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一、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  近几年来,为了强化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作了很大努力。1995年6月2日,公安部发布了《暂住证申领办法》,各城市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外来劳动力管理、建筑场所管理、私房租赁管理、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实行了多项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根本上讲,现行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办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现行的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政策充其量也是过渡时期的权益之计,问题甚多。1.计划式管理方式导致了管理的低效性现行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是计划经济式的。这…  相似文献   

2.
陈洁 《价值工程》2011,30(25):271-272
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法学视角对我国现阶段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逐步推动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进程的主要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守红 《城市问题》2007,(12):60-63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由于外来人口大规模聚居,导致城市居住空间改变引发的教育问题,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是我国义务教育、和谐社会搭建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合法权利。通过对上海地区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子女教育存在受教育出现滞后性、接受的教育资源较少、缺少父母陪伴、身份认同困惑、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本身的不重视等问题。但与外来人员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其受教育权利的保障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随着外来人员子女的成长,其自身也会逐渐重视自身的受教育情况,因此,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保障不仅是为了某一代孩子的未来着想,更是为了整个社会能够和谐健康的发展。为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合理配制义务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外来人口纳入城市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并且将外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于国外城市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分析,并对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和混合管理三种模式进行了具体描述。并就城市管理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从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行政管理的强化、环境保护系统的健全、经济手段的运用、环境教育的普及以及加强环保科技和产业的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城市管理和环境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通过对城市水、大气、垃圾和噪声等污染情况的分析 ,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环境管理措施的内容和特点 ,指出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城市环境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乡过渡聚落形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和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浓缩着城市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组织与发展商以及外来人口等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冲突等种种博弈状态和过程。从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以城中村这一特殊类型的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为切入点,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城中村空间生产的经济基础、属性特征、类型、过程、模式和治理机制等。结论是:城中村空间的生产是制度变迁和社会行动者互动博弈的产物,城中村空间的治理必须以产权为突破口,建立合理的社会经济治理体系;以规划为龙头,加强城中村土地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以利益平衡为切入点,促进城中村社区转型和社会融合;以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为引线,推动城乡空间整合。  相似文献   

8.
《住宅与房地产》2009,(6):17-20
访问背景: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市边缘地区逐渐形成了大量以当地居民自建自住兼出租住房为主的社区(以下简称“城中村”),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在此居住工作。在这些社区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提供,均明显滞后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加强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中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城市文化、生态文明、各项设施、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建设思考。  相似文献   

11.
唐杰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97-103
城市户籍政策调整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充分剖析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二代优先”的户籍政策调整新思路,即允许流动人口子女先于父母双方获得城市常住户口,其基本前提是其父母已经在该城市就业、居住达到一定的年限.这一政策可以较好地与现有落户政策衔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且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户口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 ,从完全禁止户口迁移到数量限制政策 ,再到征收费用政策和放开小城镇入户限制的逐步放松户籍管制政策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加 ,损害逐渐减轻。我国放开小城镇户籍限制的改革放活了地方经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程是由经济内生决定的 ,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那些放开户籍限制的城市也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问题。放开户籍限制不会构成对城市就业、住房、治安、交通的压力 ,反而创造了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在对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对中等城市的研究进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讨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中等城市可以包括除特大城市和一般小城镇之外的所有城市;在确定中等城市时,应从"次区域发展中心"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论证,以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城镇网络;中等城市的发展应更加突出个性,加强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以江苏省地级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及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加大.论文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试图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了我国的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预告登记是指为了保全以不动产物权的得丧变更为标的之债权请求权而设立的一项登记制度,经由此种登记,债权请求权也获得了公示的效力,从而得以对抗第三人。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在实务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对商品房一物二卖的有效抑制。有了该项制度,可以较好的控制卖房人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不当交易行为,更好的保护买房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鉴东京都等国际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辽宁省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建议:以打造都市圈经济为核心,重点实施交通引导城市开发(TOD)战略。以建设辽宁省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为切入点,依据交通设施布局,重新制定辽宁省城镇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生态环保新格局。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做大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经济区,做强以大连为核心的沿海经济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城市生态学原理,从生产位、生活位、环境位构建综合衡量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方法,以各省的地级以上城市作为分析样本,综合评价生态适宜度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城市生态适宜度大致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南方高、北方低的格局.这既与区域自然生态条件有关,也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建立完善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也是国家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居住权,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本文总结和归纳了其他国家的住房保障体系模式,分析了中国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的历史过程和当前住房保障体系的内容。通过对比,进而发现中国的住房保障系统存在的主体问题和矛盾,提出适合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彤兵 《价值工程》2022,41(8):22-24
"30·60目标"是中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引领世界碳中和的过程中承担巨大责任.辽宁省作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城市之一,绿色制造在碳中和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辽宁绿色制造的现状之后,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辽宁绿色制造实施对策,加速实现辽宁省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城市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吉林省8个城市的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认为,吉林省城市投资效益有待提高,应当加强对城市投资的监管,以促进城市科学发展,防止城市投资引发城市空间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