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刘卫 《商场现代化》2007,(18):13-14
“两税合并”是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一种调整,而并不是取消所有的外资优惠政策,其目的是使我国的优惠政策更加合理化,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了缓解新税法出台对部分老企业增加税负的影响,在实施合并过程中,我们采取设过渡期、加大间接优惠等措施,减少“两税合并”给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卫 《商场现代化》2007,(6X):13-14
“两税合并”是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一种调整,而并不是取消所有的外资优惠政策,其目的是使我国的优惠政策更加合理化,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了缓解新税法出台对部分老企业增加税负的影响,在实施合并过程中,我们采取设过渡期、加大问接优惠等措施,减少“两税合并”给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直接影响了外资的流向与流量,因此,在整个外资立法中,有关优惠制度的法律规定,占据着重要位置。自1979年以来,为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提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力,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曾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客观情势的变化,重估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已成必然。 一、当前投资环境的重大变化 进入到九十年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魏浩 《财贸研究》2002,13(5):90-92
我国通过外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华投资,无可否认,外资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失业问题、产业问题、技术问题、市场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外资优惠政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动态调整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婧 《商业研究》2007,(1):151-1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外资优惠政策。20多年来,这些优惠政策确实在引进外资、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现行外资优惠政策的消极影响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秦超 《财贸研究》2007,18(5):51-58
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入手,把我国政府与外商投资者作为两个博弈主体,通过对外资优惠政策和外商的直接投资的动态博弈分析,得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然后通过对该均衡解的详细分析得出一系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资政策和以后的外资政策的调整路线与博弈分析的结果是吻合的,并得出了充分利用外资的关键是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由偏倚到中性--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力  许民 《国际贸易》2001,(8):50-52
面对入世所带来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政府和学术界普遍认为应该对中国的外资政策加以调整,但如何进行调整,意见却很不统一。目前主要有4种观点:(1)按照国民待遇原则调整外资政策;(2)在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的同时,继续实行有选择的优惠政策;(3)继续对外资实行全面的优惠政策;(4)继续对外资实行限制和歧视政策。  相似文献   

8.
吸引外资与产业扶持政策的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超 《财贸研究》2006,17(3):15-20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造一个三阶段的完美动态博弈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引进外资与扶持产业之间找到一个纳什均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该加大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整体环境,如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法制与产权保护、基础设施等,既适用于外资,也适用于内资。有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根本无须对外资实行减免税等特殊优惠政策。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可以同时刺激外资的流入与国内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外资管制的逐步放松,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我国港口行业并呈垄断之势。本文从市场准入、价格政策、投融资政策、技术改造政策、利用外资优惠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港口行业反外资垄断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引进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开放之初我国资金的极度稀缺,为了实现我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多而快地吸引外资,我国对外资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即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涉及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国长期执行的外资优惠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全局性不利影响也逐步显现。在中国加入TWO后过渡期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有条件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当然,在特定领域仍需保持适度的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