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珺 《成功营销》2010,(4):106-106
全部64场比赛,全球大约320亿人次观看电视转播。这就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带给全球观众的狂欢盛宴。回想2002年,中国队首次杀人世界杯决赛圈,至少有20亿人次通过央视收看了中国队三场比赛,中央电视台借此创造了该年度的收视奇迹。即使是在中国队缺席、受到时差影响的德国世界杯,央视收视率也达到了6%。  相似文献   

2.
7月10日凌晨2:00,2006世界杯的最终争霸赛在法国和意大利队之间拉开帷幕。据CSM33个测量仪城市的收视数据发现,法国和意大利队的这场2006世界杯终结赛吸引了中国亿万观众的眼球。中央五套和中央一套转播该场比赛的收视率达到了9.3%,收视份额达到71.0%,成为同时段各场比赛中收视率最高的场次。其中仅中央五套的收视率就达到了7.8%,较之本届世界杯黄金时段9点档收视率最高的英格兰和巴拉圭队的比赛也仅低了1个百分点左右。虽然决赛在工作日的凌晨开始,但是各个城市的观众仍然对这场比赛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仅从中央五套的收视表现来看,本场比…  相似文献   

3.
王正飞 《中国广告》2014,(6):134-135
正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央视带来了32天、6亿人的收视狂欢,今年,将会出现怎样的收视奇迹?北京时间6月13日,2014年巴西世界杯将开赛。世界足坛32强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为全球观众奉上连续64场的精彩对抗。在体育运动的王国里,足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世界杯更是足球世界里的奥斯卡。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为例,从小组赛延续到决赛,一路持续升温,32天赛程,25晚直播,一步步把球迷的情绪推向顶峰。而"中国大陆独家播出机构"中央电视台更是凭借自身的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娟 《广告导报》2005,(11):113-113
近日,央视索福瑞(CSM)媒介监测的数据显示,10月12日至17日,央视15个频道总体平均收视份额达到42.10%,其中,10月17日“神六”返回日收视份额最高,达到43.83%。由于热点新闻、热点赛事和热播电视剧齐聚,央视总体平均收视份额创五年来新高。相对2005年1月至9月平时(不含春节、五一、十一长假)平均收视份额提高了9.1个百分点。增幅如此明显,着实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正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落下帷幕,透过来自世界杯独家直播平台中央电视台的收视数据,总结经验,在收视率的细枝末节处,我们看到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营销关键点。四年一届世界杯,不仅是球迷们的狂欢,更是品牌营销的盛宴。伴随着德国捧得大力神杯、梅西离"一代球王"依旧只差一步的结局,2014年夏天的这场全球狂欢隆重落幕。球场是属于足球运动员的较量阵地,但场外绝对是品牌营销的竞技场,作为本届世界杯国内独家直播平台——中央电视台在这场营销大战中,对于品牌方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结束了,如果不考虑国足的成绩(第一次打进决赛圈却三连败且一球未入),我们可以说世界杯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少充分表现出了中国观众收看比赛的热情。第一轮结束后,收视走势已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但没有人知道中国观众是否会继续收看已没有国足参与的世界杯赛。从第二轮到6月30日决赛的收视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队被淘汰并没有影响到大家收看世界杯,相反,赛事越接近尾声,观看比赛的人越多,到决赛时达到了收视高峰。下面我们就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成都、深圳、杭州8个城市的收视率数据(测量仪数据)来分析一下影响世界杯期间收视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2008年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对CCTV-8收视有无影响?汪国辉:央视八套作为全国专业电视剧频道领跑者的地位没有改变。央视索福瑞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5月26日改版以来,连续五年,电视剧频道的全天收视一直位列全国同时段前三甲。2008年,媒体环境十分复杂,但是2008年前三季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观众在多大程度上关注本届世界杯赛事?大家对这次世界杯有怎样的收视意愿?中国队的比赛是否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解这些问题,央视市场研究公司于2002年3月,就我国观众对世界杯足球赛的收视意愿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国30个中心城市(包括除拉萨、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外的27个省会城市和大连、青岛、厦门)的15~59岁的观众,调查有效样本共计816人。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兰 《广告导报》2005,(10):92-93
近日,央视索福瑞(CSM)媒介监测的数据显示,9月4日至9月10日这一周,中央电视台整体收视份额达到37.3%,仅次于五一“黄金周”期间的37.44%,这一周的收视份额是今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第二次收视高峰。增幅如此明显,着实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薛梅 《中国广告》2005,(12):181-181
央视索福瑞(CSM)媒介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9日-15日,中央电视台总体平均收视份额上升到了41.37%,其中,“神六”发射日,收视份额达到43.31%。由于热点新闻、热点赛事和热播电视剧齐聚,央视总体平均收视份额创5年来新高。相对2005年1月至9月平时(不合春节、五一、十一长假)平均收视份额提高了9.1个百分点。增幅如此明显,着实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唐超  金鹏 《中国广告》2014,(7):36-37
正传播方式的变化,消费者习惯的变化,让世界杯营销对于节目制作方,品牌营销方,广告策略制作方都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带来不同的挑战。2014巴西世界杯日渐临近,近期各大品牌已经开始启动世界杯营销,同时,各个广告公司也摩拳擦掌,想在世界杯的营销大战中分一杯羹。据昌荣传播媒体事业部世界杯营销调查报告显示,本届世界杯直播权期间的广告资源将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媒体格局——央视主战场,互联网补充由于世界杯的特殊性,世界杯更像一个充满悬疑的电视  相似文献   

12.
安然 《广告导报》2006,(6):114-115
电视剧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占有很重要地位。2005年央视共播出电视剧12000多集,首播近3000集。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电视剧占中央台整体收视份额的比重逐年攀高。目前已接近30%。  相似文献   

13.
28集电视剧《交通警察》10月下旬登陆央视一套晚8点黄金档,并取得不俗的战绩。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在兰州、乌鲁木齐、石家庄、太原等地均闯入当地电视节目收视TOP10。  相似文献   

14.
2008,电视剧收视地位显赫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电视剧为观众收视时间最多的电视节目类型。尽管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观众收看电视的时间在逐步减少,但全国主要城市人均收看电视剧的时间仍高达近1小时,占人均日收视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在几大主要城市中,电视剧类的收视时间都是最长的。  相似文献   

15.
《广告大观》2008,(7):92-94
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电视剧为观众收视时间最多的电视节目类型。尽管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观众收看电视的时间在逐步减少,但全国主要城市人均收看电视剧的时间仍高达近1小时,占人均日收视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在几大主要城市中,电视剧类的收视时间都是最长的。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养生堂农夫山泉开始在全国的推广。刚刚问世的农夫山泉敏锐地意识到,当年的法国世界杯是集中消费者注意力的最重要的赛事。于是,农夫山泉率先采用当时还比较少见的广告形式,赞助央视五套赛事直播节目的演播室。“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红色风暴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17.
罗波 《中国广告》2015,(2):141-143
1月5日,201 4年全国上星电视频道收视份额排行榜发布,分别用34中心城市和全国测量仪两套数据,给全国各上星频道201 4年的整体表现打了总分,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收视份额的高低起伏,是影响电视频道广告价值变化的最核心因素,纵观中央电视台1 6个频道在两套数据中的排名情况,可以解读出一年来央视广告价值的"变与不变",先来看三点"不变"。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对收视率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一套收视率翻了一番.新闻频道提高了1.36倍.二套增长了近三倍,五套飙升446%.重播赛事的七套也比上半年水平提高了3倍。而中国队参加的关键比赛更能创造惊人的收视奇迹,2008年女排小组赛中国VS。古巴,共进行了五局艰苦比赛.最高一局收视率达到14.37%,份额高达34.1%.创造了赛事收视率的新高。  相似文献   

19.
姚艳 《中国广告》2005,(12):148-148
对城市台来说.掌控城市新闻资源是在这一轮竞争中制胜最根本的优势所在。苏州台五个频道中有三个频道都有自制新闻节目,新闻综合、社会经济两大主频道每天新闻栏目时间累计更是达到了4个小时,形成了频道与频道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极大地满足了城市观众对新闻资讯的第一需求。例如,长达一小时的“苏州新闻航母”《社会传真》2004年全年平均收视率达87(央视索福瑞收视仪数据).超过了大多数电视剧.一个栏目一年就实现了4100万元的广告创收.为所在频道第一个在全国地市台单个频道广告创收超一亿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智颖 《中国广告》2014,(6):141-142
正艾菲+国际小姐、德国队官方网络媒体+王牌记者谢晖、1亿现金+25辆奔驰、24小时直播频道+超级自制、方言解说,5个关键词凸显PPTV的主场"野心"。四年前的世界杯,引来中国视频网站的第一拨厮杀潮。四年一晃而过,巴西世界杯已在眼前,各大视频网站又开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世界杯收视大潮中分得一杯羹。作为最早开始通过互联网直播体育赛事的平台,具有最明确体育气质和雄厚历史底蕴的PPTV聚力再度披挂上阵,以"第1体育"的封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