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当今和未来世界与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我国第三步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有高素质的人力和数量充足的人才作保障,特别是作为西部地区的云南,要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人力资源开发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是思想建设的重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靠学习,靠教育,靠思想灌输,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作保障,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必须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苦干实干.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人才作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但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靠加快和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归根到底靠改革。  相似文献   

5.
对医院留住优秀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经济师》2007,(10):196
人才是当今医院竞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医院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医院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集聚人才,归根到底要靠人力资源的支撑和保障,要靠全体劳动者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努力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发展要更重决策之才郭文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最鲜明的思想之一。从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光辉思想中,使我们感到一种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谋求发展靠什么?必须靠人才。不论是坚持改革开放,还是加...  相似文献   

8.
段玉铭 《经济论坛》2007,(13):27-28
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就会落后,这已经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一个客观规律.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市委书记孙瑞彬同志指出,"邯郸作为沿海省份的内陆城市,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靠开放."他还强调,市委有决心真正让邯郸以大开放的格局,引进国内外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为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经济效益问题是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要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这样提出一个突出的问题,高等教育怎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多、快、好、省地为国家输送各类高级的经济建设人才。本文试图就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与“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提出2020年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的确鼓舞人心,振奋人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令人震撼的一步!同时,它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豪情睿智,为全球所瞩目. 习总书记说得好,“小康,小康,全看老乡!”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缩小城乡差别,必须让592个县脱贫,必须让7017万贫困人员致富.靠什么脱贫?靠什么致富?靠发展经济.发展经济靠资源,资源要靠发掘、保护、合理分配.为此,要靠提高人的素质,而提高人的素质就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1.
企业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要取得经营上的成功,主要靠改革、管理、技术,而最关键的是靠人才,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张宏 《当代经济》2001,(3):31-31
前不久,朱镕基总理在视察南京长江二桥时强调,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扎扎实实地把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笔者作为一名工程建设单位的负责人,从具体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质量是企业的灵魂,要想把工程质量切实搞上去,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必须要有高科技人才和现代化设备做基础,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尤其是必须要靠科学的管理体系做保证;否则,提高工程质量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独占鳌头,举世瞩目。但是无庸讳言,这主要是靠政策优势、人文地理优势,而并非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90年代,要迈上经济发展的新台阶,提前实现第二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并开始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迈进,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转  相似文献   

14.
王金强 《经济师》2007,(3):295-295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资源.企业的发展,要靠人才,要靠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现有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能力,都和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非常薄弱,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变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赵国鸿 《经济》2006,(10):58-59
十年医改后,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仍然差强人意,医疗公平度和满意度甚至今不如昔,“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担心、最揪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公共卫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短腿”。2010年要实现我国对WHO“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所有居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任重而道远。必须深刻反思过去的改革路径。一方面要“不畏浮云遮望眼”,需要登高远望,不致一叶障目,另一方面需防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制定涉及全民的公共卫生政策必须跳出狭隘的利益圈,以保证客观公正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校心理念,包含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配置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其实质是一种尊重人才、利用人才的方式.人力资源管理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组织机构、培训机制、激励制度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创新"我国人才创新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建设,具体表现为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和社会创新为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微观层面上要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组织创新为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来塑造内在动力机制.创新应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创新活力竞相进发,创新人才充分涌现.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着眼长远,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家家都得念好人力资源管理这本"经".而且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竞争的重点逐渐转向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人力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为此,企业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本文就我国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发展趋势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浅谈构筑特区人才资源高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玉梅 《经济师》1999,(1):49-50
许多发达国家认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是靠人的智慧,四分之一是靠资本、设备。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特区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构筑人才资源高地。一、构筑人才高...  相似文献   

20.
杨新德 《时代经贸》2008,6(11):216-217
企业的发展要靠人才,要靠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现有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能力,都和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非常薄弱,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变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