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敬  高强 《当代通信》2004,(14):54-55
一、蓝牙公共接入网BLUEPAC。为了使普通的蓝牙设备可以方便地接入Internet,蓝牙技术提出BLUEPAC(BLU Etooth Public Access)概念。BLUEPAC是一个由网关、基站和蓝牙个人设备组成的、类似于GSM网络的蓝牙接入网络。  相似文献   

2.
胡济生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5):18-19,22
接入网是用户业务接入的电信基础网络,是由业务接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的实施系统.  相似文献   

3.
陈晶  吴本寿 《当代通信》2004,(18):63-66
在WCDMA和TD-SCDMA系统中,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属于UTRAN(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从网络结构图可以看出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一方面,RNC通过Iu接口和WCDMA或TD—SCDMA系统的核心网(CN)相连;一方面它通过Iub接口与一个或多个Node B相  相似文献   

4.
孙亮 《当代通信》2004,(11):59-59
最近,泰乐推出了智能边缘业务接入解决方案(Intelligent Edge Service Solution),为服务提供商向盈利性更高的网络演进铺平了道路。升级后的网络能够在继续支持现有业务的同时充分抓住数据业务带来的新商机,获取更多的利润。以Tellabs(r)8800系列智能多业务路由器(MSR)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尽可能节约投资成本,通过一个更简单的网络使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5):54-55
企业网、园区网和校园网等各种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宽带网络接入及其管理的简易性和低成本提出了迫切需求。泰乐国际有限公司最近推出的Tellabs 8100管理接入系统,在产品设计上完全体现了“简单为本”的原则,轻松实现了智能、安全、低成本的网络接入管理,为各种网络接入提供了高性价比、高投资回报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当代通信》2005,(23):65-6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以及大客户的业务需求的迅速升级,原有的网络接入模式已不再适应或无法满足现有的大客户网络接入需求,网络运营商都在积极的筹备进而组建功能更强、带宽更高、支持业务更多的网络接入平台以满足目前以及即将涌出的大客户业务。  相似文献   

7.
北京通信Internet网络是北京本地主要的Internet城域和接入网络,覆盖北京城区和郊区,具有用户接入、城域流量传送和汇聚、上连骨干、ICP托管、对等互联、应用平台、计费营帐、用户认证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提供拨号接入、端口批发、网站托管、宽带接入、专线接入等各种基础和接入业务,也提供WWW服务、电子邮件、视频会议、流媒体、网络游戏、视频聊天等多种应用和增值业务,还提供域名解析、接入认证计费收费代理、营收帐务、网间结算、信息层计费、电子商务等支撑系统和公众服务,其出口带宽、网络规模、用户数量、应用平台驻留数量、流量规模、网络互联互通规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一个提供公众业务的基于IP的电信级运营管理的城域网络和接入网络,是北京通信整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IMS(IP Mutimedia Subsystem)足3GPP在Release 5版本提出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IMS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它是向ALL IP Network业务提供体系演进的重要一步。目前IMS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还不能支持固定接入方式。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在本中,主要介绍了IMS标准制定情况,以及目前IMS发展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现状。INTERNET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日趋成熟,一个最显的特征是网络内容提供商(IC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经历了从“烧钱”到“要挣钱”运作方式的变革,风险投资对ICP/ASP的投资力度从峰值跌落到低谷,短期投资回报期望值增高,各个ICP/ASP的盈利压力急剧增大。与此同时,INTERNET网络运营商(ISP)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其骨干网络的带宽、交换节点的交换能力不断提升,电话接入网络规模不断扩大、ADSL和LAN接入发展迅速,投入急增,而用户使用费用接连下调,使原来用接入费用养信息制作的方式不能再维持下去了。因此,无论是ISP,还是ICP/ASP都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转变用户的免费观念,另一方面通过把具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转移到收费方式,逐步减少免费内容和服务,提高收费内容和服务的质量,引导用户接受收费服务已经成为趋势。如:在5月21日,263.net全面终止免费邮箱服务,原有的名免费电子邮件提供商Sina.com,Sohu.com,China.com,163.net等,已经不提供新的免费用户注册服务,对原有的免费用户,也纷纷通过各种手段,促使他们转变到收费用户行列中。  相似文献   

10.
田昊 《当代通信》2005,(3):108-109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络采用DSL或以太网等接入方式,通过网络机顶盒(STB,Set-Top Box)向TV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的宽带视频业务。IP-TV系统建设具有规模大、投入高、技术复杂、全程全网的特点。IP-TV系统包括内容系统、业务系统、宽带网络、家庭网络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架构如下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ADSL迅猛发展,宽带用户的接入密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宽带业务的发展也要求运营商不断提升接入速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扩大宽带用户接入的规模和建设能接入,可发展的ADSL接入网络是各大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流式媒体的发展现状 多媒体和网络的交叉领域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当前宽带网络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流媒体的应用系统、国际标准和基础研究正成为目前产业界和科研机构密切关注的焦点。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3G),以及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均以提供高速接入和多媒体服务为特征。高接入带宽为无线网络多媒体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无线通信与多媒体通信的结合成为可  相似文献   

13.
PLEX4000是浙江奥贝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新推出的数据音频接入产品,它能将各种接口类型设备以选定的不同速率接入2M(G.703)网络,可从E1接口抽取丰富多样的数据和音频通道  相似文献   

14.
从电信领域来看,用户驻地网是随着智能终端的出现以及多业务承载的需求,而从传统意义上的电信接入网中分化出来的网络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电信网络中(未引入IP技术,也出现对多业务的需求)。业务的单一,导致了终端种类的单一,从而也使得接入网络的功能较为单一。当时的接入网是指本地交换端局与用户之问连接的媒介和设备,  相似文献   

15.
呼叫中心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叫中心(Call Center)是基于电话、传真机、计算机等通信、办公设备于一体的交互式增值业务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话接入、传真接入、MODEM拨号接入和访问Internet网站等多种方式进入系统,在系统自动语音导航或人工座席帮助下访问系统的数据库,获取各种咨询服务信息或完成响应的事务处理。随着九十年代电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技术为核心的,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紧密结合起来的呼叫中心解决方案已逐渐取代传统的以PC板卡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成为了所谓的第三代呼叫中心。  相似文献   

16.
固定无线接入,让人欢喜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传统运营者都不愿意提供非邦定本地环路,竞争性运营者只得寻找其它本地接入技术,而在选择替代技术中,许多人看好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确实存在有诸多优势。 首先,从固定无线的内在特点分析,网络建设速度快;运营者越早进入市场就能越早获得投资收益,市场进入和技术升级成本相对于有线方式如敷设铜缆.挖沟等要低得多.网络具有可扩展性,可以直接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覆盖面和业务范围,因而维护、管理和运营费用较低,只需一种网络结构,就可以提供交互式话音.视频和数…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本地环路限制了网络的数字化,为提高网络的建设水平,ITU-T提出了接入网的概念,将整个电信网划分为:交换网、传输网、接入网。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期促进整个接入网建设标准化。ITU-T提出V5接口标志着接入网的协议体系基本建立,对整个电信网络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金属线接入技术(HDSL、ADSL)、光接人技术(PON、DLC)、HFC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接入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10):53-53
在接入层比较典型的客户接入模式主要有:1、按业务分建接入网络;2、采用全分组化方式解决语音和数据业务;3、采用综合接入模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晋平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4):10-11,14
随著因特网(Internet)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建立我国自己的多媒体通信网络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亦称169网,(这是因为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的特服接入号码为169),是由邮电部门投资经营,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充分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的网络资源组建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网,该网络本著技术起点高,业务功能全,易于扩充、方便使用、管理有序、安全可靠的原则,成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邮电新业务的网络,一个国家级的公众信息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10):78-78
台联公司推出应用在DDN.帧中继网络接入的局端设备-DSL接入复用平台(DSL Concentrator),可容纳HDSL、MDSL、SDSL、NTU各种速率插卡于同一机框内,将原本独立的DTE端口.整合为一至四个E1中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