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迅速发展。据台湾当局公布,截至1991年4月,登记到大陆投资项目为2503项(不包括台资与外资合资投资项目),投资额近8亿美元。1990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步由闽、粤向北扩展,对上海投资也有较快发展。到1990年底,上海共批准台资企业108家(合资85家、合作4家、独资19家),累计吸收台资协议金额2.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7亿美元。其中1990年批准台资企业52家,占全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4.7%,吸收台资1.49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盐城作为江苏沿海的重要区域,多年来,积极实施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惠及广大台胞和台资企业的政策措施,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努力拓展对台经济交往合作渠道,依法维护台商和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台经济工作稳步发展。自1989年兴办第一家台资企业,至2008年底,该市已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640家,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1.62%,协议利用台资11.07美元,占全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14.74%。  相似文献   

3.
合同台资金额增长,实际使用金额下降,第三地转投资加速,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显著特征。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投资项目2050个,同比下降5.31%;合同利用台资46.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62%;实际使用台资18.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以实际使用金额计算,台湾居大陆吸引外资排名第六位。大陆合同利用台资金额在去年增长27%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增长31.62%,而实际使用台资在去年下降15%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下降10%,较大反差说明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正在放缓。而另一组数据显示,台湾经第三地对大陆转投资正在加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刘雪琴研究员指出,台商经第三地转投资特点明显。维京群岛、开曼群岛和萨摩亚是闻名于世的离岸金融中心。2003年,按这三地实际投资金额的70%估算,台商转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约为53亿美元,远远超过按注册地统计的台资金额。加上按注册地统计的实际台资金额33.8亿美元,台商实际投资金额高达87亿美元,约占当年全国境外投资使用金额16%,居境外投资的第二位。以台资实际投资金额为基本依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台商大陆投资模式正在起变化,一是投资产业多元化。按实际使用台资统计,2003年台商投资前三类行业依次为:制造业(27.6亿美元),房地产业(1.96亿美元),农、林、牧、渔业(1.36亿美元)。刘雪琴研究员介绍,投资产业多元化表现在,过去台商投资集中在基本金属等一般制造业,现在高科技领域投资增长很快。商务部5月底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去年出口额前200家企业中,台商就占28家,多数为IT企业,而且榜上前三名都是台商。台商投资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势头超过珠三角,并出现逐渐北移的趋势。按实际使用台资统计,2003年东部沿海省市合计吸收台资20.3亿美元,占总额的比重为86.7%。中西部内陆省市合计吸收台资4.5亿美元,占总额的13.3%。2003年,台商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投资有所下降,其中对珠三角的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40.2%,长三角同比下降2.4%。  相似文献   

4.
看好祖国大陆:台商投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在《鼓励台商同胞投资的规定》及《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激励和保护下,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蔚然成风。截止到1995年底,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1780个,协议金额累计293.90亿美元。台商投资居祖国大陆吸收外商投资的第二位(香港居第一位)。1995年在中国,台商投资项目4778个,协议金额57.7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金额30.04亿美元。与1994年相比,投资件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利用外资的国别和地区中,欧盟是仅次于亚洲十国/地区、美国,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第三大来源.自1979年以来,截止到2000年底,在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数(363885个)中,欧盟位居第三,占全部外资项目比重为3.13%,低于亚洲十国/地区81.71%、美国8.60%;在中国吸收外资合同总金额(6760.97亿美元)中,欧盟也位居第三,所占比重为7.46%,低于亚洲十国/地区72.82%、美国10.14%;在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金额(3483.46亿美元)中,欧盟仍然位居第三,占全国比重为7.48%,低于亚洲十国/地区75.10%、美国9.29%.但是,自1997年以来,欧盟对华实际投资持续超过美国;2000年欧盟对华合同投资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第二大来源.  相似文献   

6.
截至去年底,江苏省扬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54个,合同台资33.1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6.1亿美元。扬州市已成为台商在江苏投资的又一个聚集区。  相似文献   

7.
周明伟 《国际贸易》1996,(12):48-50
从1987年以来台资在大陆和东 南亚投资的变化来看,可以发现,台资在大陆和东南亚的投资金额基本上是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台资在东南亚投资较多,势必会相应影响到台资在大陆的投资,反之亦然。 相同点 1.投资金额庞大,均占有重要地位。截止1995年底,台商在大陆协议投资金额高达300亿美元,列大陆吸引境外资金的第二位,仅次于香港;台资在东盟六国(不含文莱)的投资总额亦达280亿美元,累积投资额分列越南吸引外资的第一位,马来西亚的第二位,泰国、菲律宾的第四位,印尼的第七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陆外商直接投资已形成相当规模,1986-2002年大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417,399个,协议利用外资8,119.7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19.10亿美元.其中来自港澳、台、美、日、欧、韩的项目总数、协议金额、实际金额分别占同期大陆外商总投资的87.67%、79.37%、82.22%.因而研究这些国家、地区对大陆直接投资的特点,就能基本洞察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利用好外资.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市继续发挥各种优势,积极有效地开展吸收外资特别是吸收台资的工作,加强外资投向引导,鼓励发展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创汇型项目,千万美元以上的利用外资重点项目有实质性的进展,全年来福州市考察投资环境,洽谈项目的港、澳、侨、台、外商达5500多人次,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合同233顶,总投资43825万美元,协议外资27370万美元,实际到资1019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3%,产品出口1.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外税收入2.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  相似文献   

10.
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以来,短短十几年间,这个苏南小城已成为中国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截至2006年末,有台资企业2200多家,合同外资130亿美元,到账台资65亿美元,占大陆总数的九分之一,江苏全省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抢滩浦东     
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投资浦东的《财富》500强海外企业累计已达174家,投资项目数达328个,投资总额111.8亿美元,合同外资56.28亿美元,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分别占新区利用外资数的25.6%、29.4%.  相似文献   

12.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管理对政府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合同管理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合同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信息     
《大经贸》2001,(9)
浙江一般贸易出口首次超过广东今年1-6月份,浙江省外贸出口10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居全国沿海省市之首;一般贸易出口首次超过广东省,跃居全国第一:而广东省出口受阻,增速明显放缓,同比仅增长0.6%。广东利用台资全国第一广东省政府对台办资料显示,截止今年6月,广东省引进台资项目13126个,协议利用台资金额196.6亿美元。东莞是协议利用台资最多的市,其次为广州、深圳。到目前为止,广东利用台资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台资企业数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也是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4.
赵彬 《商业时代》2003,(2):40-41
在我国吸引的境外投资中台资已仅次于香港列第二位,当前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新一轮投资呈现出若干明显特点,其原因在于台商投资动机、主体等影响投资的因素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台资进入受政治因素和经济规律的双重影响,未来走势受其内在规律驱动呈现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增长趋势,必须把握台资新动向,更新思路,创新办法,主攻重点,力争引进台资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赵彬 《商业时代》2003,(237):40-41
在我国吸引的境外投资中台资已仅次于香港列第二位,当前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新一轮投资呈现出若干明显特点,其原因在于台商投资动机、主体等影响投资的因素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台资进入受政治因素和经济规律的双重影响,未来走势受其内在规律驱动呈现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增长趋势,必须把握台资新动向,更新思路,创新办法,主攻重点,力争引进台资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一、近年来荆州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状况分析近年来,荆州市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大致有以下特点: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步增长,但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截止2001年底,全市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19.4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52%,年均增幅为30%。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7.9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83%,年均增幅27.2%,两项合计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35%,民间投资已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7.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引人关注。文章对其岛内外经济背景作了分析,从增长规模、投资行业、投资地区、投资形式四个方面总结其特点,认为90年代台资外流将会先快后缓,投资结构将进一步改善。为此,要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改善利用台资的环境,其根本所在是力争早日实现“三通”,突破两岸现有关系,以促成利用台资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扎根广州     
创信鞋业是珠三角台资企业的缩影. 在被誉为"世界鞋都"的珠三角地区,星罗棋布地集中了上千家由境外投资兴办的制鞋厂家,其中60%以上的是台资企业,所生产的各式鞋,占了祖国大陆总产量的60%至70%.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青岛开发区(黄岛区)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全市对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海峡两岸加入 WTO后给对台招商带来的新机遇,不断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合同利用台资和实际利用台资方面,连续几年均位居全市前列.为适应"构建青岛经济发展重心"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台资企业发展,进而促进青岛开发区与台湾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近期,区台办走访了区内部分台资企业,了解了台资企业的发展现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郭利田 《中国物价》2012,(9):66-68,75
近20年来,在台湾对外投资中,大陆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并且所占地区比重越来越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为台商投资大陆奠定了环境面和制度面的基本框架,ECFA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认为台湾投资大陆新趋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两岸政府政策将直接影响台资西进大陆;第二,台商投资大陆市场本地化趋势日益明显;第三,台湾在大陆的投资还将以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导向行业为主,但服务业将成为台资进入大陆的新动力;第四,台商投资大陆在地域分布上出现了分散化趋势,台资将加速西上北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