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加大收入差距。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权衡公平目标与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在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推进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实施,并逐步推广到西部12个省区市。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也开始研究开征碳税的可行性。资源税改革和碳税开征将提高煤炭开采环节和燃煤发电环节的成本,从而导致发电成本和电网企业购电成本上涨。介绍了资源税和碳税的基本情况和改革方向,分析了对电力企业和其他能源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碳税政策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问题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碳税政策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创新模式选择以及研发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收敛性。通过研究发现,碳税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激励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主性,也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提出我国在碳税政策设计和实践中应坚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碳税政策、促进碳税征收与碳排放交易协同、匹配碳税征收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利用碳税发起设置低碳产业基金等政策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政策要闻     
刘红 《国际石油经济》2011,(12):87-88,99
(2011年11月) 澳大利亚议会通过"碳税"法案11月8日,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吉拉德政府提出的"碳税"法案。至此,这项备受争议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2011年7月,吉拉德宣布政府将对碳排放征税,征收价格为每吨23澳元(约合24.70美元),计划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征收,直至2015年建立起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体制为止。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征收10元/吨、20元/吨、30元/吨和40元/吨碳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利用经济产出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来衡量碳税的减排效果,最后,模拟保持居民福利水平不变的情况,分析碳税的“双重红利”。研究结论表明:碳税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能够明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除政府收入和消费增加,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GDP、名义GDP和居民福利均产生负效应;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降低,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受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碳税的实施充分发挥了能源强度效应的抑制作用并减弱了经济产出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征收碳税的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率,保持居民福利不变,可以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在消费者具有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条件下, 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通过建立消费者对新产品、 翻新品、 再造品的不同效用函数, 得出消费者对3 种产品的不同需求, 并给出在考虑需求和政府征收碳税情形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 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同时, 制造商同时生产3 种产品进行的决策。 结果表明: 同等条件下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比选择非低碳产品的效用大, 这使得消费者有低碳动机; 制造商应利用产品的异质性来获得最大利润; 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使其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增加, 征收碳税促使制造商多生产低碳产品, 这种与低碳联系在一起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对消费者和制造商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正>编者按:本期策划聚焦于环保税开征以来的实施情况及不同类型钢铁企业的环保能力现状。本刊特别邀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凤撰稿《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实施评估》。文章从环保税的征收情况、环保税的作用以及未来政策优化建议这3方面介绍了一年多以来环保税的征收情况。同时,本期刊登了钢铁行  相似文献   

8.
多数学者认可征收碳税能起到比碳交易更强的减排效果,但在我国税收政策优化、企业减税效应初显、实体经济发展亟待提升的大背景下,征收碳税是否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特别是对山西省等主要能源省份的经济影响,在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谨慎对待。首先利用庇古税理论计算我国碳税的最优基准税率,然后构建了山西省经济、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的九部门CGE模型,利用2012年山西省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编制宏微观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分析了碳税以最优基准税率增减10%、20%征收的情况下对山西省各部门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对于煤炭生产部门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可以降低各部门对高碳能源产品的消耗,对可再生能源及低碳产品的消费产生利好,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促进碳减排。但在各部门之间的影响程度不同,煤炭开采业受到最为严重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政府应在坚定实现碳减排目标、寻求最优碳治理途径的过程中注意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煤炭经济研究》2011,(2):104-104
1.研究煤炭税收制度整体改革。国家"十二五"期间将开征环保税和碳税,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要着力研究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为主要税种的整体改革方案,通过确定合理的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资源税计征,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优化煤炭税制结构;以煤炭企业税负趋于公平、  相似文献   

10.
陈建荣  刘可华  雷越  江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27-32,110
2011年,国际油价总体呈现高位震荡的态势,重点资源国继续调整财税政策,加大对油气资源的控制力度;部分消费国下调消费环节税负以应对高油价;一些发达国家出台碳税,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美国则继续运用财税政策调节国内油气生产与消费。2011年,我国全面实施资源税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针对国内油气生产、天然气进口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等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税制改革,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征税环节,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  相似文献   

11.
演开征环境税是我国现实国情下加强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经济手段, 也是我国“十二五” 期间完善税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作者对环境税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中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的现状, 指出了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和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中国环境税制的目标框架设计的基础上, 给出了开征环境税的具体选择, 并分别就污染排放税和碳税进行了税制要素和相关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国外燃油税征收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油税的开征是我国公路税费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我国从1994年动议开征燃油税。同时在海南省进行燃油税征收试点,以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然而,时至今日,看似呼之欲出的燃油税征收政策却仍迟迟不能出台。其实,国外在燃油税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助于我们认清燃油税征收的规律。对我们制定和推行燃油税从而取代养路费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期,燃油税将即开征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一时间成为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热点,但燃油税具体实施细节和实施时间依然未明确。此次是否动真格的?如果真的实施,对卡客车制造企业和公路运输企业又意味着什么?燃油税明年开征有无希望虽然此前一段时间燃油税开征的消息被"炒"得有模有样,但是,一则新闻却让这样的声音暗淡了下去——"财政部、交通部共同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同时印发了2008年度全国公路养路费  相似文献   

14.
一周微新闻     
《商用汽车新闻》2013,(10):22-22
全国“两会” [贾康:建议开征环境税种每吨碳5~10元]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财税专家贾康表示,建议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种以促使企业减少排污,可以从每吨5-10元人民币的碳税开征。  相似文献   

15.
新闻     
本刊讯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对纺织品出口关税作如下调整:一、对2005年1月1日开始征收出口关税的148项纺织品中的39项8位税目产品下的74种纺织品提高出口关税税率;对亚麻单纱(税则号列53061000)开征出口关税。二、对2005年1月1日开征出口关税的148项纺织品中的3项产品调低出口关税税率;对2项产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三、2005年1月1日开征出口关税的其他纺织品继续按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税率征收出口关税。(开征具体产品及税率详情请见本期第14页)纺织品出口关税再提高提高出口关税抑制过快增长本刊讯中国…  相似文献   

16.
作为温室气体最重要的排放者之一,石油公司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被要求考虑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以矿税制合同下的某油田为例,分析碳税对油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影响,将碳成本整合到矿税制下油田的经济评价模型中,研究不同的碳税政策对油田盈利能力和石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主要结论:1)将碳税纳入到石油公司的决策中将显著影响油田的现金流,进而改变投资决策;2)对勘探开发和炼化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征税是当前原油价格下的最佳征收范围;3)允许碳税从应税收入中扣除会通过税盾效应影响油田勘探开发投资,碳税越高,影响越明显。本研究提供了针对碳价、征收范围和抵扣政策的相关分析,以帮助石油公司进行更有效的预测,也为东道国政府的碳税政策提供多个组合;对油田的经济评价模型进行了改进,为石油公司的合同谈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沙永康 《汽车观察》2008,(8):106-106
燃油税应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和车辆排污税同步实施,以引导新能源车的发展。开征燃油税国家规划了许多年始终没有实施,何时开征不得而知。究其原因,燃油税将原有许多部门收的费用统归税务部门以税费征收,这牵涉到了相关部门的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很难平衡协调,故一拖再拖失去了最佳时机。现在油价居高不下,实施此税似乎有点难。其实也不可怕,倒是久拖不决才可怕。  相似文献   

18.
政策     
《汽车观察》2008,(2):16-16
财政部油税方案:原油税率定为10%先按5%开征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日前在一篇文章中透露,燃油税开征箭在弦上,成熟的征收方案仍为"费改税",即取消现在的养路费,征收燃油税。据称,财政部已提出资源税改革方案,其中把原油改革的税率定为10%,先按5%开征。朱志刚表示,中国应当择机出台燃油税,燃油税和消耗的原油挂钩,客观上可以起到推进资源节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税制绿化和开征碳税,从根本上说,是中国自身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以“后发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彻科学发展观。碳税是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中国的税制绿化和新一轮环境税制改革。需要碳税这一引擎。对其利弊权衡和推出时机的选择,需要有全局观念和动态把握。至于碳税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技术性同题,可以有多种选择,但应力求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其出台阻力,降低操作成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利益博弈和寻求“共赢”的历史潮流中,我国与其被动地由别人施加“碳关税”压力,不如自己主动积极地推出碳税。  相似文献   

20.
电力部门的脱碳化发展是整个能源系统低碳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温室气体限排减排趋势日益明显,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的CSGM模型,研究电力部门未来能源消耗与排放情景,分析了征收碳税以及限排条件下电力结构的变化趋势。情景方案模拟显示,征收碳税对电力部门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结构演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