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林 《经济师》2013,(1):198-199
为了降低票据业务的风险,保护银行资金安全,文章介绍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几种主要风险如道德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具体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达到农村信用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左立华 《经济师》2007,(5):248-248,250,251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以金融中介者的角色,提供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收取手续费,并承诺客户在一定期间内履行票据特定义务的约定。由于受社会信用环境差、企业制度建设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较难开展。文章介绍了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当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票据市场潜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 年来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迅速 ,各银行商业汇票业务量越做越大 ,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 ,从人民银行的案件通报中可以看出利用商业汇票作案的案例也与日俱增 ;同时 ,随着我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商业汇票的经营风险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如何在稳健开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的同时有效防范票据风险 ,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一、商业汇票的风险种类从目前票据市场状况看 ,商业银行在办理商业汇票业务过程中 ,主要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风险 :(一 )信用风险票据信用风险是指票据债务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票据债权人票据款项的风险。信用风险的源头有企业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 ,如 :(1)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后 ,企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 ,票据到期银行须无条件支付款项 ;(2 )银行为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办理保贴业务。上述两种情况若企业在票据到期时出现经营困难 ,导致到期不付款 ,银行就要被迫垫款。 (3 )承兑银行在票据到期兑付时 ,刻意寻找票据要素上的瑕疵作为拒付理由 ,造成银行贴现款到期不能如期托收入账。(二 )政策风险商业汇票业务的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4.
银行承兑汇票在使用和流通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伪造、变造等欺诈行为,银行操作上、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关联企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资金等,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同风险种类、特点和性质,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和促进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银行在管理上、操作上会存在较为薄弱的环节,所以通常会存在对汇票进行变造、伪造等欺诈行为的风险。不仅银行本身存在漏洞,相关关联企业有时也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从中套取资金谋求利益。本文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同风险的性质、特点和种类进行分析,对于乡音的风险分别提出了防范措施,保障和促进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是票据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探讨了发展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意义及风险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芳  李学伟 《经济师》2009,(7):256-257
企业收取银行承兑汇票的比例愈来愈高,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银行承兑汇票既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还有操作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从订立合同、汇票接收审查、汇票日常管理等环节加强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8.
浅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作案占了票据案件的绝大部分,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日益成为金融会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防范票据风险,维护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为此,要从引起风险产生的源头抓起,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规避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才能保证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期以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社会经济领域得以广泛推行。为了降低票据风险的发生,保护银行资金安全,为此,要从引起风险产生的源头抓起,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规避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才能保证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票据融资业务总量激增.票据融资业务放量增长导致其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承兑业务信用风险都存在上升的态势.本文通过对票据融资业务大幅增长的成因及面临的风险分析,提出促进票据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较快,无论是对规范商品交易行为,促进商业行为的票据化,还是为企业排忧解难,密切银企关系,增加银行企业存款和提高自身效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的机制尚不健全,一些管理制度没有跟上,银行承兑汇票在使用过程中所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2)
近年来银行连续发生的有关票据案件,引起银行监管部门及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防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风险,文章展开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票据业务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是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的过度竞争、利益上的驱动、社会信用体系及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等,是造成我国票据业务风险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相应地,加强票据业务的监督管理,完善银行内部法人治理机制,加强社会信用秩序的建设,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的角度浅析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企业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的科学管理、合理地运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票据管理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韩良儒 《经济师》2002,(10):15-15
一、存在问题1 .业务人员票据基本知识缺乏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等虽然已经实施几年了 ,但是由于基层商业银行对相关业务人员学习培训较少 ,加之岗位变更频繁 ,有些业务人员对银行票据知识缺乏了解 ,思想麻痹 ,操作上不规范。2 .票据承兑审核不严、过度集中风险增加。一是有些基层金融机构在办理承兑业务时 ,不能严格审查企业承兑申请 ,要求提供的资料仅是复印件 ,有些企业把办理汇票作为一种融资手段 ,没有真实的商品交易 ,增加了票据业务风险 ;二是有些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资金安全 ,票据承兑业务主要集中到…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行票据制度下,银行承兑汇票要求具备真实的交易背景,其具备贷款和资金交易的双重属性,是资本市场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票据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银企双赢和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王越  马德忠 《经济师》1999,(5):64-64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新型的结算业务,由于其具有能为客户提供及时、简捷、高效服务的独特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银企双方的青睐。银行承兑汇票广泛使用和发展,为企业创造了信用可靠的票据融资方式,无论对规范商品交易行为,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还是为支持地方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银行承兑汇票由于集汇票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于一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流通性,加上本身的资金融通功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大中型企业回收资金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逐步攀升,由于票据收取不均衡以及流通转手时间影响,存量票据占压企业生产资金,给企业带来经营压力。通过着重分析银行承兑汇票给大中型企业资金管理带来的影响,对企业在银行承兑汇票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商业汇票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不带息商业汇票的会计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带息商业汇票在实务操作中却往往容易出错,笔者将按照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应收票据核算的有关规定(以下简称“新制度”),探讨企业带息应收票据核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自强 《经济师》2002,(11):283-283
随着社会的进步 ,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突出 ,金融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 ,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短期融资渠道。特别是支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由于有银行信用保障 ,受到社会各界青睐。然而随着银行票据的广泛运用 ,犯罪分子利用票据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 ,严重影响了银行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一、银行票据诈骗的手段认真分析近年来银行票据诈骗案 ,犯罪分子诈骗手段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 .伪造银行预留印鉴进行诈骗。由于目前银行的前台一般用肉眼分辨印鉴真伪 ,因此 ,利用伪造印鉴诈骗是犯罪分子的基本手段。一是用普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