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着眼点上,从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更加统一、并肩同步的科学进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利_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2.
和谐,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和谐用于政治,能政通人和;和谐用于经济,能促进繁荣;和谐用于外交,能协和万邦;用于人际关系,能宽以得众;和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载体,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扎扎实实地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不断增强驾驭发展、和谐的能力,积极有序地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顾伟华 《活力》2010,(16):122-1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社会发展宏观调控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对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更好地指导社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康术军 《活力》2010,(4):121-121
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走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那么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将科学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就是要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加快科学发展全面打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  相似文献   

6.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本文尝试把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社会公平正义面临的挑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与科学判断.社会和谐,企业有责.国有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和谐局面,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始终欣欣向荣、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朱永海 《企业导报》2010,(10):25-26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分析我们党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社会各系统之间和谐关系、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最终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分析我们党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社会各系统之间和谐关系、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最终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头等任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既是在社会转型与经济全球化时期,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和谐指的是一种社会状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和谐,就不可能有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反映的是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它所追求的,就是文明发展、发展文明,这正是一种和谐的境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互为前提和保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科学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要用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  相似文献   

12.
一、和谐社会构建的人口老龄化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向21世纪一项重大社会议题,必将构成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为此,联合国提醒各会员国要"铭记21世纪老龄化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已经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总揽全局,提出对策.而对于我国目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能不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超越了传统的神学社会观与理性主义社会观,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实践的社会观。它将人类社会的本质看作是实践的,将社会看作是活的有机体,并且把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作为自身的理论诉求,其中蕴含的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全面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并将它的理论精髓应用到人类实践,无疑是最终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崇高理想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和谐发展进程、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精神文化基础的构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构建.而这些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把握为思想逻辑前提的,它的建立必将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朱建路 《民营科技》2013,(10):293-293,295
近几年,我国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创建和谐企业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创建和谐企业需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龙 《现代企业》2009,(9):5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及社会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在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做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构建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企业,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高屋建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正确战略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实现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目标,也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经济发展现实与人们的美好期望产生了分离,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本文试图从经济哲学的层面来分析、思考和把握这个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