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自主创业(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大的一年。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但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大学生就业迎来了寒冬。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会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据了解,2006年我国将有413万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进入就业市场,这给一直形势严峻的就业市场进一步增加了压力。信春鹰提醒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群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资》2009,(8):1-1
核心提示:在4月2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要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力争招聘人数不低于去年。据了解,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加上2007年~2008年未就业的250万人。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  相似文献   

5.
核心提示:在4月2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要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力争招聘人数不低于去年.据了解,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加上2007年~2008年未就业的250万人,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  相似文献   

6.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展开多方位的深入探索显得尤为必要。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对大学生创意、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四位一体培养体系,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展开多方位的深入探索显得尤为必要.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对大学生创意、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四位一体培养体系,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蔡鎏 《投资北京》2013,(6):26-27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苦于招不到合适人才,这个怪圈何以打破?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今年全国将有699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19万人,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生纷纷喟叹"就业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截至5月1日公布的数据,北京地  相似文献   

9.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而我国每年新增岗位有限,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就业难成为普遍的话题。本文立足就业情势和市场,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着重从大学生内部解决此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又到一年毕业季,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680万人,创历史新高.热门专业就业趋冷、就业满意率不足五成。在这一背景下,有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最近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向税务机关咨询,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何税收优惠,负责接待的税务人员就相关政策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1.
冯秋菊  武剑 《中国外资》2013,(24):256-256
引言: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政策的落实,高校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多,与之俱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此外,受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影响,多数企业在惨淡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裁员,用人需求急剧下降,一部分失业失业人群同样需要再就业,因此,2013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这种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为帮助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扩招与就业难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后,毕业生(本科)出现“就业难”现象的第一年,据报道今年8月份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0%,折算未落实就业的人数为63万人。2004年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进一步大量增加,硕士毕业生供给也将大量增加,还将形成进一步的就业压力。近期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刘鸿燕  姚鹏 《中国外资》2013,(16):295-296
随着大学毕业人数逐年增长,2013年招聘大学生计划和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今年的就业形势更趋复杂严峻,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今年将有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政策、以及毕业生自身素质等方面。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国家政策、社会导向、学校指导外,开拓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中国第一考”的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刚结束,36万人竞争1万来个职位;2006年全国仅高校毕业生就超过400万,比去年多出60多万。就业之弦仍在绷紧。然而,目前中国,就业与失业的真实状况并不能通过科学的统计指标反映。目前中国惟一的失业率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  相似文献   

15.
沙斯尔 《金卡工程》2008,12(8):126-126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可报考却呈"降温"之势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44.9万人,比2007年增长6%.而在这种扩招形势之下,全国共有120万人报考,比去年的128.2万减少8.2万人,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首次出现全国范围下滑局面.从这些事实中透露出的信息是,在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加大,以及物价上涨造成的教育成本的增加,不得不使得大学生和家长日趋理性与务实.这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据教育部网站信息,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再看高校毕业生数量,2023年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同比增长82万,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最难毕业季,说了一年又一年,人们似乎对“创下历史新高”这几个字眼已略显麻木。在可预见的几年之内,就业环境怕是会更加严峻。除了创历史新高的毕业人数,今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的热搜消息,也让不少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逐年增长的高学历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还没签约的仅占49.81%,120多万大学毕业生将面临失业。2007年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同比增长了19.9%,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50.1%,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我国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国近几年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特别是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创历史新高(达699万),而同期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而大学生就业问题格外突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除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外,还需要制度建设。为大学生构建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既是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更是保障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要闻     
<正>2005年中国GDP将超15万亿元根据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9.4%,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综合国力将再迈一个新台阶。 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增速从7%、 8%平台一举跃升至9%。“十五”期间,中国经济预计将保持8.8%的年均增速。自2004年起,中国人均 GDP就已超过1万元。 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可达1.4万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 1.9倍多,跃居世界第三位;财政收入由“九五”末的1.34万亿元增加到3 万多亿元,国家财力继续增强。“十五”末与“九五”末相比,全国发电装机从3.19亿千瓦增加到5亿千瓦以上,高速公路由1.63万公里增加到4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由 6.87万公里增加到7.5万公里,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来源:新华网;整理:娟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营业部南明区支行是全国级“精神文明先进”、总行级“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贵州省分行惟一的“A++级城区支行”,2004、2005年连续在贵州省分行支行级机构内部等级评价中排名第一……2001~2005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81934万元,5年平均实现人均利润64万元;截至2005年末,各项存款达669258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