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选取10个具体指标,建立五一农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10年五一农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五一农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素有综合经济因素、产品因素和人口因素。并提出通过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和加强区域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素市场、农产品市场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指标体系。就构建原则、指标分析等相关问题作了重点研究,试图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与评价提供一种思路与工具。  相似文献   

3.
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是农业的发展,而当前发展农业又主要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但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却出现了政府在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碰壁,与农民急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到位的双重矛盾。为此,笔者认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重点放在调整农民心态。一、长期坚持并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力度,改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被动认识为主动行为,使农民自愿调整自家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WTO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关系出发,研究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产品补贴,反倾销标准和保障措施实施标准,农业科技交流与项目合作等方面内容,就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影响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产业保护政策,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市场培育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国际间农业合作与交流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闵浩  章蕾 《辽宁经济》2005,(8):45-4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国有资本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者们对国有资本运营的方方面面做了细致地研究,取得了系列理论成果。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谈起。新制度经济学已经诞生了六十多年。如今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并从外部利润的内部化和政治成本两方面提示我国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的内涵,以及国有资本运营中新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刘飞 《北方经济》2006,(11):28-2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模式,其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推进调整,使其更为合理,更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为结构调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植支柱产业□周金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培植支柱产业,这既是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支柱产业培植这一对范畴中,...  相似文献   

8.
汪金敖 《湖南经济》2003,(12):18-19
朱有志、蓝万炼教授等同志的新作《农业产业空间转移论》,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从分析国内外产业空间转移加速进行的大背景考察入手,着重研究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农业产业空间转移的问题,首次向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引入了空间经济学的概念,是对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升华和创新。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学研究者在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问题上,提出了以市场作为农业资源配置基础,辅之以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农业产业空间转移论》的作者对农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文章对安徽和浙江农村地方金融结构差异、农村金融绩效与制约因素进行比较研究,探寻符合各地特点的农村地方金融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各经济主体即地方政府与农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决策行为,进而说明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建议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文章在深入湖北省嘉鱼县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及其农业产业现状,分析嘉鱼县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原因,总结其产业调整的经验,以期能对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成文  赵迎斌  张志平 《特区经济》2006,211(8):192-194
本文在分析安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安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调整安徽农村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三者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纵观前人研究成果,对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制度变迁的两两关系研究则比较多的,但把三结合起来考虑的献还比较少,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但现实经济运行中三关系紧密,存在某种互动关系。三互动体现了内涵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有鉴于此,本运用西方这和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特别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三互动关系尝试着提纲式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衡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走"特色、科技、品牌"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资金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民增收重要因素之一。这几年,滨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县联社),牢固确立“三农”不仅是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双基”观念,自觉地把信贷支农工作与扶持贫困户结合起来与支持经济大户结合起来,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组织发放小额农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进程。自1996年以来,县联社累计投放各种贷款23.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5亿元,占投放总额的63%以上。今年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这是因为.制度经济学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对我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入地研究和比较这一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娟  汪上 《特区经济》2008,(4):203-205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凤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以及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下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大丰市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多样化品种结构,推进农村经济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大丰市早在90年代初就实施“市(县)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所长”的建设路子。经过近10年来的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了全市沿海棉区单一经济结构,走上了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接轨、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深刻影响.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文章选取山东省1990-2011年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的回归模型,以量化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各地市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各地市应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渊 《北方经济》2011,(16):51-54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对农媒介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国特色对农传播产业化创新模式,明确了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项目内容、对农传播产业化的方式,并对组建对农传媒集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文章对中国特色对农传播产业化的制度规制与风险规避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