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经营者》2013,(4):14-15
考验智慧的时刻读贵刊3月号封面故事《李氏武器》,我有两点感受:第一,文章虽然以尊重、沟通和协同三个方面来阐释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如何试图融合国外企业文化,并谋求更大的发展,但不难看出,"人的使用"亦是这篇故事的主线。配合《跟李书福谈幸福》、《李氏人才线路图》两篇附文,这一点更加明显。回顾李书福的用人历史,"运气"一直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比如他能够撞见实为企业人才,却屈就门童职业的刘金良;比如他1998年能够把技师学校办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当时浙江省的"技校毕业生享受本科生待遇"政策提供了生源保障;比如  相似文献   

2.
企业建言     
《房地产导刊》2016,(4):34-35
李书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五险一金"已占工资总额约40%制造业的利润已经比刀片还薄了"。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3月10日的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大会发言时直言。他表示,根据调查,劳动力成本十年来上升了2.7倍,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超过银行基准利率2倍以上,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2倍,许多企业"五险一金"占工资总额的40%左右。有的制造业自嘲:"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在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3.
一年之计在于春。看起来,李书福在这个春天的心情十分明媚。2月25日,沃尔沃汽车在北京发布了未来五年的中国战略。在发布会开始前的两个小时,李书福和沃尔沃高管们现场排练的照片就出现在微博上。  相似文献   

4.
一次,李书福到一个下属企业视察,竟被保安拦在了大门口,原因是这座大厦"谢绝民工进出"。原来,在保安眼里,李书福穿的衣服和民工差不多。如此看来,李书福的确“土”的可以。这位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老板的“土”故事还不止这些。他仅有一套稍好点的西服作为重要场合的“形象服”,其余的很少在500元以上;爱去茶楼谈事,却只喝免费的白开水;坐拥数辆名车,却只开自己企业生产的经济型轿车……李书福是中国富豪榜上的常客,但却守着自己固有的“土”气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在李书福看来,“抠门”的生活可以不让那些费用转移到汽车成本上,汽车价…  相似文献   

5.
人们熟知“吉沃恋”的时候是在去年3月,然而“迎娶”沃尔沃似乎一直是李书福的一个心愿,甚至在吉利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的2002年,李书福就在内部宣称要收购沃尔沃。  相似文献   

6.
故事的效应     
《政策与管理》2011,(10):116-117
我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因为两个人的推荐,一是梁文道,一是张大春。作者杨照在自序中说,他这本书就是“用一个接一个故事来说明:喜爱故事是天生的,然而生活的规律反复磨损了我们对于故事的敏感,同时也就弱化了说故事的本事.如果重新培养了说故事的能力,那就能够在故事贫乏的时代,刺激创意并创造价值。”下面讲几个这本书里的有趣故事。  相似文献   

7.
严睿 《英才》2011,(11):46
还是那个李书福,依然故我,不畏讥笑。爱看邓小平理论,爱讲大道理,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爱穿浙江造的鞋子,爱琢磨天上到底有几多的星星,会把复杂的事儿往简单里说,要多简单有多简单。要诀是:抓本质。就算北欧佬的工会在别人眼里有多么彪悍,李书福也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国内创业投资曾红火过一阵子,但由于政策法规不配套,从2002年到现在,国内创业投资业一直处于低谷,不少人相继离开了这个行业。今年3月1日,规范我国创业投资企业的第一个文件《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有感于此——那一年,我随一位高层领导到浙江吉利集团考察,李书福老总带着自己的部下竟搞出了中国自己的微型车,但苦于没有列入国家生产许可,他就斗胆提出要求列入许可目录的问题。恰好这位高层领导是搞机械出生的,非常强调制造业规模经济,就劝李书福不要在汽车制造上浪费时间了。这时我只听见李书福十分慷慨地说:“给我一…  相似文献   

9.
迟宇宙     
《东方企业家》2010,(2):57-57
练气功的李书福。对李书福们的轻忽、误解与歧视,构成了三十多年来“当代故事”的注脚。可是正是这些人,他们解决了中国的就业,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奉献出了GDP,还为中国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李书福前两天跟总理讲自主品牌,开玩笑!两三万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肯定抛锚,我们中国现在还没有直升飞机来救援,整条高速公路肯定要堵住。”这是今年两会期间有位政协委员吃饭时与大家的闲谈,这话恰巧被一旁吃饭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听到了。  相似文献   

11.
萧三匝 《中国企业家》2012,(24):102-105
关于如何盘点这一年的商业大事件,"这取决于你,这个故事是你的了"少年派在墨西哥医院醒来,给来自日本的保险理赔员讲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漂流故事,然而,这两个故事都没能说服日本人,于是,他讲了第厨师与少年。和他同船的是形形色色的中国商人,用最俗的比喻,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头猛虎,而商人心中的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老话题,中国人讲了几千年,现在还在讲。怎样才是诚信我讲一讲大连万达的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用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天天在奋斗来形容他和吉利的生存状态。这个美丽的追求李书福已经说了快一年,现在他准备拿点东西出来给大家看看。抛弃寒酸、落后的最初形象2007年5月,李书福对外宣布吉利进入战略转型期,但近一年过去了,我们似乎看不到太多变化。  相似文献   

14.
《山东企业管理》2010,(3):38-40
当然,李书福的笑容绝不仅因为“便宜”。在3月30日于北京举行的吉利并购沃尔沃媒体见面会上,李书福和吉利的另外几位领导一直站立于演讲台。李书福说,这是和西方学的,表示对新闻媒体的尊重。台下的记者调侃说,“吉利很善于向西方学习,猜想以后会从沃尔沃那里得到较大程度的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的未来出路是在民营企业。民企造车的惟一出路是国际化和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李书福不止一次的如此表示。1998年,当李书福正式宣布进入汽车领域申报汽车项目时,他的口号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吉利汽车充当的是汽车业的鲶鱼角色。而如今,他的注意力不仅仅放在中国。如果你问他:“将来吉利会以哪些国家和区域为销售重点?”他说:“全世界嘛!”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2005年,李书福和吉利可以说是斩获颇多。这一年,吉利集团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解决了资金问题;这一年,李书福还穿着唐装带领吉利汽车两…  相似文献   

16.
唐凯林  赵亮 《英才》2003,(2):51-52
如果你是车迷,你不可能不知道李书福,由生产摩托车再到全国惟一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李书福有“汽车疯子”的雅号;如果你是足球迷,你一定听说过李书福,由于高亢的反对足球黑哨的呼声,李书福被誉为中国足坛的“反黑英雄”;如果你是一名莘莘学子,吉利大学的名字一定有所耳闻,李书福创办的北京吉利大学已经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了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民办高校……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似乎很难摆脱新闻人物的头衔,无论是财经媒体还是体育频道、教育栏目,李书福都是被竞相  相似文献   

17.
夏业良 《经营者》2005,(5):112-112
人离不开故事,人的一生就是从听故事开始,而到讲故事结束的。听的第一个故事千差万别,因为每人的妈妈总是不一样;临终遗言是人讲的最后一个故事了,人之将死,百分之九十说得都很有悬念感:“我有一笔钱藏在……”华章新书《用故事轻松领导》就把爱讲故事的人和爱听故事的人牢牢地拴在了一起——故事已经是个卖点了  相似文献   

18.
11月23日晚,网易创始人丁磊跟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在一辆极氪009上看了一场阿根廷对阵沙特阿拉伯的世界杯足球比赛,这是两个浙江企业家之间的交流。虽然是一场商务活动,但体验过程中,丁磊滔滔不绝地为李书福普及《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7,(23):104-104
李书福连续第三年榜上有名。与往年不同的是,2007年里的他没有发出惊天地的豪言壮语,亦没做出让世人侧目的壮举,但不论是在合资路线压倒一切的过去,还是在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始终都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自强不息、逆境奋进的缩影。2007年有"狂人"之称的李书福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人总会老去,但李书福希望吉利能基业长青李书福或许松了口气——10月,极氪月销量首次破万。极氪承载了吉利进军高端智能电动车的重任,李书福亲自挂帅,出任极氪董事长。实际上,近一年多以来李书福已经退出多家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继续担任极氪董事长,代表了李书福对极氪的重视。车辆交付一年,极氪从最初的出师不利,到月销量过万,凭借极氪001一款车,在10月新势力销量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价格更低的哪吒和有华为加持的问界,超过蔚小理。1~10月,极氪累计销量49593辆。在此之前,极氪定下了全年7万的销量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