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准扶贫坚持瞄准贫困,全力落实贫困户搬迁政策 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瞄准贫困人口搬迁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强化搬迁的“扶贫”宗旨和“精准”理念,防止“搬富不搬穷”、“搬近不搬远”问题. 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搬迁安置 根据搬迁户的客观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安置方式;充分考虑深度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以有地安置为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梯度安置,有闲置出来的农村二手房,搬迁户愿意的,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实施梯度安置.  相似文献   

2.
易地搬迁解民忧,扶贫开发显真情。兴国县方太乡富美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紧临方太乡号镇,共安置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做好贫困户房屋易地搬迁这项工作,方太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解决了项目施工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着力完善了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一条龙,建设扶贫车间,抓好产业发展与转移就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搬迁户“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生 《老区建设》2008,(15):42-43
移民扶贫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重要工作,扶贫效果也表现得最直接、最明显。移民扶贫工作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搬得出”是脱贫前提,是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基础单位实施整体搬迁,不能搬一部分留一部分,以降低扶贫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稳得住”是发展过程,是指通过有土安置、无土安置以及敬老院安置等方式,使搬迁户能够稳定下来。“富得起”是最终目的。通过有效的扶持,使移民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4.
《老区建设》2008,(13):36-36
湖北省阳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2006年开始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对贫困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并把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在国、省、县、乡道和通村公路旁边。截至目前,全县12个镇19个贫困村进行了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先后搬迁2066户8883人。整体扶贫搬迁,量依路而设,方便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加快其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基于晋陕两省六县扶贫移民的实地调研,文章以搬迁户为单位对影响自愿度搬迁户主体性、搬迁政策、搬迁模式三大类特征因素所包含的若干因素进行因子分析,识别六类主要因子,即搬迁经济衡量、搬迁政策认知、搬迁户个体特征、搬迁与安置方式、搬迁类型、搬迁户特征,把它们作为自变量,搬迁户自愿度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搬迁经济衡量、搬迁政策认知、搬迁户个体特征、搬迁与安置方式、搬迁户特征五因子对搬迁户自愿度正向影响显著,搬迁类型一因子对搬迁户自愿度负向影响显著。搬迁经济衡量、搬迁政策认知、搬迁户个体特征、搬迁与安置方式、搬迁类型、搬迁户特征对模型解释力的贡献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上饶市按照移民扶贫“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目标,始终坚持整体搬迂基本原则不动摇,科学筹划,精心组织,5年来共确定移民迁出点428个,搬迁安置移民34524人。其中:实现整体搬迁的迁出点415个,搬迁人数33488人,整体搬迁率97%。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共新建移民集中安置小区188个,涌现出鄱阳县田畈街镇牌楼、  相似文献   

7.
叶富安 《老区建设》2013,(23):29-31
干都县是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有22.4万贫困人口,目前仍然有深山区436个自然村(居民点)8173户35621人亟待进行移民搬迁安置。近年来,该县借助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强劲东风,自我加压、创新举措、砥砺奋进,将深山区移民搬迂扶贫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研究和抓紧抓实,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目前该县正通过工业园区安置、中心镇安置、中心村安置的梯度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茂名市对边远分散的老区村采取搬迁安置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年年扶贫不见效的问题。从1997年至2006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含省、市、县配套和搬迁户出资),先后对99个自然村1582户9232人进行整村搬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吉安市自2003年开展搬迁扶贫以来,坚持和强化"内聚外迁"的搬迁模式,从深山区、库区、生态保护区和地质灾害区搬离贫困群众11.7万人。集中安置了7.1万人,其中3.6万人在县城或圩镇安置,0.6万人在工业(产业)园区安置,2.9万人在中心村安置。搬迁扶贫对吉安市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迅速集聚、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结合吉安市10年来搬迁扶贫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扶贫难题     
一扶贫移民搬迁难题一是搬迁土地难寻。以陕西陕南为例,人均耕地少,连片的耕地更少,落实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难度较大,为移民调剂耕地更加困难。二是资金需求量大,缺口明显,部分贫困群众无力搬迁。三是搬迁户达到"稳得住、能致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贫困是一个多维度、主观和客观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致贫因素的结构是减贫的关键,农村减贫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类型家庭的致贫因素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措施,其中的关键在于贫困户和贫困成因的双重瞄准机制上。文章设计一种网格化管理的精准扶贫模式,将贫困农户按照致贫因素和地理分布,建构贫困分布网络,实施网络化管理,并利用网络化的动态管理,针对属于不同贫困网格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率,降低扶贫成本。  相似文献   

12.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重要抓手,是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因政策干预而生,因而也使得安置社区面临社区认同和治理双重挑战,此时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社区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阐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区文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认同、强化社区文化政策的执行力、建立契合实际的文化管理体制、提升社区居民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的扶贫方式相比,精准扶贫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滴入式"扶贫为理念,采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扶贫主体,并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在实践中,精准扶贫依然存在贫困户精准识别难度大、贫困户退出和再入机制不健全、扶贫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今后要通过完善贫困户精准识别方法、健全贫困户退出和再入机制、完善"三位一体"扶贫协作机制、推进农村土地、金融、社保等相关制度改革的路径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以来,湖北省南漳县着力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户居住条件差的状况。但是,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不论地理环境差异,一个政策统到底的"一刀切"问题在山区显得比较突出,部分搬迁户出现了生产生活不便、人文环境不适等新情况。我们以秦家坪村为样本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已经有快40年的时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构建了"多元协同扶贫体系";瞄准机制不断改良精确,从"区域瞄准"到"精准"扶贫效果更显著;构建多层扶贫政策机制。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应创建科学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体制,健全贫困户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体系,全力推进农村扶贫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青藏高原精准脱贫工程是最伟大和温暖的民生项目,是让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幸福感的伟大工程。当前青藏高原地区面临贫困区集中连片贫困、贫困户识别存在困难、脱贫产业和扶贫资金不匹配、青藏高原地区的贫困与现行贫困标准不一致和扶贫脱贫资金存在"寻租"现象等问题。青藏高原地区需要通过产业扶贫带动集体脱贫、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监管机制、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农户住宿环境、提高财政投入扶贫资金和加大整体搬迁力度等手段实现脱贫致富,推动青藏高原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维护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17.
吕军  朱美霞 《老区建设》2013,(13):51-52
自2008年以来,新干县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已历程五年。该县以《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工作目标,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愿的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发展,谋求实效。五年共投入移民扶贫专项资金973万元,累计搬迁605户2227人,建设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16个,新建移民住房605栋,令新干"三区"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喜人的"六变化"。变化一:搬迁移民户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移民户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乐安县扶贫和移民工作紧紧围绕"改善条件、强化素质、增加收入"的目标,坚守主战场、瞄准硬骨头,打好攻坚战,以整村推进为抓手,以片区开发为平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扶贫、移民搬迁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工作,扶贫和移民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困群众和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2012年,全县贫困人口降幅达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5%。尤其喜人的是,2012年该县荣获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扶贫和移民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荣获江西省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秭归县为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6个乡镇启动了搬适扶贫工程,420户、1500人搬进了新居。秭归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扶贫搬迁原则,采取五条举措:一是县内投亲靠友,分散安置。二是外迁远迁,搬迁扶贫,县外安置。三是开辟搬迁扶贫区,高山的农户搬迁到低山、坪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有经济基础和有经营能力的农户搬迁到示范区从事第三产业。四是新建农户庄,集中安置。五是县直各局的帮扶单位一个村一个村的帮,一对一的扶。秭归县6个乡镇启动搬迁扶贫工程@吕青富  相似文献   

20.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有效途径。青河县作为全疆五个率先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项目。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实地调查,找出了政策规定、搬迁计划和后续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行,应该在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工作人员执行能力以及加强监督考核等方面着手,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