷款不符合信贷原则,我无法帮这个忙。”原来,女友的哥哥,今天上午到林明办公室将一份要求贷款的报告送给林明,这个未来的大舅子看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天亚历山大国王看到古希腊哲学家底欧根尼在街头躺着晒太阳,于是走到他身边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底欧根尼回答说:“我惟一需要的是,请你走开,别挡住我的阳光”古代哲人简简单单的这句“请别挡住我的阳光”,却道出和诱发了现在人们的许多困惑——我们的阳光权是不是也受到了侵害?而我们又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呢?同样的问题还有多少?一件物品应该属于谁?拥有者可怎样处置这件物品?别人侵占了这件物品,拥有者该怎么办?类似的问题,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随时存在。物权法正好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最有效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